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圣人思道的光芒——论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进步意义
作者: 张瑜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鬼神观   孔子   天命观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的不是孔子天命鬼神观的具体内容,而是其进步意义对中华民族心理和国民性格塑造方面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论文首先是从考证孔子天命鬼神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的,阐述了“天”、“天命”、“鬼”、“鬼神”的意义和产生的背景,是来源于原始先民对自然世界和自身认识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产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殷商时代把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称为“帝”,每事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周代以来在吸取夏商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了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殷商时代的“神本”文
孔子“陈蔡绝粮”及其历史文化解读
作者: 苏刚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蔡绝粮”   孔子   天命观   “时遇”   君子品格  
描述: 提及孔子,人们往往会浮现出一位凄凄惶惶到处奔波的身影,孔子曾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多次遇险,无论是对孔子的人生或者政治际遇,还是对于儒学的历史命运,它或许都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周游列国时期恰好是孔子学说蜕变、升华的重要阶段,他经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化,都离不开这一时期。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孔子最为后人所“记忆深刻”的事件可以说就是“陈蔡绝粮”。这个事件后来记载较多,本身有一定的认识难度,因为“陈蔡绝粮”绝非一般人所想的单纯的个体事件,而与孔子的理想追求、思想特质及整个古代儒家文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冯友兰孔子研究初探
作者: 李秀妮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天命观    
描述: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理论原型的奠基人,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他本人也就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素材。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一直研究中国哲学的冯友兰自然也就把孔子作为其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孔子的“天命观”、“仁”、“礼”、“中庸”等思想,冯友兰在不同时期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解读孔子,当然,由于受到文革时期的干扰,冯友兰的研究自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本文试图透过中国二十世纪这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视角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孔子形象,以
欧阳修儒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李函香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排佛   欧阳修   天命观   儒学思想   史观  
描述: 本論文分成四大區塊,包含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節義昭著的君子意識、居正大一統的史觀及修本以勝佛的排佛思想。歐陽脩建構天命觀的步驟是「質疑天──致力學《易》──推之於天」,天也有不勝人力之時,人若能致力學《易》,則天命之理及人生的窮達禍福自可不動心。對於不知所以然的人事,歐陽脩採取「推之於天」的策略,將晦澀玄虛之事,「推」移給天。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與先秦「窮達以時」中「遇不遇,天也」的論點相同,「遇」不「遇」乃「天」所決定,非人力所能為。人事即天命,修人事才是上達天命的起始,多關注本於人情、切於事實的
生命实践与逻辑证明:孔子的天命观与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之比较
作者: 吴运成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生命实践   孔子   天命观   托马斯   上帝观   逻辑证明  
描述: 天命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而上帝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对于天命与上帝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文拟从生命实践与逻辑证明的角度对孔子的天命观与托马斯·阿奎那上帝观进行比较。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下学而上达”路径来完成对天命的证悟。“下学”指的是对日常生活之中礼制与仁德的践履,“上达”指的是上达天命。也即是通过对礼制与仁德践履,最终上达天命,完成对天命的体认。孔子对天命的这种体悟是在主客合一、天人合一的语境下来完成的。人与天命的契合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礼与仁的践行,在个体道德完成的基础上以“直
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
作者: 林苏闽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武帝   儒家思想   儒学史   君民关系   冯友兰   孟子思想   春秋繁露   人格性   王道通   《公羊传》   《春秋繁露》   孔子思想   人副天数   天命观   董仲舒   历史进程   独尊儒术   奉天法古   人性论   儒家传统  
描述: 儒学在西汉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后世学者对这一转折的理解、评价不一。董仲舒是这一转折的关键人物。本文试图通过解读董氏①的哲学来更准确地认识这一转折,将其解释为儒学针对自身在早期过高期待人性的倾向的一种自我调整。本文的引言通过回顾前人对董仲舒哲学的研究,认为人们对董氏推动儒学发生的转折的认识有所不足。针对前人过于强调董氏的“天”的人格性、先验性,提出“天”不需要经过人格化、先验化的中介也能成为价值基础。不预设“天”的人格性、先验性是解读董仲舒哲学的切入点。第一章概述董仲舒所面对的人性过度扩张问题。通过考证董氏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