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佛教义学研究新局的启动—— 论杨文会之思想开创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贤首   大乘起信论   南条文雄   佛学研究   思想取向   杨文会   圆融   华严   唯识学   学佛  
描述: 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 [1]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乃杨文会。杨文会的思想取向守持传统,即“教宗贤首,行归弥陀”。他学佛“启自马鸣(相传《大乘起信论》之作者);净土之缘,因于莲池;学华严则遵循方山,参祖印则景仰高峰” [2] ,因而具有诸宗圆融特征。在佛学义理方面,他主张“十宗”平
神游鸟道贯中西——萧师与佛学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学   佛学思想   佛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中国化   论述   中国传统思想   哲学教材   中国思想   冯友兰先生  
描述: 我的导师萧萐父教授是中国哲学史的大家,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有关明清哲学史的论述蜚声海内外,而他所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也成为国内许多大学哲学教材的一时首选。我自己最初对中国哲学史的入门学习,除了冯友兰先生早年撰述的《中国哲学史》外,就是从先生主编的这部《哲学史》中去作解读与领会的。大体说来,佛家与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的纲骨,这一点即使现在看来也不为过⑤。于是,佛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理解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自近代
东方哲学与宗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学   南京大学   学科方向   学术基础   佛学研究   东方哲学   中国哲学   研究人才  
描述: 南京大学哲学系在中国哲学和宗教学两学科方向都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基础.著名哲学家孙叔平先生创建的南京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点是新时期全国该专业方向第一批博士点,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哲学和宗教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尤其是儒佛道综合研究和佛学研究在全国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哲学体系   中国佛教哲学   佛学研究   要义   哲学问题   哲学思想   佛教研究   大学出版社   道哲学  
描述: 我国著名佛教研究专家方立天教授撰写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勒中国佛教哲学体系,阐述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度佛教哲学思想,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凸现了中
中国佛学与近代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无神论、宗教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以来   熊十力   中国佛学   佛学思想   支那内学院   佛教   佛学研究   中国近代哲学   唯识学   近代佛学  
描述: 近代以来,佛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汉藏佛学和中外佛学的沟通和交流,唯识思想的广泛流行,都对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发生一定影响。佛学思想,在近代曾被一些思想家、革命家用来作为思想武器,并受到一些哲学家、学者们的重视。一些重要的文科大学都曾开讲佛学,佛学还被写进了一些哲学史著作。佛家因明的逻辑思想和佛学精致的名相分析,对整理中国传统思想有极大的帮助。近代学者在佛学研究中取得的可喜成就:有的糅合儒佛思想,用儒学改造佛学,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有的则把佛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用新的方法对佛学进行整理、研究,攀登了近代佛学研究的高峰。这一切,都丰富了中国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
梁漱溟文化思想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湘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唯识宗   佛学研究   人心与人生   出世主义   梁漱溟   文化哲学   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文化要义   人生问题  
描述: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山人物。对中西文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与重建以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憧憬与探求,几乎成为他一生的事业。梁漱溟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和《人心与人生》等著作中,其文化思想的理论建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前期文化思想以佛教唯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为基础,后期文化思想则主要以他自己形成的道德哲学为基础。梁漱溟一生的文化思想多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其思想的转变过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从十四、五岁起至十九岁止,走近代西洋这一路;第二期从二十岁起至二十八、九岁止,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第三期从二十八、九岁以后,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①。梁漱溟认为,他自己这三期思想,恰好与他后来所建造的“世界文化三路向说”相吻合。所谓早年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属西洋文化;归心佛法可谓印度文化;由佛转儒可谓回归中国文化。只不过“世界文化三路向说”的终结是印度的佛教文化,而梁漱溟的最后一站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第一时期是梁漱溟文化思想体系中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准备阶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