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孔子思想对汉代的影响
作者: 吕利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汉代   影响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形势不相适应,所以不为统治者所用。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思想在汉初经过与道家思想的激烈斗争,地位逐渐上升,并在汉武帝时期被立为官学,同时也确立了孔子思想的正统地位。孔子思想对汉代政治结构、法律、道德、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给以后的中国社会奠立了一个基本稳定的文治政府模式。形成了以经学为政治资本的世袭化利益集团。汉律体系之外“春秋决狱”的法律现象也相当普遍,官吏断案以儒家经义贯穿始终并作为最高裁定标准。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执
试论孔子的低调伦理
作者: 胡发贵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低调伦理   人生哲学   孔子思想  
描述: 中国文化尚厚德谦让,不喜好强斗狠,故严复有所谓“中国美谦屈”之说。此实即一种低调的人生哲学,溯源寻踪,可发现孔子是这一哲学的重要原创者之一。 文献记载,孔子的先人富有谦让之风。其远祖弗父何,本可继承宋国的王位,但他却让给了弟弟厉公。佛父何的孙子正考父,也是一位谦恭的君子,他身为宋国戴、武、宣三朝的元老,且位为上卿,但却谦慎下人,并留有“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著名鼎铭(《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也谈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作者: 宋庆九   傅永聚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核心价值   孔子思想   人学  
描述: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代表人物,一部中国儒学史,就是孔子思想、学说与历代政治、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的观点,孔子是中国历史“轴心期”的中心人物之一。1美国哲学家帕森斯
孔子的道德之论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周国林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和谐社会   道德之论  
描述: 谈到先秦诸子中的“道”和“德”,人们首先会想到老子,老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道家,他的著作《老子》在后世也被尊奉为《道德经》。事实上先秦诸子都有自己推崇的“道”和“德”,二字并非老庄学说所专有、所独用。孔子有一段名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孔子对“道”“德”之重视,于此可见。我们所当关注的,是孔子对“道”“德”有哪些具体论述和基本观点,与其他学派尤其是同老子之“道”“德”有何不同,在当今有何启示意义。
德性与理性:试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作者: 陈以凤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教育管理   学习精神   道德修养  
描述: 春秋末季,在面临社会人才流散匮乏和孔门弟子难于认同一致的双重危机处境之下,孔子以德性与理性教育并用为根本原则,强化道德修养与学习精神,创立了寓管于教、管教合一的教育管理思想,最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危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与现今提倡的教育管理宗旨颇有相合处,我们对此要尽量作合情合理的诠解、创造性的化用。目前学界对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①,但较少深层的探究。
天人之学视域下的孔子:以邵雍为例
作者: 王新春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命境界   孔子思想   天人之学   中国哲学  
描述: 了西周初期所完备起的礼乐文化,再则更为这一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文化由人自身那里寻得了其内在真切可靠的价值根基,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论语·述而》)的仁,从而在寓作于述的方式下建构起仁礼合一
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
作者: 杨朝明   魏衍华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天命观念   荀子学说   孔子思想   中国哲学  
描述: 早期儒家怎样理解国家的存亡祸福,怎样解释人生的起落吉凶,在天命自然面前人又采取怎样的态度,学者们看法还不尽相同。由于人的存在并非孤立,既然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约。因此,“人”与二天”的关系、“人”如何对待“天命”等问题,成为儒家人道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费孝通晚年社会学研究的儒学境界
作者: 齐金江   王淑琴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学境界   孔子思想   费孝通   社会学  
描述: 我们似乎很难准确表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群体中的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不知从何时起——至少对孑L子而言是这样——他们更喜欢在日薄西山的晚年,对其所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更系统地、提纲携领地思考和总结,以期在更高的境界上获得高屋建瓴的视野,从而为后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这可能就是“传统”之“统”,挽个扣,作一小结。由于这种浓缩小结带有临终遗言性质,所以,它对于学术研究的继续,具有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这样做,在政治开明、畅所欲言的年代显地更加必要、更加不可或缺,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预示着要迎来此领域研究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敬”观念
作者: 张文瀚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描述: 如何认识“敬”观念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价值和意义,是研究孔子思想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 春秋之前,“敬”主要指严肃、认真、谨慎、勤勉、郑重、努力等积极的临事态度。“敬”的意义体现了在天命鬼神观念笼罩之下,由人对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生发、承续、拓展并理性化后,形成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显示的是对君臣道德操守和品行的要求,对社会各个阶层都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 孔子对传统的“敬”观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继承了传统“敬”观念蕴含的情感、态度和规范的意义。但是,孔子的“敬”更多体现了对人伦自然亲情的关注和社会一般
孔子思想舆中國精神
作者: 趟駿河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德学问   孔子思想   政治哲学   仁礼文化   宗教学说   中国精神  
描述: 一、緒論 孔子的思想是中匾精神也。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舆禮。而且仁是中國思想之第一義也。 何謂孔子思想,人們往往把孔子思想“道德之學問,”或者叫“是宗教”,有爭議,何謂宗教?封宗教的定義而言,有以“首位的教導”焉宗教的定義,徒其定義而言,因儒教分明有首位的教導耩其為宗教,但它舆其他宗教不同点就徒來不談人死後的天堂地狱。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