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田昊炤《说文二徐笺异》平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字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氏   异同   说文   会意字   博采   大徐本   版本   校勘   读若   校订  
描述: 其作出平议,希方家指正。 《说文二徐笺异>凡十四篇。据田吴熘自序,前十篇作于光绪丙申年( 1896),后四篇成于宣统元年( 1909)。田氏序言述其著书意旨云: 因思段氏若膺曰
扬州吴家:从贾而好儒到英才辈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多年前吧。1 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拨乱反正之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的科学会议。科学界有三位亲兄弟同时出席了这一重要会议。他们是,著名医学寄生虫专家吴征鉴,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征铠
云冈再发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国、兜率等十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近年考古调查已经证实,云冈从第1到第20窟,窟前都留下了木构建筑的痕迹。可惜,昔年的宏伟寺院渐渐衰败、废毁,至清末民初,随着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纷乱和动荡之中,国宝蒙尘
苟子德法关系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德法关系   德治   法治  
描述: 效力,儒家的德政教化在当时的社会显得迂腐而浮泛,而法家强国争霸的思想则被各国诸侯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思想如何立于现实的问题受到荀子关注。 1.苟子德法关系对儒家思孟学派和法家的批判
达真和他的小说(评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民族文化   茶马古道   多元文化   康定   宗教信仰   各民族   创作   小说   康巴地区  
描述: 康巴汉子达真自幼生长于藏、汉、回等多民族文化交会的康定地区——一片高寒中富藏灵秀之山光水色,幽远中包孕宽容开放胸襟的奇幻之地。一生颇具传奇的外婆是藏族望族后裔,她对达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历经二十余年的读书、走访和孤独体验后,达真以一部《康巴》突然面世文坛,并引发批评界的普遍好评与争议。作者亲历真实生活体验和恪守文学尊严与虔诚的创作态度,在当今文坛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虚假编造或跟风模拟写作中,更显难能可贵。作品意欲展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变迁史、心灵史和包罗民族生活具象的创作雄心,又和一味沉溺于琐碎叙事而渐渐远离崇高的精神匮乏形成鲜明对照。小说从创作追求、文本构建、人物群像到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力求高标和宏伟气势,以深沉执著的担当和勇气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康巴地区近现代的百年生活画卷,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形神丰盈的人物形象,并以茶马古道各民族的商贸往来和杂处交融为着墨点,就民族与宗教问题带给读者诸多鲜活的思辨和启示。而充满康巴草原气息的原生态文本和底蕴厚重、格调壮丽多姿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叙事结构,交相辉映出小说集天、地、人和多元文化、无边大爱于一体的高远境界与史诗魅力。 《康巴》的成功推出,使读者对达真产生了初步印象和进一步期待。行将完稿的长篇《命定》可谓《康巴》的姊妹篇。作品以被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藏汉各民族团结一道共同抗日的故事为主题,历史性地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中,这个民族共同体是命中注定的,立意深远。两部小说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也有承接,但各有侧重。《康巴》重在展示清末“土改归流”时期权力日趋瓦解的最后一代土司家族的命运;《命定》则把叙事重心后移至历史上藏汉各民族的抗日战争生活。它们共同抒写了近现代康巴动荡岁月的峥嵘篇章。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极具民族特征的人物性格,随处张扬的文化品性,使两部作品均够得上好小说“好看”“耐看”的评价标准。如果说《康巴》中的个人恩怨、部族纷争尾随人事变迁而渐趋淡忘,最终升华为民族交流、融合的和谐吉祥荣光;《命定》则在藏汉各民族所共同承担的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使命下,托举起民族大爱的光辉旗帜,化解了人性中的仇恨和不平,并以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申人类的良知和道义。“和”是两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主题。《康巴》集中反映了历史上商贸交流和联姻促成的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不拿武器的商战,它所蕴含的魅力,超过了狰狞怒目、兵戎相见的战争,它在经商的背后隐含的是一条震撼人类灵魂的和平之路”。而《命定》中的战争是迫不得已的反抗,具有正义和反侵略精神,是人类争取自由和平的另一种途径和力量。 纪实散文《新康定情歌》可谓以上两部长篇的创作手记,通过它能更为清晰地理解“爱”与“和”在康定历史上的深远意义。这是一篇透视经典的当代变奏,是新一代康定人对故土产生世界经典情歌的深度剖析。作品通过一对暗含爱意的青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诠释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文化“碰撞”出《康定情歌》的两个至高境界,即生命的最高境界——爱;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手记中深入描述的康定被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称为民族大走廊的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见藏传的五大教派、天主教、伊斯兰教、中国内地的儒、释、道等林林总总的教派齐聚这片天空下,数百年间在这里友好相处,人们在这个多民族教会地区世世代代和谐相处。那么,如此祥和感人的多民族生活画卷和康巴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反复强调了一个历史事实——伟大的茶马贸易。正是茶马古道的脚步声敲醒了历史上寂寞千年的大西南,而康定的锅庄犹如这条大动脉上的心脏,不停地传输着南来北往的新鲜血液。“从此,这片数千年来仅为神提供的巨大舞台上,开始有了人,开始有了广大‘凡夫俗子’们的生存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大西南历史上因‘马易茶’而起的一次人性的伟大解放。”“茶马古道的经典的开疆拓土式的伟大贸易,它串缀了沿途汉、藏、羌、回、纳西等二十七个民族的交流、融合,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以及经济、生活习俗,在这条条古道上大放异彩。”这一历史壮举在小说《康巴》中演绎得尤为具体生动。