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凉州佛教及沮渠蒙逊的崇佛尊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译经活动   石窟   北凉石塔   《高僧传》   《大方等陀罗尼经》   佛教发展   鸠摩罗什   十六国春秋   凉州   崇佛  
描述: 论凉州佛教及沮渠蒙逊的崇佛尊儒张学荣,何静珍一、引言在去年香港举办的第三十四届亚洲及北非国际学术会议上,我曾以“凉州石窟及有关问题”为题,作过发言(全文已在《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上发表)。主要论证了“凉州石窟在哪里”,并粗略地读了一下“凉州石窟...
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石窟   中国传统文化   龙门石窟   道教   老庄思想   儒释道   佛教发展   大足石刻   三教融合  
描述: 如果我们把搜寻的目光投向大足石刻纷繁杂陈的天国世界,看到的是迥然不同于印度阿旃陀、阿富汗巴米扬,中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的造像内容。这里既是中国唯一一处汇融儒、释、道三教而自成一体的大型石窟群,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之林最后一座让人
浅析辽代上京地区佛教发展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朝   原始宗教信仰   相结合   中国古代   辽上京   佛教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   多神崇拜   萨满教   契丹族  
描述: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多民族政权,所以其宗教信仰也呈现出契丹族本土原始宗教信仰与外来儒、佛、道三教相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契丹族像许多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一样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图腾、祖先,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随着建国前后汉族、渤海等各民族人口的迁入,儒、佛、道三教也逐渐传播到了辽朝。神册三年(918年)五月辽太祖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2]。四年(919
儒释三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外来文化   儒释   般若学   中国化   儒学化   佛教发展   玄学   传统文化   儒家  
描述: 儒释关系是学术界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当前的要领,是把有关的史实弄清楚。第一,通常把佛教的初传归结为对方术和玄学的依附,忽视一开始就有儒学对佛教的改造,就是对史实了解不全面而引起的重要误解。第二,视儒学为反佛排佛的旗帜,否认佛教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这种观点尤与史实不符。本文补充了一些材料,认为儒释关系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而交流总是相互作用的。外来文化若不保持自己某些固有的独特性,以补充和丰富传统文化或缺或弱的内容,就象它不改形变态以适应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一样,决不会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播。第三,本文强调,儒释的相互作用,不能作抽象的理解。它们是在特定的社会机体上进行的,受到特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最终由时代和人群的需要加以抉择。佛教之特别与儒学关系密切,就是因为儒学更稳定地反映了我国封建主义的基本结构。在这方面,我们对史实的把握也需要增强。
辽道宗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孝严   净土宗   佛教文化   辽王朝   中国北方   摩诃衍   提倡佛教   华严经   佛教发展   辽道宗  
描述: 辽道宗耶律洪基继承了辽太祖阿保机制定的以儒为主、释道并重的治国思想,同时也大力提倡佛教,即所谓“欲使玄风,兼扶盛世”。于是,在11世纪后半叶的北部中国,佛教文化盛极一时,成为自南北朝而后中国北方绝无仅有的现象。
从中国部分石窟看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足石窟   宝顶山   基本特征   宋孝宗   中国佛教   初唐   世俗化   密宗   佛教发展   三教融合  
描述: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的宝顶大、小佛湾石窟,充分表明了这一特征。宝顶山造像,密宗特多而又“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
简论中国佛教的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佛教   融摄性   佛教发展   宗法制度   异质因素   《大正藏》   印度佛教  
描述: 世界现存的三大佛教派别在我国均有流传,成为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完全是在我国成长起来,并传播到其他各国的,所以不少人把中国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矛盾、相互吸引、相互冲突、相互融摄。其深入协调的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形态。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外来的印度佛教,逐步演变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特征的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足石窟   宝顶山   压轴之作   造像特征   宋孝宗   “世俗化”   佛教发展   三教融合   石窟造像   菩萨  
描述: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祐九年(公元1179—1249年)的宝顶大、小佛湾石窟,充分表明了这一特征。宝顶山造像,密宗特多而又“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遍摄空、有、台、贤、禅、净、律、
唐代经济和佛教兴衰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院经济   兴衰   魏晋南北朝   由盛转衰   佛教发展   佛教寺院   唐代佛教   发展过程   僧尼   唐王朝  
描述: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佛教本身又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发展过程。以往的史家一般都以为:唐代佛教的兴衰决定于帝王们的好恶,而帝王们对佛教的态度又为他们与佛、道、儒三放的不同关系所左右。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对唐代佛教兴衰的原因作出科学的解释。本文拟从考察唐代经济和佛教关系入手,略陈管见,就正大方。一、武德、贞观年间佛教的恢复和沙汰僧尼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到隋代已经相当繁兴。据《法苑珠林》记载,当时有寺3985所,度僧尼236300余人;造像110430躯;译经82部。但遭隋末兵乱又一度中衰,“佛寺僧坊,并随灰烬,众僧分散,颠仆沟壑”。以致到唐初“天下寺庙遭隋季凋残,缁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