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乐天知命 知足保和”:论白居易的浅俗诗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禅   诗歌   平易浅俗   兼济天下   天人和谐  
描述: 在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向以其平易浅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纪录了他的人生历程。早期有儒家的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后期在仕途的艰辛和重压之下,娱情与山水排解满腹惆怅。山水之美,赏心悦目,儒、道、释思想融为一体作用于诗人心中,闲逸乐天又使其山水之吟独具灵气。可以说诗人的思想极其心态在其诗歌创作的题材与形式上一表无遗,也使其诗歌具有不尚雕饰,不务奇险,一任自然,平易浅俗的独特艺术风格。
醉美江湖中国酒 兼济天下真功夫——记中国酒界神龙大侠冷继华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中国酒   大侠   神龙   江湖   兼济天下  
描述: 一汪瀑流摇曳汇聚的“天一水池”,一尊镶嵌太极八卦的“立德台”,一间亦儒、亦禅、亦道气息的“五谷书院”……这一切部唯美地分布于丘陵式盆地丛林的九宫八卦局中。在园中,
《儒林外史》中儒生的分类及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吴敬梓   独善其身   为人处事   儒生   重要地位   不同类型   儒林外史   兼济天下   长篇小说  
描述: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在三百多个出场人物中,儒生不少于百人。吴敬梓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儒生形象,儒生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具典型意义。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逆顺、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思想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等。 从广义上来说儒生是指崇尚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
浅谈儒道结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儒道两家   道家   精神世界   红楼梦   中国思想界   儒释道   兼济天下   无为而治   儒家  
描述: 古今论述中国思想界之始末,殆不脱儒释道三家,其中释教为舶来品,且略过不提,仅仅从儒道两家谈起。扎根于本土,发源于光辉灿烂的先秦,这两家的思想顺流而下,孕育且滋润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国人历来主张中和,
陶渊明归稳始末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归隐生活   隐逸诗人   独善其身   陶渊明   个性价值   兼济天下   田园诗人  
描述: 马春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文人大多追求一种归隐生活,陶渊明堪称其代表,他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然而为什么他的许多诗文总是浸润着琼浆玉液的色香光影,难道在归隐的背后还有着别的苦衷? 向上追溯不难知道,自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以来,他们虽然从来都不是社会的统治者,却有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他们总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心,试图帮助统治者管理好社会,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生活。陶渊明也不例外。他的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陶茂、父陶逸都曾官至太守;外祖孟嘉乃东晋名士。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陶渊明是抱着“兼济天下”的壮志去求官的,他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做造福百姓、名垂青史的良臣,因此他年轻时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而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祖、父均非承袭陶侃爵位的嫡嗣),受人轻视,虽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仍感到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回家。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便使他感到失望。于是辞职隐居,后又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便愤然辞职,结束了短短的仕途生涯,回到家乡,过着诸葛亮式的“躬耕陇亩”的生活。由此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所以即使他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而“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却终不得施展。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只得抱定“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借写古人以咏志,宁肯辞官归隐乡间,也决不向腐朽的士风低头。于是,酒成了诗人与现实对话的媒介,也是诗人与现实抗争的“有效”武器,离开了酒,他的诗就缺少了诗魂。他用诗与酒找到了人生坐标的切入点,成为中国诗酒文化中的一位过客。酒是诗人洒向田园的祝福,也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田园被他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好在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渊明都能够始终“不坠青云之志”,他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改造理想,但依旧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理想的高尚。于是他转而追求精神自由(不仅是肉体自由)、重视生命意识、甘于孤独沉寂。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归隐之前,完全听凭统治者意志的遣使,封建的纲常伦规、等级权威早已将人的自我主体性及创造活力挤压殆尽,人面对社会、自然甚至自我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而归隐之后,他从肉体到精神都获得了相对的解放,当他面对自然及主体自我时,能够充分自由地体认和把玩它们,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他的归隐,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体验自然、反观自身,所以,他能更充分地发现和领悟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并在灵感和激情的催发下,把他的发现和领悟以及隐逸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表现为作品。因此,他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于习见常闻的事物,且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他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语言朴素自然,笔法疏淡,然而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在他的作品中,充分表现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些作品,那个荷锄微笑,在明月渐渐升起的时候,悠然而归五柳树下简陋草庐的老者形象,便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了。 陶渊明生前抑郁以终,身后却极受后代诗人们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从陶诗中汲取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养料;陶渊明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达观精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鲠之气,对后世正直的读书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马春梅 山东滨州惠民县辛店乡第一中学 251709)
一个商人的文化冲动——海升楼主人吴和平的文化情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潮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善其身   潮州音乐   民间艺术   兼济天下   工夫茶   文化人   和平   精神境界   商人   易学  
描述: 在吴和平看来,文化的价值所在,永远是背后那个超越物欲、空灵高尚的精神境界。你可以跟他讨论许多关于文、史、哲、艺术,甚至是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问题,他思维的敏捷和知识面的广博会让你汗颜,但文化并非是他炫耀学识的资本,通过与文化的结缘,以“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作为自己的综合修养,从而达到平和通达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胸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浅析苏轼复杂矛盾的世界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新旧党争   复杂矛盾   苏武   济世救民   道治   兼济天下   知识分子   苏轼   世界观  
描述: 苏轼用他全部的生命热情和经验,品尝人生的况味,体验人生的悲哀,一次又一次全身心地脱胎换骨,心灵和人格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蒸馏和升华,终于在庄禅的智慧中,将穷达、荣辱、出世和入世、生死等矛盾绝妙地统一和融合在一起.这种统一和融合落实到他的人生过程中,即表现为“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较高层次地超越了现实人生,领略了人生的真谛,其生命亦焕发出令人目炫的光采。
苏轼思想“大杂烩”论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老思想   儒家思想   大杂烩   乌台诗案   用世精神   思想影响   苏辙   兼济天下   苏轼   主导地位  
描述: 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认为“苏轼思想的显著特点是‘杂’。……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大杂烩。”其他文学史书及近年来的许多文章论著均重复这一观点。其实,如果我们从微观角度深入一些,“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鲁迅《题未定草》),就会发现苏轼思想并非是“杂烩”一锅,而是有变化的。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
海外华商的儒家传统意识——兼述浙东学派的义利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道德行为   义利观   儒家思想   朱熹   义利问题   兼济天下   海外华商   浙东学派   儒家传统  
描述: 海外华商的儒家传统意识——兼述浙东学派的义利观[新加坡]庄右铭引言什么是儒?儒与商如何结合为儒商?要写这篇文章,应先浅释这些名称的起源与演变。儒这个字,依据许慎说文的解释,儒是柔也,术士之称。其他字书亦多作类似解释。春秋时代,凡在社会上举止斯文,分析...
“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陈洪绶《归去来图》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古代知识分子   陈洪绥   田园生活   陈洪绶   陶渊明   周亮工   兼济天下   终极价值   中国文人  
描述: 历来传统中国文人,以儒为经、道为纬,内心的精神格局常是二者交糅并杂。儒家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则主张“万物与我并存,天地合我为一”,出仕用世与归隐遁世这两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当清明政治不可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终极价值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由官场而隐逸山林,由尘世而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