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唐代僧人的儒家伦理化特点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僧人   唐代佛教   本土化  
描述: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转折期,儒佛由对立到合一的过程主要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通过梳理唐代僧传及墓志铭等历史文献,对唐代僧人的儒家伦理化特点进行了研究与总结,探讨在僧人身上呈现出儒佛合一的宏观趋势,以及儒佛在融合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张力。
新加坡:把学儒进行到底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教育(德育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教育   内圣外王   胡佛研究所   儒家思想   伦理道德教育   国家文化   儒家伦理   精神文明建设   东方特色   儒家文化  
描述: 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50多年来,新加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立足华人占全国人口多数的现实,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儒家文化)”的策略,高度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新加坡是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成教材在学校开设课程的国家,在国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国家文化因而拥有了独特魅力,对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编写教材,开设
探析《论语》“直躬”故事所体现的东亚正义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为父隐   爱人如己   吾党   刘宗周   直在其中矣   儒家伦理   父为子隐   叶公   攘羊   正义观念  
描述: 在儒学中,凡是有志于圣学的君子都把“义”看做重中之重,强调必须懂得什么是“义”,并教诲我们若在“生”与“义”中选其一,必须舍生取义。《论语》所记录的孔子直接谈及“义”的内容充分展示了东亚正义的特征。~①其中叶公和孔子共同探讨的“直躬故事”展现了儒学中规定的正义为何具有那样的特征。叶公举了儿子告发偷羊的父亲的事例道破了正直的概念。(《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他认为因为亲情而为违法的父亲隐瞒是助长违法的行为。
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克立   文化比较   现代新儒家   命悬一线   学术研究   儒学研究   儒学思想   儒家伦理   儒家学者   中国儒学  
描述: 主持人语:自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讨论中方克立先生呼吁“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以来,儒学这种在20世纪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打击而命悬一线几成绝学的传统,又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显学”,不仅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而且在儒学研究过程中,除了意识形态之争从未间断之外,“儒教问题”争论、“儒家伦理”争鸣等学术讨论此起彼伏。中国大陆欲“复兴儒学”者从只能在海外悄然发表宣言,到各地“民间儒学逐渐从自发转向自觉”以及许多儒学研究者及其成果被明确定位为“儒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