作品借郑云龙杀人后随背夫一路逃亡的惊险遭遇和尔金呷之子达瓦常年经商的驮队,重温了茶马古道的险峻、漫长、坎坷和从商的艰辛、危难。又以白阿佳的锅庄为缩影再现了康定商贸的繁盛和强大影响力。藏内藏外的客商、官宦、佣工云集于此,日复一日,货进货出,让康定锅庄成为茶马古道最亮丽的一道商业风景。茶马贸易的兴旺同时推动各民族人与人之间广泛接触和相互杂居。这种正常贸易交流促成的民族间的融合源自民间,并且是自发进行的。它建立在多年来双方的经济互惠和商业信誉以及由此生发的适应性友好关系上。康定的商业价值和良好民族氛围形成了其特有的多民族文化景观。各民族相互间的自主联姻更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而各个历史时期掌权者掀起的层层军事波澜,与康定祥和的宗教、文化氛围形成鲜明对照。正如小说尾声所领悟,“民族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友情第一,智慧第一’才是全人类寻找和谐的终极目标。”各民族必须学会在一个多样化文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生活,善于在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上与各种类型的学说、主义、理念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交流。 达真的小说有别于其他来自草原的作品。康定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达真创作的与众不同。初读小说,可能会与当前讲求快节奏、喜用短句的叙事习惯产生不适,从而觉得繁琐、冗长,但稍加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表达并非有意为之的选择,而是与康巴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相适应的。这种看似笨拙、质朴的叙事方式,符合康巴人对生活的理解。小说的人物、场景、语言等均是活生生扎根在康巴这块土地上,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而作者对这一切是熟悉到骨子里去的。数十年的生活积累和艰苦探索,使他把康巴的历史、文化浸入到人物灵魂中,又汩汩流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达真小说人物数量可观,涵盖了康巴地区方方面面、大小不等的角色。他们民族身份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位行业参差错杂。还有形态不同的文化习俗、成长背景和生活阅历以及生活追求等,共同作用于穿行在雪域山水间铸造康巴历史的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近现代康巴地区人像展览的百年“浮世绘”。我们很少在达真小说中看到那种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角色。康巴藏人对待生活的隐忍、随顺、淡定、乐观、宽大都使其小说有一种天生如此的色彩,是一种属于本地区的独有生活态度和个性表现,常会给人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个生活在三千多米高原上的民族,注定演绎着人类生存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他们代表着人类用自己的意志、体能向生命的极限处冲击。《康巴》和《卡颇热》(《命定》节选)中男女之间的情爱描写没有扭捏作态和轻飘琐碎的缠绵呻吟,以及随风而逝的信誓旦旦,穿插其间的故事总涌动着一种敢爱敢做、干脆热烈的激情,甚至是一种为爱豁出去的、不计后果的本能追求,处处渗透着康巴情歌文化的神韵。 对于众多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达真小说的一大亮点。作者下了相当的功力对康巴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活场景,作了大量认真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所以写来逼真自如。康定的四季风情和“大杂烩”人文环境,康巴草原的辽阔美丽、雪山的壮观圣洁、眼花缭乱的锅庄弦子都会使人心驰神往。而对各种宗教场景的多层次摹写,更给小说涂染了神秘、瑰奇的色彩,让读者饱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信仰。《康巴》借米巴土千户(官名)儿子和炉霍土司女儿的百年姻缘,详尽描写了盛大隆重的藏族婚庆,形式上犹如贡嘎神山那么美。对于在茶马古道上疲于奔命的马帮,作者充满敬意,“在崇山峻岭中顽强延伸的古茶道上,无数次的生死之战使驮脚娃们亲如弟兄一样连在一起,如同牲口背上的脊椎,一环连着一环。”对于马的崇拜已成为藏文化的一部分,达瓦把骡马比为家族的衣食父母,说:“我一定要请泥匠在尔宅的院子里塑一群马的塑像,要后代一定记住他们。”“虔诚的祈祷声一遍遍地传人骡马的耳里,一头头骡马在江里昂起高昂的头颅,前蹄在水中如桨般划行,尾巴浮在水面,伴随着急促的鼻息声向西岸划去。”还有益珍阿妈“满脸笑出的皱纹像刚犁过的田地,均匀而慈祥。”老阿妈为了救活幼獐面带笑容走向死亡的一幕,带给达瓦空前的震撼。尔金呷“适应了与家乡的云彩、河谷、碉楼、玛尼堆甚至在太阳下和自己的影子交谈的习惯。”《卡颇热》中贡布为女人而“人杀刀”的传奇抢婚场面,强烈释放出康巴汉子的雄性能量和民族血性。这些雕塑般的生活场景和极富震撼力的表达,只能出自康巴人的生活和心理世界,绝不是通过简单想象可以获得的。来自民间的叙事立场,又使其作品对民问文化的理解要全面、深入得多。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作者在写文化中的人和人身上的文化,在文化中彰显民族的心灵史,人性和文化相得益彰。小说中对于宗教信仰的那种执著、痴迷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作者也绝不简单定论。倘若咀嚼一番如珍珠般点缀在小说中的民间俗语,比如“纠纷尾巴长了殃及子孙,牦牛尾巴长了春季伤膘”,“治理大部落心胸要宽广,驯骑烈马缰绳要粗长”,“天是大地的帐篷,家是男人女人的帐篷,女人是男人的帐篷”等等,定会让我们在本真和质朴的原生态文本中更靠近康巴人的心灵。这些沉淀在民间的信口表达,形象折射出康巴人的精神光芒。 责任编辑哈闻
重读 一个民族,一个人,一本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人心   民族精神文化   历史人物   孔子   个人   道德文化   道德信仰  
描述: 一个人——孔子 人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孔子。但是,不仅人人心中有一个“不同的孔子”.中华民族心目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孔子”。孔子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核心,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最后依据。中华大众所崇尚并践行的仁、义、礼、智、信、忠、恕等等,就是孔子提倡的。 我拜谒过曲阜三孔,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孔子,以他一个人的力量提升了整个民族。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血与火的时代之所以被我们推崇,不是因为那些残忍嗜血的诸侯,而是因为以下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是什么力量催生了这些伟大的哲人? 当然,我们可以说,是政治、经济等等“物”的因素。 但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抹杀。否则,我们的历史就不是人的历史,而是物质史了。 说到“人”的因素,有一个“人”,凸显出来。这个人,就是孔子。 他说他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立志于终生追求学问和道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志于学”的人。 