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朱云的事迹及西汉后期的儒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帝   《汉书》   班固   事迹   西汉后期   史家  
描述: 史家班固曾在他的《汉书》中,为生活于西汉后期宣帝至成帝时的朱云,写过一个一千三百余字的小传。据班固记载,朱云“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世称朱云”。当时人辛庆忌亦云。“此臣素著狂直于世”。这说明朱云是当时和整个西汉后期社会上一个颇有影响并为人称道的人物。
浅谈“汉家制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帝   家制度   典型特征   汉代   典章制度   霸王道杂之   文法吏   治国方略  
描述: “汉家制度”一词一般概指汉朝的典章制度,有时也专指汉代“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霸王道杂之”是“汉家制度”的典型特征。《汉书·元帝纪》日:“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日:‘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这里所言的汉家制度指的就是“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
蔚县故城寺明代壁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宣帝   代郡   蔚县   明代   战国   春秋   北周  
描述: 河北寺庙壁画(七) 蔚县,古时称蔚州,亦名萝川。春秋时为代国地,战国时为代郡地,北周宣帝时(579年)置蔚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置蔚县,蔚县因蔚州而得名。 近年,在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东,发现了故城寺明代水陆画。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民间绘画艺术中的佳作。 故城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现存有释迦殿和三间禅房,其余建筑早已被毁。 释迦殿,单檐悬山布瓦顶,通高8米,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廊,梁架用材硕大,内外彩绘。大殿脊檩下的木匾上有题记:“时大明国山西大同府蔚州东乡故城里故城寺德俊于正德贰年岁丁卯季秋吉立”,之后是拾地功德主、扶梁功德主、丹青、阴阳、都料者的姓名。 据题记可知,大殿的建造时间,是明正德二年(1507),壁画绘制时间和建筑年代大致相同,壁画绘制的主持者是李汉。这堂壁画是由大云町、北门子村、石家庄村以及九宫口村等200余位功德主供养的。此外,钱铺、缸房、肉房、永信成及瑞和永等商号参与,投资绘制完成的。 殿内四壁绘儒、释、道三教神袛壁画,东、西山墙上的山花象眼壁内,是山水、花草和渔樵耕读等内容的水墨画。
汉武昭宣元时期法律思想变迁探实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   宣帝   政治法律思想   统治思想   先秦儒家   罢黜百家   思想变迁   德主刑辅   二千石   盐铁  
描述: 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体系,是此前各种政治法律思想的融合,也是以后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其中不仅有先秦儒家的思想,也有先秦法家的思想,只是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儒家的,故世人及后人仍以“儒”称之。很多人认为,董仲舒思想体系一确立,汉武帝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之作为统治思想。考察汉武、昭、宣、元四帝的统治实践,并非如此。从汉初崇信法到崇尚德的董仲舒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变迁过程。
活剥历史,古为“帮”用——评梁效、康立的两篇黑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弘羊   汉书   宣帝   “四人帮”   汉武帝   通鉴   昭帝   反革命   霍光   余势  
描述: 活剥历史,古为“帮”用,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是梁效、康立之流一贯使用的卑劣手法。在他们刮起的那股批“宰相儒”、批“现代大儒”的妖风中,康立带头炮制了一篇《汉代一场儒法大论战》的黑文,无中生有地把汉代的著名政治家霍光打成“汉代奴隶主残余势力的思想代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的黑后台。”接着梁效也抛出了一篇《读<盐铁论>》的黑文,变本加厉地把霍光打成“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大儒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