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逃禅”研究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禅   研究综述   发展演变  
描述: "逃禅"一词最早出现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逃禅"主要盛行于明末清初时期,以明代中后期的禅风盛行为基础,并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儒佛的糅合为特征。"逃禅"是
儒念根深,释道并用——清初诗人宋琬思想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逃禅   宋琬  
描述: 明末清初之际,逃禅成为许多士子的选择,一方面是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也为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宋琬迫于生计参加了清代的科举,并且于仕途并不顺利,思想上出处的矛盾日益深重,在诗作中多有表现,后于康熙初年
论屈大均“逃禅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禅   明清   屈大均   民族意识  
描述: 屈大均生活于明末清初,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他“逃禅”又返儒,具有儒、僧、侠、官 多重身份。屈大均的“逃禅”拥有内在与外在等诸多因素,其中,时代、历史及修习等显居 主导地位。在清廷的高压政策下,屈大
方以智逃禅之实情及其心态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逃禅   方以智   遗民  
描述: ,此或为权宜之策。然以智不屈于清帅威逼利诱,清帅只得听任其为僧,至此最终皈依佛门。逃禅是其必然的选择,精神得以彻底解脱。虽然身在佛门,但他表现出内儒外释的思想和行为。其生平经历反映易代之际明遗民的民族气节、苦难历程和精神操守,颇具典型意义。
屈大均的逃禅与明遗民的思想困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之争   逃禅   明遗民   禅悦风气   屈大均  
描述: 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选择逃禅,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保全性命来保存汉族文化的种子,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沙门不礼王者”的意念。屈大均在易代之际的生死困境中选择逃禅的取向,在明遗民中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
论晚明士风的嬗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禅   纵欲享乐   晚明   士风   弃儒从商  
描述: 晚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士人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改变,出现了逃禅归隐、弃儒从商、纵欲享乐之风.这不仅表现了封建秩序已遭到严重冲击,也反映出士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
虽作头陀不解禅——清初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禅   清初明遗民   遗民僧   归庄   儒释融合  
描述: 明遗民逃禅是清初思想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这一独特文化景观的形成,以晚明以来禅宗的风靡、禅悦之风的兴盛为铺垫,以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变革为契机。在这批遗民僧中,归庄是一个典型,"亦僧亦儒"的生活对诗人
朱熹“逃禅归儒”的思想转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转变过程   佛学   逃禅   朱熹   儒家思想   绍兴   思想影响   九日山   禅僧   儒学  
描述: 朱熹"出入于释老者十余年",而后经过"考究",得出"毕竟佛学无是处"的结论.用清人王懋竑的话说,此乃"知释氏之非",借用清代思想家颜元的概括,这叫"逃禅归儒".朱熹这一思想转变有其内在根据和社会原因
朱熹青少年时代对佛教思想的继承与扬弃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禅   传承关系   朱熹   佛性   青少年   继承   归儒   正确认识   分殊   佛教思想  
描述: 朱熹青少年时期与佛教思想的传承关系怎样?为什么其后又“逃禅归儒”?在“逃禅归儒”中,扬弃了佛教的什么东西?这些问题的正本清源,对我们正确认识儒佛之间排斥与融合、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深入了解朱熹理学思想的实质,是十分有益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