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理学视域中的道统与政教——以朱子《论语集注》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代之治   道统论   理学  
描述: ”政教理想的产物。其作用机制表现在:1.经由性理思想的奠基,三代礼乐从封建制中分离出来,礼乐重建的主体从贵族阶层转移到平民群体;2.以道心人心之辨重构日常生活的公共性(神圣性),每一个体内在本性的实现,也是礼乐生活之神圣性的达致。
朱熹与中国思想的道统论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统论   朱熹   新经学  
描述: 朱熹道统论思想的背景是儒、佛、道三教并立,其道统论一方面意在以新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继帝、王、孔子,另一方面则在确立儒教在三教状况下的主导性,后者是其道统思想中的正统论面向。朱熹承接了孔子时代业已具有的道统论的两条线索,即治统上断自尧舜、教统上始自伏羲神农黄帝的两重道统论,并重点突出以教统方式承接道统,其方式有二:一是建立新经学体系,即《四书》,新经学不再是与治统相关的王官学,而是以成人为目标的教化体系;二是建立师道传承的谱系,使包括自己在内的二程一系的学统由作为一家一派的子学或三教之一的儒学而进升至道学,由此与列于《儒林传》的旧经学意义上的儒家区别开来。
宋初儒学道统思想研究
作者: 熊文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论   宋初   儒学  
描述: 道统论一直是作为儒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形态而存在的,其实质是确立儒学的正统性和维护儒学的纯洁性。宋明儒学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道统理论也成蔚为大观之势,不仅左右了当时的思想界,也成为后世近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宋明“新儒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初始、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无疑是其成熟阶段,而宋初柳开、王禹偁、孙复、石介及欧阳修为代表的儒学,则是其初始和发展阶段。鉴于学界对成熟时期的研究比较完善,本文试图以其初始和发展阶段为对像,以诸儒所构建的道统论为主线,
叶适《论语》记言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   道统论   “践礼以知仁”   叶适   “仁礼合一”  
描述: 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对《论语》的分析带有鲜明的永嘉学派特色,他主张"仁礼合一"的仁学思想,并指出"践礼以知仁"的成仁道路,表现出"集诸儒之大成"的倾向。在此基础上,他对朱熹等道学家以曾子继道统的做法提出质疑,旨在"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而非自继道统,亦非"皇极一元论"。他的"论语学"观念和对"道统论"的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叶适的理学观念与文学思想
作者: 郑慧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艺兼成   中和之美   道统论   永嘉四灵   叶适  
描述: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薛季宣、陈傅良等人的思想,将未成形的永嘉之学发展成为一个令朱熹都感到忧虑的思想体系。叶适不但在学术思想上发扬了永嘉学派,而且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获得了“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的美誉。叶适可谓兼具了政治家、学者和文人三重身份的一代大师,他的思想也是兼容并蓄的一个复杂有机体,不同的思想在叶适的体系中相互碰撞、融合。本文以叶适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论题,首先,分析了叶适对理学家继承儒家之道的正统的问题提出的质疑,指出叶适以“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为目的,批评了理学家的“道统”论。在此基础上,叶适继承了儒家道统的治道思想,奠定了注重经世致用的学术基础。叶适以永嘉学派的学者身份参与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活动中,对文道关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合周程欧苏之裂”的文道观,并且在文学实践中形成了为文有益教治的文学思想和“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的作文原则。其次,论述了叶适与道学、心学的辩论过程中提出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永嘉事功思想形成的基础。他认为道存在于现实的物中,以辩证的发展观认识世界,并以辩证发展的观点进行文学批评活动,针对理学家的“尊古”诗论,提出了“尊古不陋今”的发展文学观。他的发展文学观突出表现在对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提携和奖掖方面。再次,探究了叶适道德与功利统一的思想所折射出的“德艺兼成”的文学批评观。