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及其发展逻辑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江论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进逻辑   中华文明   西方文明   发展趋势  
描述: 中华文明既绵延不绝又不断发展,其历史演进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河洛文明阶段,儒、道、法三足鼎立阶段,佛、儒、道三足鼎立阶段及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对立阶段;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保持其内核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在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又保持其基本特征;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逻辑,可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呈现出严重西化的状态,但未来不会被西方文明取代,反而会在挑战下获得新生。此外,针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不应当接受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笔者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国家,但其本质属性是一种批判西方的社会制度、背叛西方文化传统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被西方排斥的、代表被压迫者的解放哲学。可以预言,马克思主义将会完全融入中华文明。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西方文明   文化误读   中华文化  
描述: 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因为历史、宗教、政治等种种因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基督教与儒释道,这些种种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对对方的文明都有所“误读”。这样的“误读”是不可避免,也是合理存在的。 文化误读会造成许多消极影响,同时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李之藻的学问思想和器文化探究
作者: 赵建海   来源: 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耶儒学术   西方文明   古代科学  
描述: 本文对李之藻的学问思想和器文化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李之藻的学问思想形成的中西两个方面,阐述了耶儒学术研究组合的两次过程。
儒学复兴的障碍是什么?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丛林   儒学复兴   西方文明   竞争精神   中国文明   君子  
描述: 此文旨在讨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中的竞争精神.中国文化缺乏竞争精神,更缺乏颠覆精神.中国文化从总体来说属于一种文明过度的文化,儒、道、释三教的总体特征是禁欲、无争与软弱.这种文明在遇到外部蛮力侵略时只能是一种失败文明.
中西方文明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谈
作者: 李玉琪   来源: 休闲读品(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山不狃   孔子思想   外界事物   思维对象   道德品质   西方文明   巴门尼德   所持   逻辑理性   曾子  
描述: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9年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1苏格拉底与孔子共同的特点是以人类理性作为思想的出发点,但他们所持有的理性类型却极不相同。人类的理性是观察自身和外界事物
在汉语语境中开展基督教与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文明   中国文化   基督教   西方文明   多元共存   汉语语境   儒家   对话  
描述: [芬兰]黄保罗撰文《汉语学术神学视野中的耶儒对话》指出,耶儒对话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相遇中必不可少的处理方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如何从这种多元共存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经验,向世界表明诸宗教文明可以从严肃的冲突变为相互对话而共成一家,不但有助于中国自身,也会是中国对世界和全人类的贡献。开展耶儒对话要注意“基督教”和“儒家”概念的多义性,从“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的视角来选择基督教和儒家的代表人物。
佛道之东学西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东方文化   东学西渐   西方文化   佛道   道教   基督教   西方文明   中国哲学   思维模式  
描述: 基督教文明觊觎东方,儒释道文明也在一路向西,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这两者并不总是同样显著罢了。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西方文明进入喘息或是施宾格勒所谓的「没落」,此前默默无闻的西传佛道开始渐渐闪耀光芒。
四川联合大学教授卿希泰讲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文化   研究中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川   中华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   文化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   联合大学   精神文明  
描述: 四川联合大学教授卿希泰讲话今天,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暨儒、释、道三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我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也很广泛。传统文化当中,儒、释、道是最核心的,内容很丰富,它们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断层”之我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断裂层   中国文化史   民族文化   西方文明   文化研究   文化断层   文化断裂  
描述: 在当前有关中国文化的讨论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我国文化史上所谓的“文化断层”或“文化断裂”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否存在“断裂”现象?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提法问题,而且涉及到有关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方面,故不揣浅陋,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 近年来人们提到的中国文化断裂层,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明朝末年的“反儒文化断层”,另一个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化上存在的“断裂层”。晚明时期,无疑是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极有色彩的时期。从明代中叶,王守仁高举“致良知”的旗号走上舞台,阐述“朱子晚年定论”,对传统的程朱之学提出不同的解释,到钱谦益低吟着“敢将零落怨天涯”,被清廷列入《贰臣传》,“姚江之学”风行天下。“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其间王艮、王畿,龙溪、近溪,讲学之风,遍及各地;李卓吾喜笑怒
明清之际三教交涉及其思想效应:以江南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效应   文艺复兴   江南地区   中国历史   参照体   宗教   西方文明   交涉   宋代时期   中晚明   13世纪   汉学家   中国社会史   明清之际   思想   中心   文化复兴  
描述: 儒、佛、道三教关系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重大课题,然而也是一项聚讼不已的课题。就目前的现状看,儒、佛、道三教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就文献、方法,还是就角度、深度等方面评估,都似乎有些老态龙钟、停滞不前。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在“三教”关系方面素有研究的年轻学者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使儒、佛、道三教关系的研究“柳暗花明又一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