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荀子生卒年问题新证——以《盐铁论》两则记载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春申君   不食   盐铁论     齐湣王   生卒  
描述: 学界于荀子生卒年大有疑辩。综考史料,刘向曰荀子始游齐于宣王、威王时实误自《史记》错简文字(从胡适之说),威王实早于宣王而非相反,宣王、威王末年至春申君死时荀子至少113或132岁;若谓《史记》"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的"五十"是"十五"之误并从刘向所言荀子始游齐时间,则齐襄王初年荀子仅33或42岁,此与其在齐襄王时"最为老师"、"三为祭酒"不匹。据《盐铁论·论儒》齐湣王末年"孙卿适楚"的记述,荀子年50始游齐当约在齐湣王末季的公元前286年,至齐襄王末年正70余岁,至春申君死时90余岁,终生百岁上下。而《盐铁论·毁学》"方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无二,然而荀卿谓之不食,睹其罹不测之祸也"非荀子寿至李斯为丞相或遭杀戮时之证据,因为论者不知此"谓"有版本作"为"是讹字,且此"睹"本作"覩",非亲见意乃"懂得"意,其用法见同书他篇及《王力古汉语字典》等,此段文字不过言荀子曾因预知李斯命运而事先告诫过李斯勿食秦而已,"然而"前后事并非同时发生。如此,所有秦汉言荀史料可统一,《盐铁论》两则言荀史料也可统一,《盐铁论·毁学》言荀之讹字及学者于其之误解可得厘正。
先秦最后—值大儒—荀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儒   春申君   先秦   秦国   战国   楚国   齐国   《荀子》  
描述: 荀子是战国末年人,他天性好学,十五岁就跑到了齐国,到官学“稷下”研究儒经,不久成了一代大儒。那时,西边的秦国日强,在七国中一枝独秀,荀子渴望能在那里施展抱负,可惜未能如愿。后来,他又受楚相春申君之邀,到楚国的兰陵县做了县令。不久春申君就死了,他也不做官了,最后终老于楚国。荀子有本书,是他思想的集成,名字就叫《荀子》。
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荀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申君   学习态度   “性恶论”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先王   《乐论》   断长续短   耳目之欲   兰陵县  
描述: 荀子是战国末年人,他天性好学,十五岁就跑到了齐国,到官学“稷下”研究儒经,不久成了一代大儒。那时,西边的秦国日强,在七国中一枝独秀,荀子渴望能在那里施展抱负,可惜未能如愿。后来,他又受楚相春申君之邀,到楚国的兰陵县做了县令。不久春申君就死了,他也不做官了,最后终老于楚国。荀子有本书,是他思想的集成,名字就叫《荀子》。有个成语叫“青出于蓝”,多指学生胜过老师,晚辈胜过前辈。这成语是由荀子发明的,用意是劝人学习。荀子很在意学习,他的一篇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智囊团
作者: 暂无 来源: 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兵   春申君   春秋战国时期   安陵君   封国   信陵君   秦王   魏国   唐且   阳翟  
描述: 我国的智囊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封国林立,诸侯众多,这就为智囊们施经纶、展抱负提供了极好的天地。这里所说的智囊,也就是当时所谓四民之首的士。士又分学士、策士、方士、食客四种,学士如儒、道、墨之徒,多著书立说:方士是天文、历算或星相占卜的专门家;食客多鸡鸣狗盗或刺客之流,这些人不是本文所要论述的范围。本文主要说策士,即靠着口角辩给、高谈谠论而建功立业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一一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便给人一种
荀子宣传教育思想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申君   礼义   非十二子   议兵   稷下学宫   解蔽   制名以指实   天下无道   孙卿   兰陵  
描述: 从事宣教活动的一生 荀子的一生是从事宣传、教育活动的一生。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同时期赵同人。年十五,便开始游学。齐国稷下学宫是各家各派学者汇集的地方,荀子慕名到稷下游学,“最为老师”,一方面听取名家学者的讲学,另一方面也无保留地宣传自己的学说。 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的时间最长,但一有机会他就考察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他曾到泰国进行考察,发现泰国的自然条件、军事力量都不错,说秦国“威疆乎汤武,广大乎舜禹”,但是又觉得秦国离他所谓“王者之功名”尚远,所以,他大力鼓吹“儒者”的宣传教育作用,说“儒者在木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而且可以“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荀子建议秦国用“儒者”,大力加强“礼义”宣传。但是秦昭王喜战伐,他的学说在秦国“皆不能用” (刘向:《孙卿叙录》),于是又回到齐国。荀子受到挫折,并没有放弃宣传。他在齐国继续从事他的宣传、教育活动,他提出求贤“参国政”,“隆在信”,“隆在修政”(《强国》)。由于遭到谗言攻击,又离齐去楚国。到了楚国仍然从事他的宣传活动,春申君委任他作兰陵令。但不久又遭谗言攻击,于是又回到赵国,后来,荀子又为春申君固请,乃复返楚国,继续作兰陵令。在宣传教化活动中,他“著数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