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孟轲对孔子社会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罗志野   来源: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政思想   因材施教   天命观   孟轲   性善论  
描述: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伟大哲学家和儒学代表人物。孟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学习孔子的理论和效仿孔子的行为,因此在诸多领域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本文从天命观、仁政思想、因材施教和性善论四个方面阐释孟子对儒学的贡献和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陈蔡绝粮”及其历史文化解读
作者: 苏刚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蔡绝粮”   孔子   天命观   “时遇”   君子品格  
描述: 提及孔子,人们往往会浮现出一位凄凄惶惶到处奔波的身影,孔子曾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多次遇险,无论是对孔子的人生或者政治际遇,还是对于儒学的历史命运,它或许都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周游列国时期恰好是孔子学说蜕变、升华的重要阶段,他经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化,都离不开这一时期。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孔子最为后人所“记忆深刻”的事件可以说就是“陈蔡绝粮”。这个事件后来记载较多,本身有一定的认识难度,因为“陈蔡绝粮”绝非一般人所想的单纯的个体事件,而与孔子的理想追求、思想特质及整个古代儒家文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冯友兰孔子研究初探
作者: 李秀妮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天命观    
描述: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理论原型的奠基人,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他本人也就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素材。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一直研究中国哲学的冯友兰自然也就把孔子作为其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孔子的“天命观”、“仁”、“礼”、“中庸”等思想,冯友兰在不同时期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解读孔子,当然,由于受到文革时期的干扰,冯友兰的研究自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本文试图透过中国二十世纪这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视角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孔子形象,以
论苏轼贬谪诗文中天命观的变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立天命   贬谪诗文   天命观   修身俟命   苏轼  
描述: 通过苏轼的贬谪诗文可以发现,天命的视点是理解其前后两次贬谪思想变化的一条重要线索:黄州时期怀着儒家修身俟命的希望等待朝廷复用;岭海时期在生还无望之际自立天命,表现出强烈的拟圣情怀,传播先进文化。苏轼在贬谪时期天命观的变化与其对儒释思想的融摄大有关系,反映他对个体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
《金瓶梅》天命鬼魂、轮回报应观念与儒佛道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善恶报应   鬼魂观   天命观   业报轮回  
描述: 《金瓶梅》表现了浓重的天命鬼魂及轮回报应观念。这种观念是糅合了中国古代天命鬼魂观念及儒、佛、道等家轮回报应思想并加以世俗化而形成的。《金瓶梅》以这种观念指导情节构思和某些情节安排 ,解释人物命运遭际 ,使作品笼罩在迷信的氛围及人命天定的模式中 ,削弱了全书批判暴露现实的主题。《金瓶梅》中的天命鬼魂、轮回报应观念是个复杂的问题 ,多数为糟粕 ,只有个别地方艺术上或有可借鉴之处 ,应当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先秦儒家天命观之理想人格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天命观   孔子   孟子   理想人格  
描述: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家承继了西周“以德配天命”的思想,从更为广泛更为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尽人事而知天命、顺应天命的理性天命观。以这种天命观为基础,孔子和孟子还分别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学说。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理想人格的探究,为当今中国本土化的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
先秦儒家天命观之理想人格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天命观   孔子   孟子   理想人格  
描述: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家承继了西周"以德配天命"的思想,从更为广泛更为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尽人事而知天命、顺应天命的理性天命观。以这种天命观为基础,孔子和孟子还分别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学说。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理想人格的探究,为当今中国本土化的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
唐代梦小说与儒家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天命观   仁义礼智信   唐代文学   梦小说  
描述: 唐代梦小说之内容与主题多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密切,但在三教合一的唐代,儒家思想在这些小说中也有多方面的表现。本文主要从儒家天命观和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仁义礼智信等两个方面在唐代梦小说中的表现进行论述。唐代梦小说中对于儒家思想正面的反映:积极参与政治的入世思想反映了儒家制天命而用之的天命观以及对于儒家仁义礼智信孝等思想观念的颂扬;而披着佛道外衣的梦小说则又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在唐人思想中是一种在怀疑、愤慨、否定中摇摆的儒家天命观思想,体现出文人思想中儒家理念的浸润之深。
欧阳修儒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李函香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排佛   欧阳修   天命观   儒学思想   史观  
描述: 本論文分成四大區塊,包含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節義昭著的君子意識、居正大一統的史觀及修本以勝佛的排佛思想。歐陽脩建構天命觀的步驟是「質疑天──致力學《易》──推之於天」,天也有不勝人力之時,人若能致力學《易》,則天命之理及人生的窮達禍福自可不動心。對於不知所以然的人事,歐陽脩採取「推之於天」的策略,將晦澀玄虛之事,「推」移給天。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與先秦「窮達以時」中「遇不遇,天也」的論點相同,「遇」不「遇」乃「天」所決定,非人力所能為。人事即天命,修人事才是上達天命的起始,多關注本於人情、切於事實的
生命实践与逻辑证明:孔子的天命观与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之比较
作者: 吴运成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生命实践   孔子   天命观   托马斯   上帝观   逻辑证明  
描述: 天命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而上帝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对于天命与上帝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文拟从生命实践与逻辑证明的角度对孔子的天命观与托马斯·阿奎那上帝观进行比较。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下学而上达”路径来完成对天命的证悟。“下学”指的是对日常生活之中礼制与仁德的践履,“上达”指的是上达天命。也即是通过对礼制与仁德践履,最终上达天命,完成对天命的体认。孔子对天命的这种体悟是在主客合一、天人合一的语境下来完成的。人与天命的契合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礼与仁的践行,在个体道德完成的基础上以“直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