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淮南子》对“无为”的新诠释看汉初道家的思想转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为   有为   《淮南子》  
描述: 《淮南子》作为集道家之大成者,其对无为的诠释达到了顶峰。它将有为纳入无为范畴内,其政治层面的无为观,更是吸收了儒、两家的精华,无为概念包含了更多进取的因素。同时,《淮南子》对无为所赋予的新诠释中亦折射出汉初道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所表现出的思想转向。
交流与对话:明清时期徽州宗法与教育的互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徽州   宗族教育  
描述: 明清时期的徽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举兴盛,独特的地理环境、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无时无刻不在的宗族意识使得徽州成为徽商的发祥地。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他们“贾而好儒”的品质唤起积淀在徽州民众心中的文化意识。徽商在经商之余也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及自身修养。在雄厚经济实力的徽商支持下,徽州教育异彩纷呈,促进了宗族、徽商和教育三者之间的互动,丰富了徽州区域的历史文化。
孔、孟的德感自觉与幽暗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暗意识   德感   人性   政统   道统  
描述: 传统儒家的理论系统在个人的成德问题上一直采取正面进路的方式 ,即肯定人性本善 ,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有成德、成圣的可能。故可称之为“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但这并不意味传统儒家就真的漠视人性的不足 ,相反在正面进路的背后深藏着的却是先儒难以明言的幽暗意识。这一点在儒家人性和政治伦理的观点上都有表现。
论《淮南子》“以道统儒”的教育目的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道统儒   教育目的   《淮南子》  
描述: 《淮南子》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旨、融合儒等家思想的汉初集大成之作,其教育目的也体现了这一"以道统儒"的特点。其"主道员"、"臣道方"的教育等级论对君主和人臣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期望;其"返性""去载
战国时期卫国变革人才勃兴的缘由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革思想   卫国   战国   人才  
描述: 原因。其中,既有先天卫国特殊历史环境的作用,同时又有后天以子夏学说为代表的卫国学术的影响。卫国变革之材的兴起,不仅在政治上推动了战国新格局的形成,而且在学术脉络上也成为了由“儒”向“”转变的关键一环。
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三重间架   社会性   超自然性   自然性  
描述: 其思想的总体框架,从其思想逻辑发展的三重间架逐一概述。在世俗间架的社会性中,首先分析了庄子匡世愿望的现实根源和思想根源,然后着重阐述了庄子思想的“援儒入道”和“援入道”,以及体悟老子“无为而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