孔子之前.没有这样的人,只有“学而优则仕”的人和“仕而优则学”的人。他们确也偶或有学问.甚至有大学问,比如老子、子产、晏婴。但是,他们终生的事业并不在此。 “志于学”的孔子.又创办了“有教无类”的私学.培养更多的像他一样“志于学”的人.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所以,孔子之后,有很多这样的人: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他们确也偶或做官,但是.他们终生“志于学”,以倡导思想学术为终生的事业。 有了这样的人.人类的人口结构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群中,出现了专门的关注形而上问题、关注彼岸、承担价值的人。 人类出现了质的飞跃——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开始成为人类的首要问题。并且,有了专门的精神家园的打理者和看护者。 所以,孔子是中国学术的分水岭,是中华人类史的分水岭。 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对人生有不同感觉的人,开始了百家争鸣。 是的,没有孔子,就没有百家争鸣! “志于学”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独立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就是“士”。 其实,孔子之前,就有“士”,那是一个社会阶层,是一种特定身份的人。 孔子之前,也有“儒”,但那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称之为“儒业”。以“儒业”为生的人,就是“儒”。“儒”是“士”的一种,“士”以儒业谋生,就是“儒”了。 孔子之后的“儒”和“士”.“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再是“志于仕”,而是通过“志于学”直接对接了“志于道”,由候补公务员、委琐的民间礼仪师,一变而为道义的化身、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价值的生产者和承担者。于是,“小人儒”变成了“君子儒”,“士”变成了“志士”(所以,后来孟子说士的事业就是“尚志”),变成了“仁人”。这样的“儒”和“士”,是有使命感的人,是知天命的人.是对自己有道德要求的人,所以.也是高贵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所以,这些人不会因为世俗的原因而放弃自我的道德坚持。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在电影《孔子》里,孔子竟然说出:“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市侩言论,是严重歪曲甚至污辱了孔子!极而言之,这样的话不仅污辱了孔子.甚至污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要知道,孔子的高度就是民族的高度。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舍身求法、为民请命、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坚持。我们的民族气概堂堂,正大阳刚,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孟子后来接着孔子说“舍生取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哪里是“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呢? 海外大片宣传的都是对信仰的坚持.在输出他们的价值观,西方人老是让人觉得他们有信仰。其实,我们也有信仰,他们信仰上帝,我们信仰孔子。我们不是一帮乌合之众,不是见风使舵、顺水推舟的功利民族!这是涉及整个民族对外的体面和尊严的问题。孔子一生,颠沛造次,但是他绝不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放弃原则,他抱持价值,至死不变,“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这样,才成为圣人。如果让人认为“改变自己的内心”是孔子的主张,那么孔子的伟大何在?孑L子的高贵何在? 孔子的“志于学”三个字.改变了“士”和“儒”。中国历史的原野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人:他们意气风发,他们傲视王侯,他们自信自负,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是一群“大丈夫”、君子、豪杰之士。 他们出现了,历史改变了! 孔子的私学,有教无类。各个阶层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纳入门下,尽管这些不同出身的人,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一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不同的对世道的感受。 不仅如此,孔子的教学,是讨论,是启发——是让你自己得出结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孔子是在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 结果便是: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对人生有不同感觉的人,都有了思考的能力、表达的愿望,如果社会再提供给他们表达的权力,结果会怎么样? 就是百家争鸣! 这样的人,无疑是伟大的,是神圣的,是不容亵渎的。 现在,有一种声音,以“还原孔子”为幌子,动辄声称“孔子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这是不对的。简单地说,普通人中,有几个终生“志于学”?孔子十五岁达到的境界,我们几人能达到?孔子“三十而立”,有多少人一辈子还没“立”起来?孔子“四十不惑”,有着超常的价值判断力,又有几人能拥有?孔子“五十知天命”,芸芸众生中,有几人意识到自己的天命并无怨无悔地履行它?生活中,几人能“耳顺”,几人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追求真理和理想时,有几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司马迁被后世称为“文史之祖”,当他面对孔子的时候,亦不免战战兢兢,他说他对孔子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今天一些缺乏常识和敬畏心的人,在麻将桌、酒肉场、名利场中厮混,然后一句轻飘飘的“孔子不过如此”,是轻贱。 孔子是人,但是,孔子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早已“优人圣域”。 还有人说,孔子是个失败者。他当过官,且还很大,但是,后来丢了。他当大官的时候,俸禄也很高,不过后来也丢了。但是,这样就算失败吗?那茫茫人海,谁不是失败者? 孔子很讨厌那种患得患失的人:一门心思往上爬,爬上去以后,又忧心忡忡怕掉下来。一开始忧患于不成功,成功后又忧患于不能保持成功。孔子说,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就完了。那才算失败呀! 而孔子呢?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第一,他做事,很成功。 他做老师,很成功。古往今来,还有哪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培养出那么多顶级的人才,在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还有哪一位老师,被学生看成父亲,为他服丧守墓三年,子贡更是守墓六年? 他做思想家,很成功。别的思想家,只能说是对后世产生影响。孔子呢?后世就是他塑造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
