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现象  
描述: 佛学中的“相”是纯粹形式,是无实质的空架子,“缘生说”将物我剖割为这些空架子,因而,物我之“现相”空、生命空、世界空。《易》之“象”是有生命意味、有实质的形式,它之生命意味源于物我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元素之间的相反相成。“象”有自体,因而,它不可还原为其他存在。物我所现之“象”皆真实不虚。熊十力由援“象”人“相”,到将“相”“象化”,展示了他出入佛老,彻底皈依儒宗的思想历程。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思考   学生厌学   现象  
描述: 在当今小学教育中,有一种亟待改变的现象,在小学许许多多的小学生存在厌学现象,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厌学的人数更是不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思考   学生厌学   现象  
描述: 在当今小学教育中,有一种亟待改变的现象,在小学许许多多的小学生存在厌学现象,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厌学的人数更是不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
当代儒佛之争与《存有三态论》:从熊十力《新唯识论》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体用一如   牟宗三   存有论   存在   本体   现象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起,作者接闻当代儒佛论争,多方因缘,终而从熊十力的体用哲学开展出"存有三态论"。这里隐含着批判的承继与创造的发展。首先,从接闻新儒学,读《新唯识论》以为缘起。其次论及追随前辈,并论及熊牟师弟两人生命风格之异同,熊先生"雄浑透脱",而牟先生则"高狂俊逸",并因之指出其学问向度之异同。再者,从此作为对比的背景,而指出熊十力《新唯识论》之创作的殊胜,彰显了熊氏的思考本不为佛教内典所限,他是以哲学义理之诠释为范围的。正因如此,熊氏《新唯识论》的写作几次易稿,终而确立了其体用哲学的体系。这样的义理规模融摄了佛教空有两宗,直契造化之源、曲成天地万物。顺此,作者点出这不同于牟先生所开启的两层存有论,开启的是存有三态论。作者更而融通了道家、易传,取证多方,指出儒道佛三教和合汇通之可能,而这正预示着后新儒学的发展向度。
当代儒佛之争与《存有三态论》:从熊十力《新唯识论》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体用一如   牟宗三   存有论   存在   本体   现象  
描述: 本论文旨在回溯自1970年代起,作者接闻当代儒佛论争,多方因缘,终而从熊十力的体用哲学开展出「存有三态论」。这里隐含着批判的承继与创造的发展。首先,从接闻新儒学,读《新唯识论》以为缘起。其次论及追随前辈,并论及熊牟师弟两人生命风格之异同,熊先生「雄浑透脱」,而牟先生则「高狂俊逸」,并因之指出其学问向度之异同。再者,从此做为对比的背景,而指出熊十力《新唯识论》之创作的殊胜;彰显了熊氏的思考本不为佛教内典所限,他是以哲学义理之诠释为范围的。正因如此,熊氏《新唯识论》的写作几次易稿,终而确立了其体用哲学的体系。这样的义理规模融摄了佛教空有两宗,直契造化之源、曲成天地万物。顺此,作者点出这不同於牟先生所开启的两层存有论,开启的是存有三态论。作者更而融通了道家、易传,取证多方,指出儒道佛三教和合汇通之可能,而这正预示着後新儒学的发展向度。
大梵与天道──印中古代哲学中的实在论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实在     大梵   自我   奥义书   现象  
描述: 不存在关於世界的二重分割。为阐明大梵与道之观念所主导下的不同文化观念, 作者就三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论证,即:1.终极实在之神性、自然性与道德性; 2. 本体之自体性相或其自体之实存方式;3摩耶与现象之真实性。大梵与道为印、中 哲学传统中的核心观念,正是在其主导之下而导向了两种不同的神圣人生之境 域。
大梵与天道-印中古代哲学中的实在论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实在     大梵   自我   奥义书   现象  
描述: 明大梵與道之曲念所主導下的不同文化觀念,作者就三個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論證,即:1.終極實在之神性、自然性與道德性;2.本體之自體性相或其自體之實存方式;3.摩耶與現象之真實性。大梵與道為印、中哲學傳統中的核心觀念,正是在其主導之下而導向了兩種不同的神聖人生之境域。
张载的「本源之学」在宋代新儒学开展期的建构与角色
作者: 郑合修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载   本体论世界结构   本源   正蒙   本体   理气相即   现象  
描述: 對於張載哲學的研究,即便經過九百多年到了今日,仍然是意見分歧。原因在於隨著不同的詮釋角度切入張載原文,便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思想體系。然而從張載的時代背景來看,面對佛學精妙的「本源之學」思想型態刺激,宋代新儒學中,「本體」的建構乃是必須之事。張載在尋訪釋老無所得,而又返歸六經的思想歷程中,所建立的本體論乃是承自易傳、中庸的儒家經典,批判性地繼承漢代氣化宇宙論與佛教「超越性的本源之學」,加上自己的精思,構成的本體論與宇宙論相互融貫而不離的「本體宇宙論」。 張載對於「本體」的看法,基本上承自佛教。但是對於「本體
于丹认为中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智慧   中学教师   中学生   巴蜀   重庆   高分低能   传统哲学   中学教育   现象  
描述: 据重庆晚报报道:国内知名学者于丹教授走进重庆鲁能巴蜀中学礼堂,从传统哲学儒、释、道三家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国智慧,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巧妙地批评了中学教育忽
论韩国的三教和合——以花郎道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韩国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和合   道教   新罗   传入   儒教   历史发展   百济   现象   高句丽  
描述: 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韩国儒教、佛教、道教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可以用“三教和合”加以概括。所谓“三教和合”,就是指韩国的儒教、佛教、道教是以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面貌呈现出来。这一现象像一条红线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尤以新罗时代的花郎道最为突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