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维、李白、杜甫山水诗与中国文人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王维   山水诗   文人画  
描述: 王维首开诗画结合先河,李白和杜甫在山水诗上的独特贡献对文人画的情调、意境乃至表现手法上也多有启示与开拓。儒、道、佛共同作用于中国文人思想,其中儒为轴心,而道、佛为辅。文人画和山水诗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共同体现文人的精神内质上取得了更深层次的沟通与结合
“大化”与“空灵”:陶渊明与王维诗歌呈现的审美境界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王维   陶渊明   "大化"   禅宗   "空灵"  
描述: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鼻祖,王维是盛唐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二者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均选择归隐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归隐却又大有不同,陶渊明的归隐是彻底的,而王维则是半官半
王维的山水诗和宗教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农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佛教   王维   道教   山水诗   儒家  
描述: 王维的诗,给后人展现了逍遥自在、平和自然的另种境界,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创造了以禅入诗的最高境界,早年多接触北宗禅,而晚年更倾向于南宗禅。作为思想背景,儒、道的影响不可忽视
王维与李白看儒释道三家对唐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三教合一   王维   诗歌创作    
描述: 儒、释、道三家历来有“三教”之说 ,自魏晋以来逐渐打破儒家一统天下 ,形成“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 ,大大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思想与创作。当然 ,儒家思想影响之深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 ,本文主要通过对王维、李白诗歌创作的简要分析 ,着重谈谈佛、道两家对唐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试论佛禅思想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积极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详的心境   禅意的新境界   佛禅思想   王维   随缘任运   山水田园诗   超脱尘世  
描述: 王维不仅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保持心灵的澄静。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从而创作了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佛禅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贡献首先在于培养
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佛教   王维   中心概念   陶渊明   思想交融   中国古代文化   儒释道思想   文人精神   儒家美学  
描述: 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总结。指出了儒道释的基本特性和各自差异,也因而自然而然形成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不同影响。纵观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史卷,受到这三种思想交融涤荡的文人不在少数。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儒家美学的最大贡献是为中国文人和
走进国文儒客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李清照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曹植   屈原   曹雪芹   赵明诚  
描述: 今天,我们所说的名流很大意义上指的是经商之人或是演艺圈人士,而说到古代名士,首先跃入脑海的便是搞文学创作的大家们。且不追溯观点改变的社会原因,但足以证明现代的中国文学青黄不接,影响力微乎其微。而每一次吟颂、欣赏、借鉴古代文人的作品时,我经常会幻想假如自己也生活在那些文学创作的顶峰时代,是否也能像"凄凄惨惨凄凄"的李清照一样做个"死亦为鬼雄"的婉约派词人,碧波轻舟、深秋梧桐、浅吟低唱、等着爱人……
禅学与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宗文化   顿悟成佛   佛性   艺术家   王维   新文人画   禅宗思想   艺术创作   艺术特征   禅学  
描述: 佛教自从传人中原就不断地吸收儒、道思想而进行着汉化的过程,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禅宗,将佛教思想的精华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带有明显的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点,成为汉化佛教的代名词。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禅宗的修行观是建立在明心见性、识心自度、不假修习、顿悟成佛的基础之上的,否定一切外在的偶像,认为佛性就在人的心中,即所谓的"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禅的本质
唐朝“高考”中的“官二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白居易   相结合   杜甫   推荐   考前   唐朝   王维   应试   行卷  
描述: 唐朝的科考,采用的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录取制度,考卷的优劣只是考评的一个方面,主考官更要照顾到举荐者的人情和面子。因此,应试举人为了增加及第的“砝码”,便将自己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前托关系呈送给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以求推荐,即“行卷”。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就当过县令,父亲白季庚官至徐州别驾(即刺史),大哥白幼文和叔父白季康也都是当官的。官宦出身的白居易“行卷”优势可谓得天独厚,经父亲引荐,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当时的名士顾祝,以一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得到了顾祝的高度赞扬。有了顾祝的吹捧,白居易几乎是一夜成名于盛唐诗坛,为其考中进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韩愈是唐朝比较年轻的进士之一,出身同样显赫。父亲韩仲卿做过秘书郎,叔父韩云卿曾任监察御史,伯兄韩会官至起居舍人(记录皇帝日常行动和国家大事的近臣)。贞元八年,经过梁肃(时任副主考,古文运动先驱)引荐,24岁的韩愈进士及第。唐人有“五十少进士”一说,24岁的韩愈就登进士第,绝对是人生一大幸事。 杜甫就没有白居易和韩愈那么好的运气了。虽然杜甫也是书香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官的,但杜氏家风向来是“奉儒守官”,以至于杜家的社交圈子很小。
无形画与不语诗:再探苏轼对“诗画融合”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与画   象外   诗画融合   诗词   王维   诗画一律   苏轼   诗画交融   无形   理论与实践  
描述: 中国诗画交融的面貌,自古就有,但在文字流传上的提法并不多见,一般地说来,明确有理论评说的最早该当苏轼。苏轼是集儒、道、禅于一身的卓越样板,他的入世与出世、贵显与卑隐、豪放与婉约、儒理与禅趣、庄严与谐虐……所有对抗的因质在这个人的身上得到了统一。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