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虞集的诗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虞集  
描述: 虞集是元代中期的文学大家,他学识渊博,精于理学,学术方面研精探微。自幼接触文学的虞集作为“正统派”文人,其诗学思想可归纳为十六个字:尊儒宗古、平淡悠远、性情之正、文运随时。其作品也自然而然地贯彻了其诗学主张,多追求雍容雅正,含蓄平和的文学风格。
论孔颖达《毛诗正义》的诗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毛诗正义》   孔颖达  
描述: 唐初大儒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其对于儒家经典的疏解诠释涵括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尤以《毛诗正义》为著。孔氏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本论,强调诗歌社会功能与抒情功能的统一,形成了系统的诗学体系,奠定了唐代诗学的理论基础,对唐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人视野下的兴观群怨:孔子“兴观群怨”诗学思想研究
作者: 祁文洁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诗学思想   孔子   兴观群怨  
描述: “兴观群怨”是孔子诗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兴观群怨”自孔子提出以来,从古至今,对其都有不同的解释和阐说。汉郑玄和孔安国所注,奠定了后辈学人对“兴观群怨”偏重于政治美刺功能的理解。南宋朱熹虽在一定程度上,从《诗经》文本出发,揭示了“兴观群怨”的深层内涵,并将“兴观群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政治重新转换为生命个体,但并未从根本上使“兴观群怨”脱离政治的窠臼。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看到了“兴观群怨”四者之间整体合一而又各有偏重的实质,指出了其巨大的包容性和涵盖性,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理解“兴观群怨”拓宽了视野。近二十年来人们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诗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齐己   佛学   儒家  
描述: 齐己是晚唐五代著名的诗僧,其诗歌创作及理论著述既有儒家诗学的特征,又具佛学色彩。儒、释思想的糅合,体现了诗僧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以《白莲集》《风骚旨格》等典籍为据,对齐己"儒、释糅合"的诗学思想进行论析:齐己不但对儒家诗学予以继承创新,还引佛禅词汇喻诗,主张诗禅双修,提出了诗歌审美风格、题材及锤炼字、句、意等具体的创作范式。齐己的诗歌及理论著述为唐代诗学抹上佛学色彩,加速了佛学的中国化及其与中国诗歌的融合。
林希逸诗学思想的渊源与独创
作者: 暂无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林希逸   艾轩学派  
描述: 林希逸的诗学观念介于江西与江湖之间,这种特色来源于学派传承,也与林希逸个人的思想气质和学术理论相关。艾轩学术兼容并包的折衷思想以及对《离骚》的钟爱,成为林希逸诗学思想的背景渊源。林希逸重视诗歌的比兴寄托,反对剽窃模拟,主张以正驭奇。同时,将儒家的因静观物和禅家的参禅悟理化入诗学理论之中,既重视创作前作家的心理状态,也注意到参悟句法的重要性,体现出强烈的整合儒禅的折衷倾向。
孔子诗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杨阁芯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学思想   中庸   孔子   兴观群怨   文质观  
描述: 诗歌在世界各民族文化源头上居于重要地位,中国诗歌由宗教信仰转变为人文理性思考的方向,孔子在中国诗学史上第一个对“诗”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以及长远的诗学价值。他是其所处时代的集大成者,又为后世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孔子论诗主要是诗的内容和诗的价值两方面来谈,认为诗学是以修养为用、从政为用、知人论世的一个印证,以及对诗进行道德化的要求。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孔子希望能够“克己复礼”。然而恢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孔子认为只有依靠重塑“礼乐”来实现,因此孔子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周朝的礼乐文化,
竹书〈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诗学史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孔子诗论   孔子   君子儒   《诗经》  
描述: 竹书〈孔子诗论〉在时间上介乎春秋用诗之学与两汉释诗之学之间,其诗学思想和释诗方法既是对春秋诗学的继承,又下开孟子、子思、荀子的诗学思想及两汉诗学,本文以此种过渡色彩为切入点,探讨了〈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地位。本文认为,〈孔子诗论〉是迄今所见最早将诗、乐进行分疏的材料,也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大段论诗文字。它以诗歌语言为主要讨论对象,论诗释言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儒。因为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崇诗氛围,孔子释诗方法与春秋用诗之学在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因目标不同,双方阐释的结果每有差异。不同的知识背景、阅读心态和方法,构成了孔子释诗方法与两汉诗学的巨大差异。前者追求心得,是哲人的阅读方法;後者追求知识,是学者的阅读方法。
论宋代的理学、禅学与诗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宋代   禅宗哲学   学术风气   理学  
描述: 在宋代特定历史条件下 ,以理学为核心的宋学一方面以儒学为本 ,另一方面又广泛汲纳道、释、玄学思想特别是佛教禅宗哲学 ,以构建“新儒学”体系。比之儒家思想促成道德教化与道家思想促成自然情趣的文学规范 ,禅学显然更具有艺术性实质 ,而比较各种文体 ,诗又显然是最具禅意的文学 ,宋代诗学由此形成以禅论诗的观念。宋代理学对禅学的含容利用与以禅论诗的宋诗观念的形成 ,其间有着互为影响的作用。首先 ,诗、禅关系促使儒、释文化渊源相交织 ;其次 ,诗人构思、儒者求道、僧徒参禅三者在最高境界上的相似 ,促使文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形成方法的通用 ;再者 ,在宋代诗学建构中 ,除诗人言理习禅与理学家以诗禅言理之外 ,诗学理论的空前繁荣则构成更为重要的因素 ,而宋代诗论往往正是理学与禅学、理学与诗学、禅学与诗学交相融汇的结果
孔颖达诗学思想视域下的修辞分析——以《毛诗正义》(1)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易象   毛诗正义   篇章   修辞特征   情志  
描述: 孔颖达时常以修辞解经释传。在解读修辞时,他不仅沿用前代修辞用语,还新创诸如“韵句”“省文”“足句”等修辞用语,《毛诗正义》修辞理论比前哲有所深入与创新。为了探究超越之因,本文以孔氏诗学思想为切入口从情志观、篇章观、兴象观等三方面来审视《毛诗正义》中的修辞分析。本文认为,孔颖达修辞方面之所以能超越前贤,形成自己的修辞格或理论,与其诗学思想有很大关系。
孔颖达诗学思想视域下的修辞分析——以《毛诗正义》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易象   毛诗正义   篇章   修辞特征   情志  
描述: 孔颖达时常以修辞解经释传。在解读修辞时,他不仅沿用前代修辞用语,还新创诸如"韵句""省文""足句"等修辞用语,《毛诗正义》修辞理论比前哲有所深入与创新。为了探究超越之因,本文以孔氏诗学思想为切入口从情志观、篇章观、兴象观等三方面来审视《毛诗正义》中的修辞分析。本文认为,孔颖达修辞方面之所以能超越前贤,形成自己的修辞格或理论,与其诗学思想有很大关系。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