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大足石刻怪字成谜专家仅解读出一部分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圣地   摩崖石刻   佛教题材   重庆市   艺术博物馆   解读   专家   大足石刻  
描述: 2016年11月14日,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在大足举行。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会上,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已84岁高龄的陈明光介绍:大足石刻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神秘之处,“存世的大量碑刻铭文中,使用了大量不常见、不认识的方块字。”
永久的遗产:大足石刻中的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久   石窟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宗教哲学思想   历史见证   《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   传统文化  
描述: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内石刻的统称,体现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至高水平,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历史见证。大足石刻以艺术精湛、题材丰富而闻名遐迩。1999年12月1
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石窟   中国传统文化   龙门石窟   道教   老庄思想   儒释道   佛教发展   大足石刻   三教融合  
描述: 如果我们把搜寻的目光投向大足石刻纷繁杂陈的天国世界,看到的是迥然不同于印度阿旃陀、阿富汗巴米扬,中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的造像内容。这里既是中国唯一一处汇融儒、释、道三教而自成一体的大型石窟群,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之林最后一座让人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大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佛经故事   石窟艺术   宝顶山   摩崖石刻   摩崖造像   石刻造像   大足石刻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描述: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其中宝顶山、北山摩崖石刻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转轮藏经洞"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其中有6尊佛像,个个性格鲜明,精美绝伦。宝顶山圆觉洞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宝顶卧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和巨型组雕,宛如世俗生活画卷,是不同于中国其他石窟的显著特点。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媲美,是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际崛起的大型摩崖造像群。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产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艺复兴   石窟艺术   雕刻   中国传统   人文主义   大足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   民本思想   加快发展   代表  
描述: 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大足石刻蕴含的"神的居所、人的庙堂"的深邃人文主义和民本思想比欧洲文艺复兴早整整400年,其以千手观音和日月观音为代表的一气呵成的精美雕刻水平远在挑选出来的古罗马雕刻技艺之上;曾在历史上尖锐对抗的中国传统三大主流思想儒、释、道在这里和谐会融也给当今教义纷争的世界以深深的启迪。但凡深刻理解大足石刻上哲学文化价值的人无论来自哪里,都无不为这一世界级瑰宝所深深震撼。
大足石刻,三教曾经如此亲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石窟艺术   宋代   大足县   佛教   儒家思想   龙门石窟   道教   大足石刻   石窟造像  
描述: 与北方与中原著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比起来,大足石刻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佛教石窟艺术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巴蜀,融入了独特的巴文化之中,诸如牧牛、沽酒、习武、划船、牵马、吹笛、杀猪、宰羊、孝子抬棺等场景的出现,暗示着佛教石窟走向了民间;而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道教、儒教,甚至儒、佛、道"三教合一"造像的出现,又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和谐相处的局面,展现出长江文明在宋代的进一步融合与沉淀。
大足石刻:包容和体现多元宗教文化的艺术宝库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山   石窟艺术   宝顶山石窟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宝库   道教   宗教文化   大足石刻   三教融合   造像  
描述: 历史上的大足石刻是游客朝拜之地。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大足石刻更是蜚声海外,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每年的宝顶香会节期间更是人山人海,游人车辆连绵达几公里。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主要是朝拜这里的千手千眼观音。大足石刻除了闻名遐迩的宝顶山石窟外,还有精雕细琢的南山、北山、石篆山和石门山石窟,这些都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道教和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大足石刻代表了9世纪末—13世纪中叶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高成就,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瑰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
危岩佛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山   王建   宝顶山   中国古代   石刻艺术   造像艺术   发展变化   风格   大足石刻   民间宗教信仰  
描述: 是谁,让一位来自印度的天神披上了中国古代武将的盔甲?是谁。把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推向了极致?又是谁,让佛、道、儒三教在这里走向了融合?重庆大足石刻,以上千年之积淀,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
石宝山石刻与大足石刻之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大理国   摩崖造像   南诏王   石刻造像   异牟寻   大足石刻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宝山  
描述: 石窟寺是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佛教石窟源于印度,在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公元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中国石窟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一般分为四个大地区,即: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重庆大足石刻和云南剑川石宝山石刻都属于南方地区石窟寺石刻。南方地区,指淮河以南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不多,布局分散,而且摩崖龛像多于开凿洞窟。开凿于5~7世纪的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新昌剡溪大佛,原来都与木构殿阁连接。四川广元一带6世纪的石窟,多数为佛殿窟,少量为塔庙窟。这时期的主要造像除释迦外,多为无量寿和弥勒倚坐像。8世纪以后,四川岷江、嘉陵江流域开凿的洞窟佛龛的造像,盛行倚坐弥勒、净土变相和各种观世音造像。公元10~11世纪多雕地藏和罗汉群像。11世纪重庆大足石篆山出现了最早的儒释道三教石窟。12世纪大足大佛湾造像除佛传、经变、观世音等形象
正教合一——南山等石窟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石窟艺术   合一   中国宗教史   宋代道教   三教   大足石刻   造像   社会思潮   实物史料  
描述: 大足石刻儒、释、道“三教”造像俱佳,有别于前期石窟。以南山石窟为代表的宋代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以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释、道合一造像和以石篆山石窟为代表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极为罕见。尤其是石篆山石窟中以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更可谓凤毛麟角。这些造像生动地表明,宋代时期,“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它为中国宗教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