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张载“理一分殊”的天道性命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文学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sai   shu   meng   Jheng   Methodology   ming   理一分殊   方法論   fen   yi   张载   Chang   Si   正蒙   Li   西铭  
描述: 「理一分殊」是程頤提出用來概括張載〈西銘〉的思想,但是,程頤的解說是屬於倫理學的意義,而張載則是重在天道觀。張載是由以太和之氣為本體的天道觀,進一步論人與萬有所稟受的性與命,並以這樣的理論,進而論「民胞物與」的人間世倫理的終極理想。 張載的天道性命之理論,是運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論,說明世界本體和人、物的關係,並由此論人間世以及人與物的倫理關係,再進而論天道性命的相貫通,也就是如何地以人道上合天道的一種成德的道德功夫論。本文將張載的理論體系分成二個系統加以解析:「太和之氣→氣→象」和「太和之氣→氣→氣質之性→攻取之性」。其中太和之氣是本體,其餘則是本體的發用。就本體而言,太和之氣是普遍地存在於陰陽之氣、氣質之性、攻取之性和萬有的象之中;就分殊言之,它們的本質都是太和之氣的本體。由此可以得知:張載的天道性命相貫通義是用「理一分殊」的理論架構所開展出來的。 因為儒、佛在基本觀點上的差異,所以,即使張載「理一分殊」的思想有受到佛學的影響,其所影響的是方法論,而方法論是共法,由此可以說,張載是吸收了佛教的方法論,藉以建立儒學的天道性命觀。
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Zen   Ou   蕅益智旭   儒佛会通   yi   Buddhism   方法论   三教合一   integration   Zhi   Confucianism   xu   methodology  
描述: 本文討論蕅益智旭會通儒佛的觀念構作,藉由智旭註解儒家經典之義理分析,指出智旭僅為教化作用溝通儒佛,其實是藉儒說佛,實未有真於義理上會通儒佛的成效。智旭以佛理詮解儒書,以心學溝通儒佛,復以佛教世界觀定位儒學價值,在在顯示清楚明確的佛教立場,儒者不可即以智旭之作理解儒學,因為注解所依之義理皆即是佛學,智旭之作真有教化作用者首在於引儒入佛,其次在於藉儒批佛,批其未能真正實踐佛法教義之佛弟子,智旭之一切所言,最終歸趣仍是佛家。
论儒学之宗教性:以唐君毅、牟宗三先生为例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ang   san   distance   敬鬼神而远之   以人象天   牟宗三   your   Keeping   the   yi   Mou   唐君毅   Respecting   and   of   Tsung   儒学之宗教性   Confucianism   Supernatural   Religiousness   Chun  
描述: 有關儒家是否為一宗教的問題,當代新儒家在這方面有豐富的討論,例如牟宗三先生認為一般人常說基督教以「神」為本,儒家以「人」為本這是不中肯的;相同的主題,唐君毅先生則指出儒家未嘗反對人之出自「仁心」而向「上帝」祈禱。即兩位新儒大家都肯定「神」、「上帝」與「天」等觀念皆為傳統儒家所接受;但是,傳統儒家卻長期以其「特殊」的價值觀-「敬鬼神而遠之」,用以對待此一「可敬之神」概念所象徵之「實體對象」。本文作者據此思考設定兩項工作目標:第一,在理論方向上,藉由前輩們研究之成果,一方面探討《論語》提出「敬之」而又「遠之」的哲學背景,分析「敬鬼神而遠之的價值觀」如何形成;另一方面則在此一哲學背景下提出本文對「儒學之宗教性」的看法。第二,在方法論方面,本文探討「敬鬼神而遠之」的形成因事實上亦是一種歷史對比的方法論,即以此探討為方法-從當代新儒家返回《論語》,反思當代新儒家與《論語》文本兩者之間呈現的宗教觀是否具有一致性;即透過此兩項目標,分析古典與當代兩種儒學之宗教性。 本文在結論提出對「敬鬼神而遠之」的看法,認為此觀念中「敬之」是因為「神」為一真實存在物;然而,「遠之」價值則源自於中原古文明於哲學時代來臨後,堅持「哲學追求『合理化』價值」的要求,即原初中國哲學家在形成以「文字之天」代表「真天」的歷程中,企圖使後世學者能夠遠觀吾人日常所熟悉的「文字之天」,對「文字之天」保持一「遠之」的思考距離,並檢討平常使用的「文字之天」對「真天」觀念的承載能力,並從此一「反省歷程」中洞察「真天」的豐富存在性,從中再開發出「儒家道德實踐基礎」中的根本動力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