1972年胡惠溥与郭沫若之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口陈仁德 1972年6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全国山河一片红”,全国人民的思想被完全统一起来,除了永无休止地高唱阶级斗争战歌外,很少有人去独立思考过任何问题,尤其是学术问题。“文化旗手”郭沫若此前推出了他的历史学新著《李白与杜甫》,在这部新著里,郭沫若根据毛泽东阶级斗争的理论,将杜甫划成了地主分子,将苏涣划为造反诗人。他的这一成果得到当局的高度评价,使他在学术上的地位登峰造极。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就以一篇《甲申三百年祭》受知于毛泽东,奠定了他作为最大御用文人的地位。那篇一万六千余字的《甲申三百年祭》,被作为中共的文件下发,要求每个党员学习,这在中共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即使是被其奉为祖师的马克思列宁的单篇著作,也没听说过作为文件下发的。《甲申三百年祭》从此成为中共的经典,人们除了怀着虔诚的心情去学习外,绝不可以对其有丝毫的置疑。 不可思议的是,1972年6月的一天,四川泸州一个潦倒不堪的五十多岁的文人,竟非常认真地写信与郭沫若商榷《甲申三百年祭》,并挂号寄给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这种在常人看来极不对称的举动,在举国若狂大革文化命的时代,恐无第二例,足见作者的风骨绝非常人可比,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潦倒不堪的五十多岁的文人叫胡惠溥,让我们先对他做一个简介。 胡惠溥名希渊( 1916-1993),泸州硕儒前清举人李赦虎高足,博闻强识,学问渊深,精于诗古文辞抗战时受知于章士钊,邀入著名学术团社“饮河诗社”。1949年后在泸州四中任教,1959年“拔白旗”运动中,以“穿长衫,厚古薄今”之罪失去公职,从此备受饥寒,先后经历子夭妻亡之痛,孑然一身,苦不堪言,因无居所,被迫栖桥洞十年。然始终不坠其志,日夕吟诵,篇什千百。我曾撰长文《桥洞下的悲怆诗人》述其行状,兹略引数段以见其当时之困境: 胡先生凭着每月7.50元的救济金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极其艰难地生存着,他一生只攻学问,不善炊事,连面条也不会煮,一日三餐,全在外面吃馆子。那点可怜的救济金平均每天只有二角多钱(还要用于衣物医疗等其他开支),又能在馆子里吃什么呢?所以他经常饥肠辘辘,何谈营养。 永丰桥下穿桥而过的溪沟是泸州城的一个大排污沟,腥秽的污水终年不断,臭不可闻,孽生出许多蚊蝇。 永丰桥是泸州的南大门,每天下半夜开始,便有络绎不绝的汽车轰隆轰隆从桥上开过,在桥洞下形成很大的回响,根本无法得到安宁。 永丰桥下没有电源,所以仍以油灯照明。 胡先生——一个不可多得的博学夫子,就孤苦伶仃地住在这里,他的居处以桥面为屋顶,倚桥墩为壁,与洞穴没有什么区别。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他会落到这步田地,更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一住就是整整十年!胡惠溥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候,在日日尚且为衣食发愁的时候,偶然读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竟然忘却身边的~切,就在桥洞下援笔作书,与郭氏做学术之商榷。 胡惠溥起笔即写: 沫若先生:近读大著《甲申三百年祭》,赞开国之大策,非前此以考据为考据者所能望见,佩服佩服。惟四十日之大顺朝,仅如昙花一现,窃谓李自成之覆亡,与李岩之不得竞其用以死,均系非常问题,因就大著籀绎之,管中一斑,疑李自成覆亡之主因,尚当不只刘宗敏拷掠吴襄求陈圆圆,牛金星以倾轧谮杀李岩数端而已。(郭沫若原文:“后来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本文笔者) 除了礼节性的客套话,就直接点出“李自成覆亡之主因,尚当不只刘宗敏拷掠吴襄求陈圆圆,牛金星以倾轧谮杀李岩数端而已”,亮出了不同于郭沫若的学术观点。“四十日之大顺朝,仅如昙花一现”,虽仅十三字,在举世皆将李自成捧为圣人的时代,却极为难得,较之郭沫若文中所称“这虽然仅是四十天以内的事,却是天翻地覆的四十天”,相去远矣,殊可玩味。 接下来胡惠溥就郭沫若原文进行梳理,简述了李自成起兵以来直至登极的过程,认为郭沫若的行间字里所描述,正是告诉读者,李自成之义军“始终皆为流动战术部队大集合体”。这里的始终,始于李自成起兵之崇祯二年,终于李自成登极之崇祯十七年,事实亦正是如此。但是,郭沫若在后文却说:“在崇祯十三年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加入李自成起义军后,从此设官分职守土不流,气象迥异于前。”(郭沫若原文为:“在李岩入伙之后,接着便有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顾君恩等的参加,这几位都是闯王部下的要角。从此设官分治,守土不流,气象便迥然不同了。”)胡惠溥认为郭沫若此说与上文“似相背驰”,即上文告诉读者的是“始终皆为流动战术部队大集合体”,而此处却定论为“从此设官分职守土不流”。胡惠溥为了说明李自成并非自崇祯十三年便“设官分职守土不流”,详细论述:“鄙意当时情况,当必遍地皆饥民,遍地皆在饥民唐集群、即起义之声势笼罩中,至于明室将佐,如熊廷弼、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等,皆赐死、自杀、阵亡也!其余如杨嗣昌、熊文灿等,平时但知睃削元元,交绥则惟望风逃遁耳,故李自成所据各省,必有多数明军已撤退之州县,而李自成兵力未达,仅属遥为号召者,既属遥为号召,则税收、生产、社会秩序、设官守土等方面,必不遑计及,虽冲要四达之地已设官守土矣!恐亦着眼在战略重点上之部署而已,且此种州县,李自成所据各省当必不多。” 将郭沫若“从此设官分职守土不流”与胡惠溥之上述观点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后者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此等问题,在一般读者眼里往往一晃而过,不会引起重视,而在胡惠溥眼里却没滑过去,这是需要何等的眼力。胡惠溥接着针对郭沫若的“似相背驰”理直气壮地说“恐鄙说未必遂非”,并指出郭沫若“盖论人阶段不同,行文之重点遂不同,故虽同一事也,而详略与扬抑之词,亦不能遂无毫发爽”。读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胡惠溥之说理婉转而达意。 为了进一步论证李自成“始终皆为流动战术部队大集合体”,胡惠溥一气说下去:“李自成起义十余年矣,攻下之地亦多矣,岂止河南湖南陕西山西等地,乃从未闻郑重宣示坐镇之地,并明白规划其他地区从属之系统,虽有时亦似命将出师矣,其实所谓命将者,仅李自成大军之先头部队耳,所以起义十余年,皆系一军独将,故往攻北京,全部数十万大军亦与李自成同住,即此足以见李自成未做到彻底的守土不流。而其于攻下之地,盖亦旋得旋弃,或则虽下径过,或则不下绕过,尚不仅攻下之地未能皆利用之也,实质仍是流动战术部队之大集合体。此种略具雏形之政治机构,当过大胜利之到来,上下何能免于纷纷然与昏昏然。”此等论述,有理有据,酣畅淋漓,引人入胜,至此,郭沫若“从此设官分职守土不流”之说被彻底动摇。 对于李自成的覆亡之因,胡惠溥认为关键所在,乃是“未能干政治体制有所演进”,为此,他分析了农民起义的一般规律,起义之始,都是因为朝廷“权门朋比,世胄高位,于是用人惟亲,英才沉屈,而又有非常之饥馑与暴政以驱之”“以故饥民反暴,纷然四起,为救死而与当时之政府斗争,此种最初本部原无严密之组织,与外部亦无相互联系之饥民反暴,其斗争形式,自必发展成为流动之战术——此种战术,与起义军同时并生,亦同时发展壮大——唯是起义军之力量,已发展壮大矣,仍习故常,不知改舷,则覆亡之因,亦遂与此天赋优点偕生并长,不至覆亡不止”。胡惠溥在这里提出的“已发展壮大矣,仍习故常,不知改舷,则覆亡之因,亦遂与此天赋优点偕生并长,不至覆亡不止”,是极为中肯的批评,可谓独具只眼,见解不凡,所谓“仍习故常,不知改舷”,即“未能于政治体制有所演进”。