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儒学
作者: 姜奇平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技术   三生万物   新元素   外儒   调节点   现代性   王俊秀   中国哲学   告诉我   以通  
描述: 1月10日,我在北京大学正式提出"网络儒学"的主张。网络儒学旨在将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这两个新元素,融入儒学人际网络理论。王俊秀告诉我,还在我演讲时,他就告诉了秋风,秋风说了一个好。发完言,又与蒋庆
“网权”漫议之一网络空间中的言论权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信   编辑   言论自由   真理   电信垄断   知识经济   上海热线   网络空间   个人知识   热门话题  
描述: 订阅了上海热线索易热门话题邮件列表(http://www.soim.com/)的网友都知道,索易最热门的话题是对‘中国电信’的担心,到1998年9月18日,已发表文章1047篇,远远超过索易的其他130多个话题。相信所有浏览过对‘中国电信’的担心这个话题的网友,都会对那位 gzml 先生留下深刻印象:gzml 先生从不讳言自己是电信职工,常常舌战群儒不遗余力地为电信的各项政策和种种做法顽强辩护。要知道,参加这个话题的,大多是一些被每个月的上网费和电话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网虫,大家对中国电信现行的垄断地位、收费政策和服务态度都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我自己也深感电信垄断不仅对我们这些上网者的口袋是一个威胁,还将对中国 IT 行业、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 gzml 作为电信员工对中国电信的百般回护的;但是,对于一些网友对索易编辑所提出的把 gzml 从讨论中驱逐出去!的建议,我也决不能同意,因为这牵扯到一个言论自由的原则问题。
十年磨一剑的专注 源于此处蕴生着希望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销环境   数字营销   营销效果   互动广告   黄金十年   醇儒   销售线索   时光荏苒   营销公司   杨涛  
描述: 曹雪芹为铸就传世名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何以?李时珍为编修《本草纲目》“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何以?用几十余载的时间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专注或将成就其中的一件,但事事涉猎,终“不能为醇儒”。互联网冲击下的各行各业似乎都在用速度回应着时代的号召,但是过快的速度往往会让人忘记了出发的原因,或许背起行囊的那一刻,心中所念,原本就只是远行。时光荏苒,初心在速度的
儒帅历军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曙光信息产业公司   总裁   品牌形象   责任感   科研技术   工程师   差异化   历军  
描述: 在2001年3月接到曙光董事会的总裁任命前后,历军“若干天都没睡好觉”。“原因有很多,第一条就是,我觉得自己搞不了这件事。”
修身、修行、修心、修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生死书   相信自己   知止   修性   中国经典   细微差别   如玉   有定   悲心   修心  
描述: 儒、释、道是中国经典的三大思想,儒家曰中庸,道家曰无为,释曰出世。看似大相径庭,但冥冥中却有着和谐的统一。有人说,境界到了,三家所言皆是一物;境界不到,三家所言可化万物。若要强辩,大概可以理解为修身,修行,修心的细微差别。儒家中庸,以修身为起点。所谓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得方能正心,诚意,身修。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以无人而改节,为何?因为心念通透,言行举
儒豹式搜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化搜索   无线互联网  
描述: 依靠个性化搜索,儒豹能否在无线互联网上最终取胜?假如你是星巴克的忠实消费者,有一天当你出差到某个大城市,想顺便品尝一下当地星巴克咖啡味道的时候,只需在手机搜索引擎上输入“星巴克”几个字,搜索引擎就仿佛能读懂你的心思一样,迅速地根据
对《传习录》的一点理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鸢飞鱼跃   先儒   认知世界   知行合一   儒家哲学   传习录   十二章   存天理   人性有善有恶   洞穴喻  
描述: 心是什么?“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第十二章·一草一木皆有理)“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同上)“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同上)不要成为一个活死人,很多时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