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人类寻找生命意义:浅谈宗教、哲学与科学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义论   宗教   科学   生命意义   哲学  
描述: 寻找生命意义,是人类一切活动与文化的最终指向。东西方宗教与儒家人学,通过梵、佛、天、道与神,使人生获得融入群体秩序或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西方哲学与科学在人本与理性或非理性的旗帜下,陷入生命意义追寻的迷途。与本体论、方法论一样,生命意义论有助于新哲学的重建。
浅谈“儒释道”的生命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人性   生命哲学  
描述: 对儒家生命哲学、道教生命哲学,以及丹道生命哲学的解析,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为今后生命教育研究做好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揭示生命哲学的独特魅力。
从梁漱溟文化哲学谈传统儒学复兴
作者: 姚颖麒   李姝睿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可能性   儒学复兴观   非现实性   梁漱溟   儒家文化  
描述: 梁漱溟作为中国现代的第一个儒家,他说过:中国文化的复兴就在于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以孔家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是他所说的文化.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以及现在社会的实际需要,探讨传统儒学复兴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其现实可能性和非现实性.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儒道佛      
描述: 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都起着深刻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儒、道、佛三家关于生命伦理的思想各自都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
略论《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的意与味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物成务   忧患   《周易程氏传》   君子  
描述: 《周易程氏传》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唯一的完整著作,是他政治、哲学和人生的全部体悟。后世今人十分重视该著作的价值,把程颐视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人。然而笔者认为程颐不首先、也不只是一个哲人,他
孟子性善学说和荀子性恶学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性善论   性恶论  
描述: 人性是向善的还是向恶的?将这个问题具体化,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儒、道、墨
论孟浩然的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友道   孟浩然   交友态度  
描述: 生观、价值观也会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求仕并非他交友的主要意图,他一生对朋友的感情至真至纯,是一个对朋友有着真性情的人。只有把孟浩然作为一个立体的人,把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去观照其生命历程,才能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把诗人的形象扁平化、单一化、理论化。
儒道互补中的理论困难与价值冲突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先秦   儒道互补   理论困难   价值冲突   儒家  
描述: 、主宰性、超越性。道家的价值方向是肯定情意我/生命我。儒道互补发生在战国末年至秦汉,以道补儒是以道家的形上学补儒家的心性论,其理论困难在于以道解释价值根源要么使价值问题不能产生,要么损害道之特性。以儒补道则需以离开道家的理论基点为前提,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价值冲突。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道家   中原地区   儒家思想   观照   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   中华文化   生命意义  
描述: ,是有积极意义的。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
论苏轼的自我形象:以苏词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道   自我形象   苏轼  
描述: 苏轼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带着致君尧舜的济世之志进入仕途,然而宦海的浮沉使他的政治热情破灭,转而在任自然的道家思想与身心皆空的禅宗哲学中寻求解脱。通过对苏词中五种自我形象的解读来剖析各种形象深层的儒释道之成因。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