如何演进?是个极大的课题,超出了与郭沫若商榷的范围,故胡惠溥除了批评“李自成未做到彻底的守土不流”外,未再详论,可以理解。 胡惠溥的文章有几个特点容易被现在的人忽视,兹略做说明。 首先要说明的是,胡惠溥自“文革”中“破四旧”时被无赖之徒将家藏数千卷典籍攫走后,手中便无书可考,此后的所有写作,但凡涉及典籍,全凭记忆,好在他少年时便遍读经史子集,大脑里有一个他人攫不去的“图书馆”,他后半生凭记忆引证的典籍,经好事者核对,与原文无丝毫差错。此文所涉历史人物事件,除了郭沫若原文所载,全是胡惠溥记忆所及,故他亦自谦“深惭腹俭”,从兹可见胡惠溥的博学绝非当今那些所谓国学大师们所能望其项背。 其次,胡惠溥身处困境,朝不保夕,而其志仍在云霄间,当神州万马齐喑之时,他居然在桥洞黯淡的油灯下挥笔著文,“不自量力”地与炙手可热的“文化旗手”郭沫若做学术商榷,而商榷的内容又是被奉为经典的《甲申三百年祭》。姑不论其文章的价值如何,仅就其襟怀与胆识而言,已足以令当时那些天天高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文人学者们羞愧汗颜!他所折射的,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崇尚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
你,和少年的你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于是 大街小巷的书报亭里都能买到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虽然中国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公路小说,但多少那里有一辆车、一个妓女和一个想和世界谈谈的大男生,而且他们确实在国道上移动。这个故事似乎很能引起共鸣,尤其是回忆童年的部分。我们的童年记忆,大都还是王朔那根线索延续下来的,再加点赛林格。总之,如今大部分人的少年形象不是惨绿的维特。 这让我想起另一本写青春回忆的小说,出自上海小说家路内之手。负责任地说,路内的文字工夫远在韩寒之上,哪怕名声和销量和他没法比。想看好小说的同学,千万不要相信销量排行榜。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写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主人公路小路是个地道的愣头青,在一家化工厂上班,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老牛皮”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机修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就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还喜欢打游戏、翻工厂的院墙、打架。当然还追女人,他与一个叫白蓝的厂医产生了爱情,最终因为白蓝考上了研究生而离开了他。后来,30岁的路小路坐在马路牙子上对着他的情人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故事。 《少年巴比伦》充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只有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小镇少年才能懂得的忧愤。 在公路上、或马路牙子上回忆少年的人肯定是有的,在蜗居中想造反的人也肯定不少。浪迹天涯永远是浪漫的梦,但更多人囚于城市一隅,心甘情愿当宅人。 宅人也是可以有造反心的。最早期的电玩动漫宅人大概算是本格派,但随着时代发展,各式各样的衍生宅系都出现了。现在最流行的,恐怕不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宅男,而是有奇思怪想、妙语连珠的新款宅男一一他们的运动神经很弱,开车肯定不如韩寒,顶多擅长脚踏车;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弱,调侃的水平不亚于周立波,因为周立波的源泉也来自互联网。 这群宅人,有书为证,作者大名:森见登美彦。 “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大半是凭借着我们那丰富却又严苛的妄想而成立的。”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无聊的自白书,管他是京都大学的高材生还是泛滥网络的日本宅男呢。然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好像突然被掐中了穴位。想到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宅着的人,比如自己,事情就很明显了:这个把大学拖延到第五年还不毕业的宅男,在寿司店打工,晚睡晚起,因而早已忘记“丑时三刻”的恐怖;有过一个不甩他的前女友,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宅男益友;玩手办,看动漫,吟古词,以宅人特有的独白腔掉书袋。他们和我是同道中人。 “如果半吊子地去和外界接触,肯定会被孤独感所困扰。”森见登美彦说得很对,宅男宅女并不缺乏应对社会的能力,只是骨子里、血液里、头脑里与之抵触,排斥并被社会完全吞没。这巨大的吞没,就像鲨鱼的肚子,泥沙俱下,苦乐齐全,包括情爱这等美妙的事也会因为你的抵触而变味。朋友,你只交往那些深居简出的孤僻人。不管是借着咖喱饭大赛蹭饭吃的胖子,还是留着寒酸的胡子的独立电影人,你能透过外貌(甚至误会)看到他们心底的天真无邪。如他所言,很多宅人都“贝类般无害”的。 但你抵触的消费社会、你所在的人类身躯,都会叛离你单纯的初衷。大学校园里青春活泼的女生让你感到自虐般的快感,浪漫的情侣们让你备感压迫。正常的同龄人们乐衷于社团活动、甚至过时的“男性美学的断简残篇”,女生们也有犀利的“邪眼”能刺中你的心虚、胆怯和谎言。就连身体也有自己的主张。虽然宅人大都过着禁欲的生活,但在这“以下克上”的年纪,不和欲望妥协也没有出路。所以也要感谢情欲镜头肆虐、消费方便的硬碟店(或网络),让那些看似挑逗的东西成为身体的避雷针。就这样,真的,像贝类一样无害地生存着,却时时刻刻被挑战着宅人的极限。如果可以,真的恨不得像蜗牛那样背着家到处走啊!为了一个人泡咖啡、抱布偶、躺着抽烟、随意看书,不爽的时候就闭门。但你还要文凭、工资、甚至女友。 一帮没有女友的宅男会在准备火锅时各怀心事,用下流话骂白菜,想着色情镜头切鸡胸肉。 因为“圣诞节和恋爱礼赞主义产生信念上的恶质融合”,连手机之类“区区一个电器用品”都能光明正大而且自动化地反叛宅男宅女寂寞的骄傲。歌咏幸福,是多么暴力的事!所以要阻止!于是,宅男们莫名其妙地决定在圣诞夜发动一次“不好吗甲”运动(典故详解参见该书117页)。 这件事,其实和宅不宅的没关系。重点在于:拒绝无聊的典型的幸福。这群苦闷的大学生,想把失恋、受伤、贫穷、孤独这些精神的势能转换成动能,哪怕主流社会会谆谆诱导说那都是负面的东西。可究竟谁有终极的判定力,判定何为积极、何为消极?每一代人都有过类似的主张、动作,甚至搞大一点就像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运动。 剩女和宅男们都有交友困症。但其实,他们,我们,并不觉得这是某种缺憾。书中坦言: “人们总是欢天喜地投身那疯狂的深渊,在众目睽睽之下沉溺于其中。而那些还没有投身深渊的人,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尽早投入。他们认为没有跳下去就是不幸福,甚至是一种羞耻。”因而,作为在另一个城市的同质化宅人,我无比赞同他的结论, “恋爱这种东西,说到底,是一种悖德的喜悦。” 盲从主流幸福观的人一茬一茬走过青春期迈人中年再是老年。闭门的异类忍受着全社会给予的蔑视和忽视,也一样可以走过青春期迈人中年再是老年。谁都可能怀疑或羡慕别人的幸福,可见“幸福”天生就有传说的特性。是传说,而不是主流的指标。所以,就跟斑马对狮子说“吃青菜吧”差不多,敬请世人善待贝类宅人,别老是居高一等地礼赞恋爱。 恋爱啦、圣诞节什么的,真有可能只是为了促进消费。在这个时代。真正听从青春期荷尔蒙去痴恋的人,大抵是很少了吧。 或许,这就是法式爱情故事经典不衰的原因。人们总还相信,浪漫本身是存在的,哪怕有时会有点乱,或有点傻。 