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释奠制度与孔子崇拜
作者: 陈东   来源: 2006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释菜   释奠   祀典   祭孔  
描述: 释奠最早见于汉代的《礼记》,是指在学宫中举行的祭祀先圣先师或先老的一种仪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确立。唐宋时期有所发展。明清时期释奠制度几经改革,最后成了孔子祭祀的专称。
南北朝释奠推行模式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阅江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奠   南朝   北朝   学礼  
描述: 释奠是魏晋以来由皇帝、皇太子倡导推行的国家级学礼,以尊师崇圣为宗旨,倡导了当时以及后世的崇儒学风。南朝的释奠丰富详备,且讲且奠,由帝王、太子在京师举行典礼;北朝的释奠前简后详,呈后来居上之势,逐渐
北朝释奠礼考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奠   礼制   孔子   北朝   儒学  
描述: 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大多重儒尊孔,纷纷效仿汉族举行释奠礼。北朝释奠礼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其仪式程序在继承魏晋南朝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为后世释奠礼奠定了基础。北朝国家释奠礼通常伴随举行隆重的经典讲读活动,为胡人贵族学习汉文化提供了良机,在推行文教政策、传承礼制文化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近世日本的孔子祭礼
作者: 李月珊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家礼仪   释奠   新井白石   汤岛圣堂   近世日本   宽政改革  
描述: 祭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的释奠仪式起源于中国,后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尤其在不存在科举及儒学式官僚制度的日本,释奠有其独特的性质与作用。在古代日本,作为
传承古代儒家礼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像   聪颖好学   中国传统文化   至圣先师   中国文化   释奠   六礼   古代儒家   古代文化   子隆  
描述: "弟子久慕老师之学识才德,盼收纳门下,度我迷津,愿谨遵师教,事师如父……",日前,为纪念一代至圣先师---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随州技师学院操场上,全校3000多名学生面对孔子像和全体教师,伸出双臂,两手相合,打拱、弯腰、作揖,行正规的鞠躬大礼。这不是穿越,也不是作秀,这是该院首次举行传统拜师礼仪式。仪式之前,全体师生正衣冠以示尊重。教师们向儒门先圣孔子像行三次大礼,随后学生代表向教师代表履行"呈拜
孔庙的三大历史沿革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思想文化   大成门   释奠   同文门   祭孔   历史见证   历代统治者   第二年   孔道辅   孔子庙  
描述: 曲阜孔庙,是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庙宇,自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起,历经2 000多年70多次重修扩建,到清代形成了最后的规模,占地9.6万m2,有建筑104座,碑刻172幢,古树1
东瀛会津播儒声
作者: 暂无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津   儒家思想   孔子思想   释奠   天守阁   朱子学   若松   文武两道   白鹿洞书院   南康军  
描述: 以孔子、朱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远播国外,尤其是在东南亚一带,影响更大。为了贯彻和发扬儒家思想,朱熹知南康军时,曾在江西白鹿洞书院讲学,使书院讲学之风大盛。自此以后,国内遍设书院。广泛传播儒家思想。这一做法也为国外所仿效。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历史上也曾仿效白鹿洞书院,建立起用儒家思想培育"文武两道"人才的基地——书院来。其中最典型的要数会津藩校日新馆。
台湾祭孔:形变质未变
作者: 木曰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   释奠   地区领导人   这一天   海峡两岸   祭孔   佾舞   礼仪活动   敬拜   儒家文化  
描述: 。祭孔,古称释奠礼,源于上古时期学生敬拜老师的礼仪。两汉以后,逐渐专指祭祀孔子的礼仪,是中华民族一项传承2000余年的重要传统礼仪活动。今年适逢孔子诞辰2565周年,台
中韩文化交流三题
作者: 李相美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场剧   《三国志》   释奠   高丽伎   乡乐化   祭孔   唐乐   文化转移  
描述: 本論文從歷史文獻、音樂文化史、音樂理論、樂舞現象以及戲曲史、戲曲表演、戲曲交流等的主題,來探討兩國文化交流內容及其意義,並進一步針對未來研究中、韓兩國音樂戲曲文化發展的方向。筆者,以「文化移轉」的思維,從音樂交流、祭孔儀式文化交流以及戲曲交流等三方面,分析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現象。中、韓兩國之間文化淵源頗為深遠,古代韓國在有文字以前,就曾經借用漢字來表達其民族文化思想,所以從韓國文字和語音上可以找到許多中國唐宋時代中古音的痕跡。韓國與中國各方面的文化交流,見於中.韓兩國的文獻。中韓交流可以追溯到「箕子入朝說」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