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与社会主义
作者: 甘阳   肖滨   陈少明   姚中秋   唐文明   孙江   吕新雨   杨丽君   张小军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和谐意识   大同思想   平等观念   社会主义思潮   伦理本位   开放时代   儒学  
描述: 一、儒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甘阳:儒家需要自我节制首先我觉得"儒学与社会主义"这个题目非常好,可能五年前、十年前都不大可能会开这样的会,因为很长时间,无论"儒学"这个词还是"社会主义"这个词,对很多人都有点可疑,会担心是否要回到过去.但是,儒学现在已经成为显学,而从今天的会来看,各派的人都有,大家都觉得"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进步.
东亚儒佛论诤与会通的思想史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亚儒佛   在佛摄儒   儒佛论诤   儒佛会通   由儒显佛  
描述: 本文旨在探讨自东汉末年佛教来华之后,东亚地区儒佛互动的问题,尤其是儒佛之间长达两千年的论诤及会通。本文从东汉末年开始,回顾了东亚儒佛论诤的起源、发展与主要议题,以及儒佛双方人士在论辩时所采取的主要论述策略。在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诤,儒佛各自关于家庭伦理(孝与出家)、政治伦理(沙门与王权)、华夷之辨、形神关系,以及因果与轮回等问题的论述,不仅在中国社会中持续发展,并传入朝鲜与日本,产生回响。从中国、朝鲜再到日本,佛门中人的论述为儒者开启了新的知识与视域,从相互攻诘论辩之中增益双方之互相了解,并走向儒佛思想的会通。本文还进一步从中、韩、日三地的儒佛论诤史来看儒佛双方人士所运用的论述策略及其效果。
从儒学到儒教:陈明访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公民宗教   台湾   基督教   公共领域   自由主义   民间宗教   儒家文化   儒教   儒学  
描述: 此一访谈于2010年6月11日在北京进行,由陈宜中、姚中秋(秋风)提问,经陈宜中编辑、校对后,由陈明先生修订、确认。本刊与台湾《思想》季刊同时刊发此访谈,本刊刊出时有删节。
城市基层社会关系改造与政治运动进程研究(1949—1976)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人缘   差序格局   成分   单位制  
描述: 在对1949年之后城市基层社会关系变迁与改造的研究之中,极权主义范式、革命式现代化范式与其后的新制度主义范式,总体上都相对忽略了"革命"与"传统"之间的内在伦理张力及深层作用关联。就整体社会结构而言,1949年之后,城市基层的单位建制在工具性资源层面上解构了"家本位"的传统社会结构,但反而更加强化了以各自单位为中心的缺乏流动的"单位制"群体性格局,这恰好为传统"人缘取向"的中庸式人际实践提供了相当的空间作用。尽管历次政治运动不断强化以"成分"为标准的"同志/敌人"的阶级建构,但城市基层"单位制"的社会关系改造及其过程始终受到儒、法、道等文化传统的深层影响,特别是以"人缘"为取向、道家自保式的中庸人际实践在根本上并没有受到触动,某种意义上反而深深影响到了政治运动的发展进程乃至最终终结。
弘道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学   学者   书院   弘道   儒家   哲学   儒学  
描述: 2013年7月14日,弘道书院成立。我们邀请数十位学者参加典礼,一半是儒家学者,一半在儒学界之外的哲学、法学、政治学领域。 这么亮相,自然引起争议:这是一家儒家书院吗?
新书院之四 弘道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钱穆先生   中国之道   儒家思想   治道   青年教师   道一   弘道书   儒家学者   思想研讨会  
描述: 2013年7月14日,弘道书院成立。我们邀请数十位学者参加典礼,一半是儒家学者,一半在儒学界之外的哲学、法学、政治学领域。这么亮相,自然引起争议:这是一家儒家书院吗?虽然,我常对人说,自己是儒者,但同时我又会补充说,儒学不是一个学科,儒家也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专业圈子。儒学守护的是中国之道,道,理应无所不在。儒者所要努力的目标应当是,吾道一以贯之,让儒学无所不在。弘道书院正是为此而成立。
新書院之四弘道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3年7月14日,弘道书院成立.我们邀请数十位学者参加典礼,一半是儒家学者,一半在儒学界之外的哲学、法学、政治学领域.这么亮相,自然引起争议:这是一家儒家书院吗?虽然,我常对人说,自己是儒者,但同时我又会补充说,儒学不是一个学科,儒家也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专业圈子.儒学守护的是中国之道,道,理应无所不在.儒者所要努力的目标应当是,吾道一以贯之,让儒学无所不在.弘道书院正是为此而成立.
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所有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   集体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合作医疗   现代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   毛泽东时代  
描述: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社会主义的实践经历,避免对社会主义过于简单化和脸谱化的叙述。我们认为,超越这种脸谱化的话语,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使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元素有益于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达成改革共识的努力之一。两年前,我们邀请了部分研究世界及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学者,在广州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探讨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问题。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大部分内容已经发言者审订。
期待开放的宪制会话:国族崛起下的儒学与自由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宪制   国族   会话   自由主义   儒学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最具启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发展路向当属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对话论辩。杜维明先生集中开启了对儒家与自由主义之关系的探讨,在文明价值与制度领域提倡直面二者对话中的丰富问题性。蒋庆和陈明对此的处理则显示出二者差异颇深的新儒立场,前者在现代性情势下缺乏实际建制依托的保守主义困境值得同情地了解与批评,而后者的论述初步呈现出一套围绕现代国族建设展开的儒家式纲领表述、制度承诺与价值共聚。另一面,盛洪和秋风从自由主义谱系向儒家传统开放的思考轨迹值得注重,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愿景上有着更为积极的导向价值。上述诸人从春秋公羊学、文化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普通法宪政主义等不同的初始路径共同把握到了时代变迁的核心使命,即后革命时代的国族崛起与宪制构设。
心性儒学还是政治儒学?新邦旧命还是旧邦新命?——关于儒学复兴的几点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儒家   儒学复兴   政治儒学   蒋庆  
描述: 20世纪新儒家在复兴儒学上专注于心性儒学有两个问题。第一,他们保守得太多,在多元社会中试图保守一元价值。第二,他们又退让得太多,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全盘接受西方之科学与民主。作者认为,保守、发展儒学应着重于政治层面。但是蒋庆所做的政治儒学,因其认可心性哲学的先天普适性,故也保守过多。其政治建构,是将儒家的一个情境化表达(汉代公羊学)当成儒家的神圣教条。他和其他一些人的努力,是建筑在中国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也失去了儒家政治思考的普适向度。作者指出,我们所应回到的,是儒家之精神,并由新情势演绎出一套适应当代情境的、面对全球问题的儒学政治建构,以达成阐旧邦以赋新命之目的,而不是将"旧命"强加在新邦之上。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