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和谐观及其现代转换的可能向度
作者: 曹树明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和谐观   孔子   现代转换   向度  
描述: 性预设;三、家庭本位的伦理意识。在孔子和谐观的现代转换中,至少有三个可能的向度:在民族文化关系上,从“用夏变夷”到文化生态的范式转换;在社会存在结构上,从等级到阶层的形态转换;在人际关系上,从血缘到业缘的重心转换。
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唐明贵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廉政思想   当代价值   孔子  
描述: 孔子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如“为官以正”的思想、“为官尚义”的思想、“节欲戒贪”的思想等,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和道德操守的核心,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清廉官吏。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廉政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试论庄子精神本体论对孔子的道德本体论的继承与发展(未定稿)
作者: 姚曼波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精神本体论   道德本体论   孔子   庄子  
描述: 庄子的精神本体论与孔子的道德本体论之间,不仅在崇尚人格精神上一脉相承,而且在学术宗旨、理论基础和理论范畴、基本命题等方面,皆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庄学对孔学是既批判又继承,纠其所偏,起其所陷,破其所囿,补其所缺,在扬弃中升华和完善了孔子所创立的人本主义理论。正因如此,庄学与孔学,才有机地构成了互补。
簡帛佚籍中孔子及其後學的『天——人』關係論:兼論《五行》與《性自命出》之心性修養論的差異
作者: 郭梨華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行     天人關係   性自命出     孔子  
描述: 『天——人』關係歷來皆是學者研究之重心,在出土文獻之儒簡中,也可藉此一主題之探究,發現孔子弟子及其後學在此一論題上的承繼與發展。 孔子的『天——入』關係論,本文是就其天道觀窺其端倪,孔子後學則以郭店
谁是真孔子:康有为、谭嗣同对孔子思想的阐释及其启示
作者: 魏义霞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中国近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反思和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倍受关注。康有为、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对孔子之学及其孔教的认识极为典型,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两人对孔子思想的阐释兼具相同性和差异性,留给后人诸多的历史启示。
孔子“天-文”思想的宗教向度
作者: 温海明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不仅对人世有细微的洞察,而且对天地自然运动有深刻领会。孔子曾经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世间事物皆如流水,犹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孔子曾说:“天何言哉
孔子的宗教思想
作者: 林纬毅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学是不是宗教?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大陆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论者大致偏向于儒学不是宗教,而归结出儒学的发展不能走宗教化的道路1。新儒家提出理论上的创识,从超越性、信仰性和终极关怀来论证儒学在思维模式上
知命与知己:孔子天命论探微
作者: 杨庆中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知己   知命    
描述: 本文认为,与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有所不同,孔子所谓“命”,主要指运命而言。但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他强调“知命”、“知天命”,要人们透过对命运的体知,认识自己,所以孔子所谓的“知命”就是“认识你自己”。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儒学:以礼为例
作者: 方朝晖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关系本位     儒家  
描述: 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儒家在制度建设方面倚重于“礼”而不是“法”的文化心理基础,从而说明为什么儒学能在中国文化中能长盛不衰,以及为什么“自由”等概念未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文章认为
儒学的文化功用
作者: 龚红月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学有什么用?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儒学话题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遍及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人们对儒学有了一种新的期待和探求冲动。但是,当他们真的将儒学当成“心灵鸡汤”,期望活学活用,从此抚去人世间的一切烦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