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之为善: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再对比
作者: 姜雯雯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全球化   轴心期   孔子  
描述: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比从两个维度展开,在指向普遍人性的内在维度中,两人都对人性品德——智慧、勇气和正义高度认可,并执着于至善的追求;在具体化时空下的外在维度中,处于春秋战争时期的孔子试图通过“内仁外礼”走向大同社会,而民主时代的苏格拉底则要求“内理外法”通向理想国。两人的人本思想交汇为21世纪各国文明对话的基础,指明了未来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先秦儒墨礼乐之争——以孔子、墨子、荀子思想为主线
作者: 代秋彬   黄开国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乐关系   墨家   宗法制度   儒家  
描述: 先秦之礼乐殊途而同归,都是由原始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赋予了宗法等级性质。这种性质内化于人心是先秦礼乐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先秦儒墨两家围绕礼乐的论争便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儒家从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认为宗法等级是自然之理,应当强化相应的内在情感,同时也强调内在情感重于外在形式;墨家从其平民立场出发,主张改进葬礼、取消礼乐的宗法等级性,但囿于天、鬼观念又不能完全抛弃礼乐的外在形式。儒墨礼乐论争的焦点在礼乐宗法等级性的存废问题和情感与仪式之间的矛盾两个方面,它们各有所得,对礼乐和礼治思想的发展有
世间本来无儒学——评孙铁骑《生活儒学与宋明理学比较研究》
作者: 杨虎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铁骑   生活儒学与宋明理学比较研究   生活儒学   黄玉顺   天道性命之学   宋明理学   仁爱情感  
描述: 孙铁骑《生活儒学与宋明理学比较研究》一书,如作者所自道,志于"倡明孔子之道,以救世道人心"。然则世道人心需拯救者,为其有不正,故需以正而正其不正。循此逻辑发见,其首先判孔子儒宗为天道性命之学,更具体的说就是他所理解的《易传》"穷理尽性"之学。其有见于宋明理学以四书而非《易传》为宗,觉有悖于孔门儒宗,故而就生活儒学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实则方便地言说他所理解的性命之学,这其实正是宋明理学之前的形而上学;其所冀图重建的孔子儒学仍然是一种"前生活儒学"的传统形而上学。凡此种种问题的根本在于,该书没有着眼于生活本身
“四川思想家研究”更名为“当代儒学与巴蜀学派”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儒学   唐君毅   中国传统文化   贺麟   历史过程   宜宾学院   学术贡献   思想历程   张问陶   阳翰笙  
描述: 《宜宾学院学报》自1988年刊发“庆祝阳翰笙从事文艺工作六十周年”专题以来,始终关注巴蜀学人的发展,期间陆续刊载唐君毅、贺麟、阳瀚笙、张问陶等相关研究文章,并尝试以专题形式发文,2010年学报正式开设“四川思想家研究”栏目。“四川思想家研究”栏目不仅涵涉唐君毅等历代川籍学人的思想历程和学术贡献,努力凸显四川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连绵发展和不断转型的历史过程
第五届儒学论坛 “现代新儒家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宜宾学院召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现代新儒家   思想家   宜宾学院   《天府新论》   现代中国   学术研讨会   儒学  
描述: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宜宾学院和《天府新论》编辑部联合主办,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唐君毅研究所和《宜宾学院学报》承办的第五届儒学论坛在宜宾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新儒家与现代中国”。大会开幕式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杨永明教授主持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近期成果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的超越性与时代性问题研究”
作者: 胡金旺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盛时期   研究中心   项目立项  
描述: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金旺博士申报的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的超越性与时代性问题研究"获得西部项目立项资助。本课题关注了儒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做到既坚守儒学实质特性的立场,又能因应时势顺应时代的需求发展儒学。儒学不仅重视日常道德践履的下学工夫,也追求这种工夫的最高和最后的本体根据。因而儒家经常讲
唐代西州“兴儒”原因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儒   唐代   原因   西州  
描述: 自建立之初唐就确立了崇儒之国策。地处战略要地的西州(今吐鲁番)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政策,并由此掀起了“兴儒”热潮,近年来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为此提供了有利证据。西州儒学的兴盛源于唐代“崇儒”国策的实施,唐代书籍传播的传统的继承和唐中央政府重视儒学教育、兴科举制。西州儒学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对西北边陲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
从“儒法互释”到贺麟的法治类型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治思想   新儒家   贺麟   法治类型   儒法互释  
描述: 现代新儒家以接续传统儒学"道统"的方式整合西学以寻求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作为舶来品的"法治"自然进入新儒家们的思考疆域,其中贺麟对法治关注尤甚。从"体用兼赅"、"儒表法里"出发,结合贺麟对其所处时代的法治期许,辅以其法治类型演化说,可以一窥新儒家们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法治图景想象,而深度挖掘新儒家法治思想的合理内涵亦对当下中国法治思想建构有所裨益。
中国梦的思想渊源——儒、墨思想家论理想社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墨子   “中国梦”   思想渊源   孔子   孟子  
描述: 孔子的“中国梦”是建立一个以“和”“和谐”为基础的“大同”社会;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以“民本”为前提,政治清廉、经济发展并遵守伦理道德的社会;墨子则希望通过“兼相爱”“爱无等差”的传播和推广,最终建成“乱者得治”,天下人互通互爱、互利互惠、互谅互敬的和谐安定社会。先贤哲人们的观点和主张是中国梦最早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吴澄理学“和会朱陆”之因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会朱陆”之因   探究   吴澄  
描述: 吴澄的学统与师承对其“和会朱陆”学术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其“和会朱陆”旨在解决朱熹、陆九渊末学之流弊。同时,在民族、国家遭受巨大历史变故之时,吴澄等儒者通过“和会朱陆”,阐发儒学之精蕴,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儒学道统尽心竭力,表现了士人所应该具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和担当意识。吴澄“和会朱陆”学术特征体现出元代儒学家们综合宋代诸儒的思想,也为后学理解宋明理学发展的理路、内在张力及历史嬗变奠定了基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