乱,说的是多角混战。但法国浪漫能做到即便是混战也要保持腔调。201 0年,有两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再版了一本法国经典青春爱情小说,一个译作《祖与占》,一个译作《儒尔和吉姆》。同学们请注意,这完全是同一本书。 这本书说的是:法国小伙吉姆与德国青年儒尔在巴黎相遇,性情相投,趣味相近,很快结成莫逆之交。他们在咖啡馆谈诗论道,结交女孩,无拘无束,青春放荡。儒尔带吉姆回家乡看望旧日女友。吉姆和儒尔的求婚对象露西互萌情愫。回到巴黎,他们的生活中又出现了德国美人卡特,她古希腊雕像一般的神秘笑容令人倾倒。后来卡特与儒尔结合,一起回了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两人送上了各自国家的前线。战争结束后,吉姆去德国看望儒尔一家,发现任性的卡特婚外情不断。在儒尔的期许下,吉姆与卡特相恋并同居,以这种三人游的方式为儒尔留住了卡特。卡特与吉姆虽然深深相爱,但却彼此不断伤害。疲惫的吉姆终于决定另娶。疯狂的卡特带着吉姆驾车坠河,留下失去挚友、至爱的儒尔独自面对余生。 在这个故事里,男人之间的默契既表现为对同一类美女的欣赏,也落实在不同程度的对女人的厌烦。他们是彼此的救星,也是背叛对方的最佳人选。 傻也可以很美。比如再版的《岁月的泡沫》,法国小说中最奇异的个案之一。情节简单却诱人:富家公子获得爱情,却终于人财两空;为了治好爱人的病,痴情男人不惜倾家荡产。然而,写法却不是庸俗的煽情,幻想、错位、奇幻般的布景……最大程度发挥语言的魔力,让阅读也成为一次绝妙的想象。玫瑰色的云团会裹着恋人散步,小灰鼠会追逐着阳光碎末嬉戏,钢琴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调制出不同的鸡尾酒,而爱人的胸口却会长出一朵不能根除的睡莲。在维昂的笔下,万物皆有灵,而各种爱情都不完美,各种爱情甚至都很危险。为了存活,她只能用鲜花的味道抵御疼痛。这空灵的假想曾感动了几代法国青年,被誉为“最纯粹至极的爱情”。 写出奇书的作者维昂也是法国特产的浪漫才子。 他是鬼才小说家、诗人、爵士乐评论家、剧作家。他也是机械工程师、画家、数学爱好者、酒疯子、演员、作曲家、爵士乐小号手、老婆被好友萨特拐走的失爱者、个性杂志创办者、与超现实主义流派交往密切却总被人归入存在主义者。他是裹挟在法国左岸超现实主义文艺气息最浓处的鬼才,就连死亡也离奇:1959年6月23日心脏病突发死于电影院时,屏幕上正在放映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读这本书,你需要尽可能跟上文字的幻想,其中有妙不可言的乐感和惆怅。如果说《岁月的泡沫》是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或许,在那童话般的淘气语调中,我们也能读出,作者对现实本身的不信任,乃至嘲讽。 青
刘王立明:中国妇女及人权事业的先驱
作者: 暂无 来源: 志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她曾任世界妇女节制会副主席、中华妇女节制会会长,是全国妇女联谊会的发起人;她曾在白色恐怖弥漫中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与陶行知一起倡议成立了中国人权保障委员会并在后来独立主持会务:她曾在有中共代表参加的参政会议上深入揭露国民党祸国殃民之罪行、痛陈贫民百姓之疾苦而被中外记者称为“敢于向当局挑战的女参政员”;她曾在有72国代表参加的布莱梅国际会议上义正词严,让蓄意诽谤中国的印度代表哑口无声;她积极争取民主,坚决反对独裁,主张积极抗日:她努力著书立说,宣传妇女解放,争取国家富强;在三年困难时期,面对彭真“来去自愿,提供方便”的劝告,她毫不犹豫地回答:“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我哪里也不去”:她在“文革”期间“不跪任何人,只跪真理”的话语至今还让人荡气回肠,震耳发馈;她是民盟中央委员、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务委员,曾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两届全国政协常委。 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权事业的先驱,现代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杰出代表——刘王立明。 刘王立明,1896年生,原名王立明,字梦梅,小名杨顺,曾用名扩志洁,安徽省太湖县人。晚年定居北京,1970年含冤逝世。 名字由来:秉承报国志更各忆先夫 刘王立明为何复姓刘王.得从她的丈夫、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刘湛恩说起。刘湛恩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湖北汉阳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23年,刘王立明与刘湛恩结为夫妇。他们一起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坚决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在各种场合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遭到日伪的仇视,终招来杀身之祸。1938年4月7日清晨,时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和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主席的刘湛恩在静安寺大华路汽车站候车,突然遭到日本特务的袭击,子弹穿胸而过,一代名儒倒在血泊中,终年42岁。1985年4月,民政部正式追认刘湛恩为革命烈士。 面对突变,刘王立明擦干眼泪,镇定思痛,决心秉承丈夫遗志,踏着夫君血迹坚持反蒋抗日。她用中英文挥泪写就了《先夫刘湛恩先生之死》,并决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冠以“刘”字,改名为“刘王立明”,以示对丈夫永久的缅怀与纪念。 求学之路:保送人儒励读硕远赴美 刘王立明的家乡太湖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美誉。刘王立明出生在该县花园乡杨铭组,自幼聪慧过人,在学习上展示出了非凡的天赋。她7岁时,父亲就抱着她以《本草》、《汤头歌诀》等医书教她认字。9岁时,一场疾病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尔后靠母亲出卖女红、典当家物为生,过着贫苦的童年生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她进入在太湖县城开办的一所免收学费的福音小学,恰年10岁。12岁那年,她不顾母亲的严厉责打和邻里世俗的眼光,一举扯掉了强给她裹上的裹脚布,一时震惊太湖县城,成为全县头一个放脚的姑娘。这也初显了她反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小学毕业时,由于品学兼优,她被学校破例保送到江西九江儒励书院读书深造。 九江儒励书院是其时方圆千里之内独一无二的女子中学,也是刘王立明演绎传奇人生的起点。她踏进儒励书院后,犹如插上了翅膀,眼界豁然开朗。经过日夜苦读,四年寒窗后,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被校方留下当教员。1915年,当世界妇女节制会在学校发展会员时,她带头报名参加,不久又在中华分会任职,这是她从事参加妇女运动的开端。1916年,她又考取留美奖学金,到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生物系4年,立志科学救国,并获硕士学位。 妇女事业:施杰出才华展伟大抱负 刘王立明的一生,与中华妇女节制会有着不解之缘。她是中华妇女节制会的创立者和领导人,中华妇女节制会是她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人生舞台。 1920年,刘王立明毕业回国后,却改变了“科学救国”的初衷,没有从事生物科学的研究,而是献身于妇女解放运动的事业,并很快成为活跃的妇女社会活动家之一。