叶适的学术思想以道及道统的探寻为理论出发,在人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向外寻找,同时,外部世界是人内在德性的体现,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在德性需要和谐统一,人的内在德性需要与社会功利生活相结合,也就是叶适所宣扬的道德与功利的统一。道德与功利的统一,反映在文学批评中,就是既要兼顾内在道德的提高,又要兼顾外在艺术的表现,“德艺兼成”是叶适的文学批评观。在这一文艺观的指导下,叶适形成了崇律体、倡唐诗的诗学取向。最后,阐释了叶适的“中和”思想特征与平淡的文学创作追求。叶适思想的“中和”特征影响了他的审美追求,他追寻着我国传统社会最高审美标准的“中和之美”,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对“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充分认同。“中和”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平淡而自然的审美追求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叶适作为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不仅可以为传统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文学批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察一位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是跨领域、跨学科研究日益发展的学术背景下的一个可行之举。
道统论的突破与《宋元学案》的思想史构建——兼论“宋初三先生”思想史地位的确立
作者: 暂无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统论   《宋元学案》   思想史   “道学传”   “宋初三先生”  
描述: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基于一本万殊的思想史观,在《宋元学案》中突破了《宋史·道学传》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的道统思想史视域,主张废除“道学传”而统归“儒林传”,体现了和会朱、陆、浙学等各派、重视自得创见的思想立场。基于此立场,黄氏父子高度评价并确立了“宋初三先生”作为宋学开山和道学先驱的思想史地位,为之设立学案并将其置于《宋元学案》的开端。全祖望基于人品与学问兼顾的史学家立场,只以胡瑗、孙复二人作为宋学开山,并进一步拓宽了黄氏父子道(道学)、儒(儒林)合一的思想史视域,兼容并包道、儒、文(文艺)等各派人物,从而填补了宋元儒学史上的诸多空白,完备了《宋元学案》中的思想史构建,体现了去短集长的会通思想史观。
道统论的突破与宋元儒学史的建构——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宋元学案》   道统论   宋初三先生   全祖望  
描述: 在思想史的视野上,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基于其一本万殊的思想史观,突破了《宋史·道学传》以程朱理学为道统的狭窄思想史体系,主张废除“道学传”而统归“儒林传”。在《宋元学案》中体现为兼采朱陆各派、重视自得创见的思想立场。基于此立场,黄氏父子高度评价了宋初三先生的学术贡献,为之单独设立学案并将其置于《宋元学案》的开端,从而确立了三先生作为道学先驱和宋学创始人的思想史地位。全祖望则基于其人品与学问并重的史学家立场,只以胡瑗、孙复二人为宋学开山,进而在黄氏父子的道(道学传)、儒(儒林传)合一的思想史观基础上,提出了道、儒、文(文艺传)合一的思想史观,体现了去短集长的会通思想。
高丽末朝鲜初儒佛论争:以郑道传的排佛论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统论   祸福说   儒佛论争   韩国历史   郑道传  
描述: 本论文旨在检讨高丽末朝鲜初儒教和佛教间进行的思想论争,围绕当时政治社会变动的背景,集中分析了在朝鲜建国中作出贡献的具有代表性的儒学者郑道传的排佛论.他的排佛论以居敬和穷理为基础,具有体系性和客观性,更有为现实改革和朝鲜建国服务的功利性.在高丽末朝鲜初思想史上既有它的意义,也有思想局限性.
朱熹与中国思想的道统论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统论   新儒学   朱熹   主导性   中国思想   正统论   历史条件   学刊  
描述: 陈赞在《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中指出,朱熹道统论思想的背景是儒、佛、道三教并立,其道统论一方面意在以新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继帝、王、孔子,另一方面则在确立儒教在三教状况下的主导性,后者是其道统思想中的正统论面向。
二程、朱熹对中国儒学的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人之道   道统论   朱熹   儒家思想   “六经”   儒家经学   理论哲学   儒家学说   中国儒学   儒家经典  
描述: 北宋时理学兴起,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创建理学思想体系。如果以天理论作为体现宋代理学思潮最本质特征的理论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程颢、程颐提出天理论思想体...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