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清代扬州务本堂看徽州盐商商儒价值观的内涵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务本堂   内涵   价值观  
描述: 对清代扬州两淮盐务组织务本堂的商业文化背景、乡土文化背景及其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探考,发现务本堂的设立不仅是徽州盐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也标志着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徽州盐商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突破,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农商观的思辨,"利"、"义"契合的经营价值观的确立和业儒弘儒的人文精神的践行。
言子的礼学造诣及其对吴地文化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仲雍   造诣   子游   文化   礼学   孔子   子曰   勇于创新   曾子   礼乐教化  
描述: 言子,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生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殁于贞定王二十六年(前443年),出生于吴地常熟境内以先贤仲雍命名的虞山东麓。曾到鲁国就学于孔子,少孔子45岁,为孔子晚年学生,也是孔门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被誉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吴地人士常将言子与泰伯、仲雍相提并论,并自唐宋以来,奉言子为文学礼仪之先贤,称言子为“亲受业于孔子,传圣学以淑诸乡人,一洗其陋而归于儒,其功不在泰伯下”。
唐前期的文儒与吏能之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文化精神   前期   儒学  
描述: 文儒一词自孔门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推演而来,为能读诗、言礼、出使专对之理想儒者形象,惟孔子述而不作,文儒之文意指典章之学。东汉王充首以文儒连用,一改孔门述而不作之训,反对世儒步武圣贤之说、多无新作而又轻鄙著述的保守心态,强调儒者当文
家族崛起与地域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以明代永乐、宣德之际江西泰和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地域   再分配   社会资源  
描述: 明代江西泰和因具有故家多、人文昌、文献丰等特征而富有典型性。通过对永乐、宣德之际崛起于该县的35个代表性家族的分析,可以发现:儒、富、贵几种社会资源不仅是家族崛起的重要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又是崛起家族将既有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而实现再生增殖的根本机制。在家族崛起的过程中,其拓展社会资源的方式基本不受制度约束,这最终致使泰和地域社会资源分配格局呈现由分散到集中,乃至垄断的样态。那些在新王朝中较早崛起的家族往往占据了资源分配格局的中心位置。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同源   三教互释   三教一理    
描述: 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在此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三教同源”说 ,认为儒佛道同源于一心 ,故“三教本来一理”、“三圣本来一体” ,三圣三教之间“所同者心 ,所异者迹” ,从根本上说 ,“孔老即佛之化身” ,万流朝宗 ,百川一味。
太平天国时期的李鸿章家族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鸿章家族   文化冲突   李鸿章   太平天国  
描述: 太平天国崇敬上帝,反对儒学,兼及道、佛,形成了中西文化的激烈对抗。崇尚儒、释、道的李鸿章家族起而抵抗太平天国,父死子继,直至太平天国失败。有大量此类家族与太平天国对抗,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当然是一次阶级斗争,也明显地具有文化冲突的色彩。
徽商衰亡主因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亡   徽商   主因  
描述: 徽商的衰亡固然与商帮生存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等因素相关,但外部因素并不足以完全摧垮一个盛极一时的商帮集团。本文认为,徽商衰亡的主因,一在于商帮的核心价值观是取儒而非取贾,二在于徽州文化与徽州社会由初期的开放走向封闭,三在于商帮集团的封建性质,三者共同构成了徽商集团走向衰落的内因。
东汉伦理政治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朝   党锢之祸   伦理制衡   东汉   伦理冲突  
描述: 伦理政治的迷失是新朝政权倏忽兴亡的重要原因。刘秀复汉的成功,与对儒家思想的借重是分不开的。儒家政治伦理作为东汉极力表彰的意识形态,享有崇高地位,并与政治实践密切结合。伦理制衡既体现为东汉前期皇帝对治道和施政政策的主动调整,也体现在儒臣对朝廷决策和施政的约束和引导,从而发挥了一定的政治调节作用。东汉素来以朝廷表彰名节、士风高亢而彪炳中古史册,这构成该时期伦理控制的鲜明特征。东汉社会的伦理冲突,集中表现为清流士大夫捍卫德治传统、与黑暗势力的殊死斗争。
惠栋荀学思想刍议——以《荀子微言》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学复兴   惠栋   荀子微言  
描述: 惠栋是乾嘉汉学吴派宗主,经学熟洽,著述等身。《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惠栋节选《荀子》篇章,作案语阐述微言。他以《易》理解《荀》义,以“绘事后素”释“礼后”,由“尊儒”论重“师法”,由辨“危、微、精、一”以驳程朱,均透露出松崖的学术旨趣,体现了《荀子微言》真正“微言”之所在。在《松崖笔记》、《九目翟斋笔记》、《易微言》、《九经古义》等著作中,惠栋多处论及《荀子》,反映其“尊荀”思想。在清代中叶的荀学复兴运动中,惠栋占有重要一席。
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源王氏宗族   婚姻圈   徽州   歙县  
描述: 明清徽州宗族婚姻圈有以下特征 :第一 ,婚姻缔结以县境地域范围内特别是周边邻近宗族为主要对象 ;第二 ,徽州境外的婚姻缔结与徽商的迁徙和经营地域圈的扩大有关 ,长期经商外地甚或侨寓外地的徽州商人在商业经营或土著化进程中与当地人士结成婚姻 ;第三 ,徽州宗族的婚姻缔结以几个大的宗族为主要对象 ,相互之间结成世婚之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婚制在徽州的盛行 ;第四 ,较多以业儒仕宦为背景的宗族相互结成婚姻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婚姻背后文化上门当户对的特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