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作者: 金洪   来源: 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启示   辅导员工作   孔子思想  
描述: 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我国先秦时期具有启蒙作用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孔子思想学说中,特别是从孔子教育学遗产中,可以挖掘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料和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试论孔子的低调伦理
作者: 胡发贵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低调伦理   人生哲学   孔子思想  
描述: 中国文化尚厚德谦让,不喜好强斗狠,故严复有所谓“中国美谦屈”之说。此实即一种低调的人生哲学,溯源寻踪,可发现孔子是这一哲学的重要原创者之一。 文献记载,孔子的先人富有谦让之风。其远祖弗父何,本可继承宋国的王位,但他却让给了弟弟厉公。佛父何的孙子正考父,也是一位谦恭的君子,他身为宋国戴、武、宣三朝的元老,且位为上卿,但却谦慎下人,并留有“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著名鼎铭(《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也谈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作者: 宋庆九   傅永聚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核心价值   孔子思想   人学  
描述: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代表人物,一部中国儒学史,就是孔子思想、学说与历代政治、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的观点,孔子是中国历史“轴心期”的中心人物之一。1美国哲学家帕森斯
孔子的道德之论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周国林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和谐社会   道德之论  
描述: 谈到先秦诸子中的“道”和“德”,人们首先会想到老子,老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道家,他的著作《老子》在后世也被尊奉为《道德经》。事实上先秦诸子都有自己推崇的“道”和“德”,二字并非老庄学说所专有、所独用。孔子有一段名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孔子对“道”“德”之重视,于此可见。我们所当关注的,是孔子对“道”“德”有哪些具体论述和基本观点,与其他学派尤其是同老子之“道”“德”有何不同,在当今有何启示意义。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浅析孔子教育思想
作者: 王宁   何素君   来源: 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  
描述: 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的主流教育思想,是从古至今最优秀的教育思想之一,在我国教 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应用于社会 管理产生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结构与功 能的统一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 势和方向。本文旨在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从而更好地研究教育生态学及 孔子思想。
德性与理性:试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作者: 陈以凤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教育管理   学习精神   道德修养  
描述: 春秋末季,在面临社会人才流散匮乏和孔门弟子难于认同一致的双重危机处境之下,孔子以德性与理性教育并用为根本原则,强化道德修养与学习精神,创立了寓管于教、管教合一的教育管理思想,最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危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与现今提倡的教育管理宗旨颇有相合处,我们对此要尽量作合情合理的诠解、创造性的化用。目前学界对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①,但较少深层的探究。
天人之学视域下的孔子:以邵雍为例
作者: 王新春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命境界   孔子思想   天人之学   中国哲学  
描述: 了西周初期所完备起的礼乐文化,再则更为这一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文化由人自身那里寻得了其内在真切可靠的价值根基,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论语·述而》)的仁,从而在寓作于述的方式下建构起仁礼合一
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
作者: 杨朝明   魏衍华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天命观念   荀子学说   孔子思想   中国哲学  
描述: 早期儒家怎样理解国家的存亡祸福,怎样解释人生的起落吉凶,在天命自然面前人又采取怎样的态度,学者们看法还不尽相同。由于人的存在并非孤立,既然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约。因此,“人”与二天”的关系、“人”如何对待“天命”等问题,成为儒家人道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生与知死 ——孔子思想一议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知生   知死  
描述: 生与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生"就是我们的生命存在本身,人和任何物的存在或曰"命"可以说都是由"生"而来、随"死"而去的.因而"知生"与"知死"也就成为了人们最为一般的认识任务.本文就孔子的知生与知死思想进行了论述.
弘扬孔子思想精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纪宝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孔子思想   孔子研究院   中华民族精神  
描述: 本文记叙了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壁“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以“弘扬孔子思想精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讲话内容。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