留美期间,她曾被世界妇女节制会聘为该会的远东区干事,曾代表该会巡视过中国、日本、菲律宾、朝鲜及澳洲等地的分会工作。所到之处让刘王立明眼界大开,深深感到推进中国妇女运动、解救中国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她回国后,即担任中华妇女节制会的总干事,不辞劳苦,南北奔走,在短期内跑遍了国内的15个省、市,帮助建立节制分会,使会员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并被选为会长。她在参与、领导民国时期中国妇女节制运动的过程中,注重保障女性的基本生活,培养其生存能力,促进女性群体的成长。她对妇女节制会进行过这样的定位:家庭为国家的基础,故是以“促进家庭幸福”为宗旨,“拒绝烟酒赌邪,提倡慈孝贞俭”为方法,“家齐国治而后天下平”为口号。 她所领导的中华妇女节制会.是中国最早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娼妓制度等,最先倡导节制生育、妇婴卫生和第一个提出妇女禁烟、禁酒的社会团体。同时,在开展妇女职业教育和举办妇女福利事业方面,她也是披荆斩棘的开拓者。她先后在上海、香港、重庆等地,创办了妇女职业学校、妇女文化补习学校、妇女工艺生产社等。1924年,她与向警予、杨之华、刘清扬等全国妇女界领袖人物,成立了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刘王立明主持了促成会的成立大会,提出了“争回女权,同参国政”的要求,对当时全国妇女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宣传妇女解放运动,刘王立明创办了《节制》妇女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富强,倡导妇女解放,抨击封建制度和专制势力。先后出版了《快乐家庭》、《自强之路》、《中国妇女运动》、《生命的波涛》、《婚约》、《珍堡梦》、《小珍寻母》等书,其中,《生命的波涛》荣获国家一等奖。 爱国情怀:生当护国誉死为中国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王立明不仅支持丈夫挑起领导上海各界人士发动抗日后援工作的重担,自己也日夜奔走呼号,发动社会妇女支援前方,抢救伤病员和救济难民及平津流亡学生。1938年初,日伪威逼利诱,妄图迫使刘湛恩叛离救亡事业,去充当“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伪教育部长,遭到他们坚决拒绝,从此,刘宅便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有时突然会从墙外扔进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在天井里炸开来:有时收到内藏子弹的恐吓信:有时会接到来历不明的人打来的威胁电话。有一次,刘家收到由旅馆侍者送来的一篮水果,内附一封英文信,日:“你爱国抗日工作,使我极为钦佩。兹为表示我的敬意,特赠水果一篮。”家人将水果送交警方化验,发现水果内含剧毒。在这关键而危急的时刻,刘王立明坚定不移地支持丈夫坚持民族气节,巍然不动,任凭敌人用任何恐怖的手段进行威胁,不惜用生命捍卫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 1956年,受中共委托,刘王立明率中国代表团赴西德不来梅参加世界妇女节制会。这次代表大会有72国代表参加。印度代表在大会上宣称,中国种植和出口鸦片,刘王立明立即请印度代表说明这些鸦片从什么地点出口,数量多少以及卖给了谁?对方无言以对。紧接着她向大会郑重声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明令禁止种植、运输、买卖和吸食鸦片,鸦片在新中国已经彻底禁绝。她正义凛然地驳斥了印度代表的诽谤,维护了中国的声誉,还促使大会取消了国民党代表参加会议的资格。她在会上全面介绍了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幼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就在这次会议上,她当选为世界妇女节制会副主席。回国后,周恩来总理专门接见她,并对她的爱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7年,刘王立明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三年困难时期,彭真对她说:“基于来去自愿的原则,你如果想出国,可以提供方便。”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我哪里也不去。”即便在那样的岁月里,刘王立明仍然相信党,坚持自己的信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革命历程:痴心酬壮志巾帼胜须眉 抗日战争之初,刘王立明在上海发动妇女募集寒衣,支援前线,抢救伤病员,还负责主持梅园难民救济所工作。在刘湛恩汽车站遇刺惨案发生后,她强忍失夫之痛,赴武汉、重庆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并在四川叙府创办难童教养院,抚养来自沦陷区的数百名难童。 1938年7月6日,她以国民议会参政员身份出席有中共代表参加的参政会议,在会上,一再揭露国民党祸国殃民的罪行,痛陈贫民百姓的苦难生活。当时参加参政会议的中外记者,称她是“敢于向当局挑战的女参政员”。(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政府主持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与组成的一个咨询性质的准民意机关.国民参政会不仅是参政员发表政见的舞台,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一个战时经济机构.在这一经济机构下,参政员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抗战的经济议案,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1943年9月,时值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在陪都重庆大
谭景伟 “伟 不愧天,俯不愧地”的保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布衣之子,大公为勉。刚毅中正,贫而无谄。幼好文史,勤学不倦。卅载苦困,命运多舛。身无长技,囊中少钱。半生碌碌,屡败屡战。立志兴儒,臭名远传。钢筋铁骨,斯志永坚!” 这是谭景伟为自己的新书《资治通鉴书系之一:周秦纪》序言中的一段话,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自我说明。眼下,他正在为自己的这本书联系出版社,希望这本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还会接着再解读《资治通鉴》,还会继续推出解读《资治通鉴》的书系 这是他为自己35岁以后的人生确定的目标,他会陆续地写下去,他说他要写30年,写几十本。他会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 现在,很少有人笑他癫狂。以前的以前,他总是被人笑话自不量力。直到三年前,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一一他耗时数年之久的,20余万字的《论语布衣解》于2007年8月出版,在书出版之前,他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媒体热潮,因为,那一年的五月,他登上了北大讲坛,解读论语。听者甚众,围观者云集,各路媒体蜂拥,他甚至被《新世纪周刊》杂志评选为“2007年100位年度影响力人物之一”。 受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一他是一名保安。而并非他讲解的内容。 