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冲突   三教   融合  
描述: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两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以后,自然而然与我国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与道家碰出火花。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此阶段儒释道三家的在相互斗争中冲突与融合的分析来把握三家的关系。
魏晋时期儒学的生存及其在道德重构中的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学生存   魏晋时期   道德重构  
描述: 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体系,以儒家礼法名教为主要内容,以儒家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魏晋之际,天人感应神学思想崩溃,汉代以来的传统道德陷入危机之中,反道德现象弥漫风行,士人对反道德问题予以深刻的思考,为道德观念的恢复和道德规范的重构提出了新理论,如王弼、何晏的"道本儒末",向秀的"儒道为一",等等。这些新理论对儒家思想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在建构过程中有所吸收与发展。
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与魏晋儒学之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传承   玄学代表人物   儒家素养  
描述: 魏晋时期,玄学勃兴,但传统儒学之深厚根基并未真正动摇,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之底色,一直曲折地向前延续、发展。魏晋玄学家大都儒玄兼宗,深具儒家素养,并成为魏晋儒学传承之载体。儒学的功能作用实际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即政治领域和知识分子的士风学风领域。魏晋玄学兴盛背景下的儒学式微,实际只是儒学在后一个领域有嬗变和式微的趋势,而政治却正是魏晋儒学得以传承之重要途径。
魏晋时期儿童家庭教育论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魏晋时期   儿童  
描述: 魏晋是一个重视儿童教育的时代,尤其是儿童的家庭教育得到极大发展。魏晋时期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玄学为新兴内容。家庭教育方式注重言传身教,塑造人格。特点是玄儒兼涉,文化开放,重视家学传承,书训教学,培养出长于思考、雅善言谈、沉着冷毅的群体素质。魏晋时期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当时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研究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借鉴。
阮籍思想中的儒家底蕴析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玄学   阮籍   儒家底蕴  
描述: 魏晋时期,玄学渐盛,但儒学虽衰未绝。即便身为著名玄学家的阮籍,实际也是儒玄兼综。出身于儒学世家的阮籍不仅自身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底蕴和儒学素养,而且信奉礼法,并以此齐家保家。此外,通过对阮氏家族子侄们的发展轨迹和为官经历的考察,也可进一步证实阮籍家族之儒家家学、家风对其思想中儒家底蕴形成的直接影响。
谈魏晋时期的避讳、称呼和小字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中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小字   避讳   称谓  
描述: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民族大融合空前活跃,儒、道、释同时受到推崇。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给这一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在称谓、避讳、命名等方面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
委运任化看生死——从陶渊明诗文中看其生死观中体现的玄儒双修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死观   陶渊明   委运任化   玄儒双修  
描述: 魏晋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同样的社会动荡,政局混乱,民生艰难,思想解放,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动乱年代,思想得到较自由的发展,人的生命意识在生存的忧患时期迅速觉醒.在陶渊明身上,经历了各种生死观的冲突之后,对于生死的超脱最终实现了,他达到了自己"委运任化"的理想人格.这种"委运任化"的生死观有着浓浓的先秦儒家的生死观的印记,但同时也融合了魏晋时期玄学生死观,体现出玄儒双修的思想特点.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教育   世族地主   儒家伦理道德   返儒倾向   玄学  
描述: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玄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倾向,儒家文化传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延续传承,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逐渐趋于有序化、正常化,为以后儒学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教育   世族地主   儒家伦理道德   返儒倾向   玄学  
描述: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玄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倾向,儒家文化传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延续传承,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逐渐趋于有序化、正常化,为以后儒学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汉末魏晋六朝书法艺术嬗变的哲学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考察   内在精神   书法艺术   书法美学思想   汉魏六朝   哲学   书论   魏晋六朝   汉末  
描述: "儒"、"道"、"释",是在中国传统领域占主要地位的哲学思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风格的嬗变也必然受时代哲学的影响.从书法风格来看,西汉以来,隶书在"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保护下得到极好的发展,并最终达到完全的成熟.隶书的规整、平正、开阔、雍容且整体风格统一,正代表着儒家理智、严谨、平实、中和的典型风貌.书法形象开始成为明确的"有意味的形式",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逐渐形成自觉,艺术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主体接受儒家约束的过程.当艺术家逐渐陷入无法安顿丰富感情生命的过程的时候,我们看到道家思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西汉竹简笔法、结体上的放逸、夸张,可以说是道家自然适意思想支配下不自觉地流露,这种不自觉地流露显示的艺术本性便不断地刺激着道家思维的自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