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学和弘道需要“诚”——试论当前学与道分离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子   体制改革   不利影响   危机   为学   投机   剖析   中国社会   “诚”   市场经济建设   困境与出路   钻研精神   学术素养   分离   普通学校  
描述: 尊师之道,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并影响东亚各国。当前教育界、学术界相继出现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失落,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们以忧患的心情,从各个层面阐发了学术自由与规范、创新与抄袭、道德与腐败、责任与义务等的关系,并从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省思中,反思中国儒、佛两家的学术规范。这种不良行为的根源,是因为师不尊、道不重的缘故。尊师重道,一为尊师之道;一是自尊之道。前者为为学之道,后者为为师之道。教育界、学术界教师只有自尊,才能获得社会、他人、学生的尊敬。教师的为师之道包括师德、师才、师法,教师为人师表、为人模范,是人们所敬仰的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肩负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在学术研究中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学术腐败。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要勤学、勤思、勤练,学问渊博,掌握新知,又要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严以律己,才能净化学术生态环境。学生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老师,向老师学习。学生一方面要勤学苦练,虚心好学,学以致用,成为国家的栋梁;另一方面“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平等讨论,教学相长。尊师的为学之道和师自尊的为师之道都应以“诚?
民族性与时代性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
作者: 李翔海   来源: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后现代主义  
描述: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 出版得到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的资助:本书以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两大思想潮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社会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特质进行了论述和阐发。
儒学环境伦理思想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比较及其实践价值
作者: 张学清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儒学思想   消费方式   环境伦理思想  
描述: 、废物的排放,人类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疾病,所有这些都在警示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人类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偏差。在寻求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时,有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案,其中罗马俱乐部认为生存环境危机
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史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育思想   孔子   现代意义  
描述: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科技至上的种种弊端带来了人们心灵的残缺和道德的滑坡,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国
简析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   道德观   中国   生态  
描述: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道两家在对待生态问题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效法自然、化育万物和知足知止的道德观上为现代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德思想。
美国国土上的道德说教家——评约翰·赫赛的中国形象书写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拯救   中国形象   集体想象物   文化利用   科技拯救  
描述: 所存在的种族歧视和双重 道德标准问题;《感召》希望以基督拯救中国于“贫穷无知”,结果发现中国文明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外来的干预只是浪费时间。 作者试图利用中国形象为美国社会现存的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寻找出路,呼吁全球语境下的多元文化包容并存。
北宋中期变法运动贬抑诗赋倾向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庆历新政   科举   诗赋  
描述: 在科举出身的诗赋大家范仲淹和王安石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中都有改革科举的主张和内容,而其中又都有明显的贬抑诗赋的倾向。这种看似悖理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迫切地需要一些洞悉儒经之大旨、掌握治世之大才的“贤俊”,以革新政令、摆脱社会危机,但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则无力承担这一使命。
徽商衰落原因新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弃贾   从儒   衰落原因  
描述: “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关怀,因此徽商致富后,不少人弃贾从儒或让子弟专习儒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已经致富的徽商在解决了生存危机后,开始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众多徽商及其子弟由贾入儒,导致商业资本损耗,影响扩大经营;使得从商人数减少,群体实力削弱;一心向儒,贾事必衰。这也是徽商衰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论物感说的成因与内涵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物感说   主客融合  
描述: 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受儒、释、道等中国文化传统源头和禅宗的影响,从先秦到当代中国美学在心物关系上强调的都是相互感应,相互融合。在生态危机触目惊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物感说的思想内涵,调适人与自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论纪昀笔下的鬼狐世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劝惩   鬼狐   纪昀  
描述: 纪昀生活在“乾嘉盛世”的社会上层,作为一个“观百家之言,通古今之变”的硕儒,在烈火烹油般的虚假繁荣的幕后,看到“内瓤却也尽上来了”的危机。他模仿魏晋小说的形式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其中大量鬼狐描写,其目的不是“明神道之不诬”,而是“托鬼狐以言人事”,融入故事与议论之中直接表达作家思想:有益于劝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