从某保安分公司走向北大讲坛,物理距离不超过一英里,空间却横跨无数看似无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高考失利的少年,一个四处流浪打工的农民工,一个做扛包工作的临时工,一个沿街摆摊的小贩,一个吃了一个月方便面的穷小子,一个差点忍受不住生活磨难想要跳楼自杀的失意者,一步步就这样捱过来,生活的境遇开始好转一一从他开始找到一份安稳的保安工作开始。那是1997年。 保安工作是一个人人生美好的开始,这是谭景伟的人生底牌。从1997年开始结束漂泊,有了一隅安定工作是从做保安始;到2007年登上北大讲坛,他还是保安,2010年,他开始筹划下一部书的出版,他还是保安。 谭景伟,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保安,在争取个人向上,获取知识的崎岖道路上攀爬,收获了并继续收获着属于他的个人尊严。 保安登上北大讲坛 “社会底层的劳动人员有什么尊严可谈呢?”谭景伟有一瞬低沉,“不过,尊严是自己争取的,如果内心不把自己看低,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尊严?”谭景伟说。 现在的他,在北京保安总公司上班,不过,早已经脱离了日夜轮岗的体力活,更多地,是做一些和文化相关的工作,比如,做保安工作的培训,讲课等等。工作中,大家习惯称他为“谭老师”,那份尊重不是由于他曾经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一 事实上,他三年前引无数媒体曝光的事情现在公司的同事大都不知道,在同事的眼中,谭景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喜欢读书,有文化,爱思考的人,他们愿意尊重有文化的谭老师。 他本人,亦不愿意对三年前的事情再过多提及。现在回头看,他总是在为三年前的演讲挑毛病,“那时,不大懂得与观众互动。我的主要目的是兴儒,即振兴儒学。而并不是单单讲述我的奋斗史。那本书现在看来,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不过,也并不忌讳那次演讲给他带来了一些自信和名气。 时光闪回至2007年5月7日,北京大学的一个课堂内,一个大大的条幅挂在上面“保安北大讲《论语》”,谭景伟略显紧张地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乌压压的听众。他站在台上,一板一眼地照着演讲稿念,头不敢抬。很长时间以后,他开始试着抬头,与观众有眼神的交流。长达20多页的讲稿演讲了近半个小时,中途有人因为觉得无聊,开始看自己的书,有人退场,不过,他坚持讲完,之后,有40分钟左右的辩论。一个多小时的北大演讲结束。那晚,他睡得很平静。 走向北大讲坛的契机,是自己争取来的。2002年,他开始读《论语》,苦读五年,他希望表达自己对《论语》的看法。2007年初,他通过一个媒体记者,联系到了北大学生会的干部,向这位学生会干部表达了自己想要登上北大课堂演讲的心愿,那位学生干部看他态度诚挚,心中有料,于是帮他联系教室,于是,写演讲稿,贴海报,谭景伟一点一点地做,拉横幅,贴广告,他全部自己干。在演讲之前,他特地征询那位媒体朋友,听众喜欢听什么?朋友建议他多讲讲自己的故事,一个保安如何能走向北大课堂演讲这类励志故事应该是年轻人喜欢的。谭景伟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他站在“兴儒”的高度讲述儒学的复兴对国家振兴的必要。他认为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却被一些听众认为“假大空”。有媒体事后评论,说演讲不算成功,但谭景伟引发的热潮却开始蔓延,他开始成为诸多媒体的座上宾。 很多人将这一段视为谭景伟人生中的一页辉煌。可是谭景伟去口不。他觉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保安登上北大高等学府的讲堂,很多人将其视为人生尊严的集中体现,谭景伟依旧有自己的见解:尊严是面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以及所持有的行动力,而并非一时的镁光灯闪耀。 从做保安开始,谭景伟就知道,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保安工作,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值得尊重,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客户的无理取闹和谩骂,但是作为保安,我们只能忍着,工作职责要求我们不能有过激的行为和反驳。”谭景伟说的现实与我们大家熟知的一样一站在烈日下暴晒,有人出入随时过去开门,关门,遇到有无理取闹的还要耐心解释,实在过分的人还会送上一句“臭保安,看门狗”等等之类的谩骂。 这是保安的工作特性。谭景伟知道,只是,内心骄傲的他有时也按捺不住火气、当保安第一年,他也会对同事、客户发火、吵架。后来,慢慢地,他开始体悟:保安是他的社会角色,人们对保安的偏见他无法改变,工作需要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但是内心只要自己看重自己,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一样可以有尊严地生活。 他喜欢看书,工作闲暇之余,都用来看书。时间久了,同事们喜欢称他为“谭老师”,虽然他和他们一样,但是喜欢看书,喜欢思考的谭景伟在他们眼中就是不一样。 13年前的冬天,他在一个在建单位做一线保安。单位领导视察工作,透过窗上一层厚厚的霜冻,发现一个保安正在透风通亮的简易宿舍里看《资治通鉴》,立即对工地的保安们刮目相看,并买来礼物和保安们一起过元旦。这个看书的保安正是谭景伟。 13年的保安生涯,对谭景伟来说是一次成功的炼狱。 做保安第一年,他与队长吵架,与同事打架,心中总有愤怒的火苗在跳动,他觉得老天对他不公,为什么学习成绩好,却因为一场病而考不上大学?为什么自己喜欢学习,却没有学习的环境,为什么自己内心骄傲,却要做一个低三下四的保安工作? 内心的愤懑,怨艾如同四处乱荡的洪流,在2002年,他去了一趟五台山之后,开始收归平静。2002年3月5日,谭景伟为了散心来到五台山,因缘之间在显通寺见到了妙悟和尚。妙悟鼓励他要乐观正面看待人生并有所作为。 这一年对谭景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决心平心静气,潜心学习,不再怨天尤人。他要活得精彩,让人尊敬。 保安也可以有自己的尊严生活,保安也可以有获取知识,获取尊重的权利。谭景伟开始在读经学史的路上艰难攀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历经五年,他将<论语》心得在北大演讲,同年,《布衣解论语》出版。(后经出版社要求,这本书改名为《一个保安的论语心得》) 成名喧嚣之后的沉静 有些人说谭景伟用保安的身份在北大讲课是炒作,他在借机完成一次个人秀。谭景伟至今不愿再提北大演讲的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顾虑于此,他深受儒学影响,谦虚内敛是骨子里改变不了的。媒体的渲染又将他置身于风口浪尖。北大演讲结束四天后,他从原来的单位辞职,完成了个人第一本书的出版后,便消失于公众面前。 媒体说谭景伟不再做保安工作,他期待做一个自由作家。“是这样吗?”“不是的。”谭景伟现在依旧在做保安。“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责任心。”谭景伟说,“即便是做写手,也要对得起自己手底下的笔,不能为了钱,就不负责任地写东西。”他是有机会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或者写手的,凭借他深厚的文史功底与“北大讲坛”聚集的社会关注度,寻找一个做文字工作的岗位不是问题,只是,他对自己的文字抱着强烈的洁癖,每一个字都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 他选择了继续做保安,继续安心读书的生活。如许的沉静,如许的寂寞,三年之后,他才能够再次捧出一本几十万字的书。 “从读经到读史,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谭景伟这样评价自己。“我太爱历史了。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时,酷爱历
< 1 2 3 ... 229 230 231 2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