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贾而好儒:从教育和文化活动两方面探析18世纪扬州盐商“从儒”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而好儒   盐商   商品经济  
描述: 18世纪以"盐商"为主体的新兴商人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对18世纪的中国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盐商的"从儒"现象客观上促进了18世纪中国社会"官、商、儒"的联系、拉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距离,导致社会"贾而好儒、儒而尚贾"风气的繁荣。本文将从"贾而好儒"的角度为切入点,从教育和文化活动两方面剖析18世纪扬州盐商的"从儒"现象。
明清散文中徽州人形象略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徽州   商品经济  
描述: 明清两朝众人文集中均有徽州人的传记,笔者查阅诸多文集察觉传记中的徽州人形象均为"好儒"、"知礼",本文通过对徽州籍官员、商贾及文士三类人形象的初探,挖掘地域文化对居民的深厚影响,进而窥探明清时期市民生活之原貌。
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官商关系——以明清为透视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传统文化   官商合流   政府干预   商品经济   明清时期  
描述: 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明清作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分析政府官员与商人的广泛交往、国家政权与商业经济相互依赖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可以探讨儒家传统文化在政府干预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位置。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命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题   自给自足   经济发展史   古代   小农经济   中国   商品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  
描述: 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小农经济和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压迫下商品经济还是顽强地产生、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从“商人”到晋商、徽商;从城市到“草市”;从经济领域
明清商人与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评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商人   社会风尚   政治经济   教育价值观念   社会地位   商品经济   弃儒从商   中国古代社会   商人阶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描述: 自明中叶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人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给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已为广大的研究者所认同。然而,关于明清商人的崛起对教育所产生的诸多
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   传统文化精神   政治运动   文化底蕴   当代文学   商品经济   当代作家  
描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由儒、道、佛三家汇合而成。虽然经历过无数的战乱和政治运动的风吹雨打。现在又在经历着商品经济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延续到了今天。从许多当代作家都从
顾炎武经济思想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经世致用   土地私有制   商品货币经济   综核名实   统治地位   日知录   清代学者   商品经济   社会经济  
描述: 明末清初的硕儒、爱国志士顾炎武(1613~1682年)是近数百年来卓越的进步思想家之一。在宋明理学占居统治地位,人们思想空虚、僵化,知识沉沦的时代里,他“拨乱涤污”,“综核名实”,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为学宗旨,开一代新风,在学术思想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为人所崇敬。炎武之学“体大物博”,论著繁富。清代学者每多发出“书之精微弗能尽也”(《日知录刊误
论儒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营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犹太商人   思想影响   商品经济   儒商精神   中国商人   现代儒商   企业家  
描述: 近些年来,“儒商”一词频频出现于报刊电视等传媒中,人们常常把那些既有经商之才,又有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不少企业家或商人也以儒商自励,立志做现代儒商。可以说,“儒商”已成为当代中国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现实呼唤着理论的解答,什么是儒商?儒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儒
《周易》对经营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营与管理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易   易传   八卦   卦辞   象形文字   生长点   孔子   商品经济   系辞   春秋战国  
描述: 《周易》——这本古老的经书,被国内外一些专家称为中国古文化的总根,是春秋战国以来诞生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各家的源头和生长点。《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是殷末周初的筮书,起源于象形文字的八卦,共有64挂284爻,包括卦形、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等。古人以《易经》为据用蓍草、龟甲来占卜人世的吉凶祸福,纯属迷信(其中有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如现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2位制算法和数理统计的概率有巧合之处,另当别论)。
包世臣的经济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包世臣   漕运   封建制度   盐法   商品经济   公元   江西   十三年   地主阶级改革派  
描述: 包世臣(公元1775-1855年),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中举,长期从事游幕生涯,他对当时的人口、农政、河工、漕运、盐法、水利、赋税、货币等问题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考察经济问题,“此皆吾儒分内之事”①。史称其“有经济大略”;“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盐诸钜政,无不屈节谘询,世臣亦慷慨言之。”②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曾经当过江西新喻(今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