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浅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改革  
描述: 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元化、简单化、片面化,不重视其因果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因而缺乏严谨性和客观性。中小学教育改革既要重视考试、课程、管理、师资和教学等五要素的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更应注重五要素的相互联系性、协调性、因果性和整体性
论教育变革的文化动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动   教育改革   文化动力  
描述: 文化变动是教育变革的深层动因。文化变动是引起教育变革的根本性决定力量,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性促进作用,中国未来文化决定中国未来教育。中国未来文化与未来教育的特征应当是"以儒为主,多元融合"的,具有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等特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师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改革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我国秦朝以前以吏为师,汉代以后以儒为师.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近代教育学辞典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
南怀瑾生命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农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怀瑾   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生命科学   认知科学  
描述: 南怀瑾先生依据儒释道生命科学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劣得失与经验,得出教育的正确方向,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培养中国人,需要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作者: 李成泉   来源: 教育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爱思想   中国教育   仁者爱人   育人目标   世界多元文化   教育改革   现代化建设   毫无价值   教育思想体系   国际形势  
描述: 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说到底,这些问
孔子的课程思想体系及其教育改革启导意义
作者: 李保强   汤瑞丽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审美情操   兴于诗   体系内涵   生活常态   教育改革   课程思想   成于乐   孔子学说   立于礼  
描述: 孔子的课程思想体系内涵丰富,结构完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课程设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文、行、忠、信"为四大教学领域,"礼、乐、射、御、书、数"为六门学习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本经典教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课程推进的三个阶段。依据孔子的课程思想体系,课程设置应重视道德因素,体现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生活常态;课程内容应关注通识教育,形成立体结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课程学习应倡导分步推进,激发进取心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发展境界。
张郁光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国民党军队   思想与实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鲁西北   战时教育   抗战初期   教育改革   抗日根据地   青年学生  
描述: 张郁光,原名张舒义,抗战初期著名华北抗战烈士,三十年代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他于1905年7月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职员家庭里。6岁入私塾读书,后入制锦市小学,1919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他在师大参加改组后的国民党,积极参加北京爱国运动。1927年他师范大学尚未毕业,即赴南方参加了北伐军。1929年5月国民党军队进入济南,张郁光对国民党党棍勾心斗角的卑劣行径极其厌恶,遂退出国民党党部转入教育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时,张郁光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督学。教育厅曾派张郁光调查曲阜孔氏后人状告
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   思想道德   杏林   德育教育   经典诵读   发展纲要   教育改革   德育体系   特色学校建设  
描述: 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建特色学校。国家鼓励所有学校在办学中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
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改革及其特点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日本政治   明治维新   1968年   教育改革   前期   闭关锁国   特点研究  
描述: 大国策,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使日本国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亚洲新巨人”。在文化教育领域,日本以“文明开化”为导向,以“求知于世界,大震皇基”[注1]为纲领,大量引入西方近代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同时兼容
晚清筑城书院新教育改革的先范:学古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阳文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严修   中学   教育发展   新型人才   中国近代   贵州省   书院   教育革新   教育改革   经世  
描述: 学古书院亦名正习书院,清嘉庆五年(1800年)贵州布政使常明建于贵阳城南隅顺城街之左侧,即今之会文路至护国路一带。故一般称之曰“南书院”。书院有斋舍堂室计43间,专建尹公祠奉祀汉代贵州先贤尹道真。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粮储道倭臣布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建,规制进一步完备。光绪初年,恭聘乡贤莫庭芝为山长,增建“敬业楼”3楹,增购各类图籍藏之于内,供师生披览研习。庭芝字芷升,号青田山人,贵州独山人,世居遵义,系黔北“沙滩文化”主要学者,誉称“西南巨儒”之一的莫友芝之弟。庭芝一生淡泊名利,静默不华,怡退修德,坎坷穷困,惟嗜学不辍,苦吟不绝,诲人不倦。学崇许、郑,法行程、朱,亦承家学,时有“主黔中文坛祭酒”之誉;掌教学古书院,“汲汲以古学倡导后进”,“远近宗师者数十年,所裁成茂学之士甚众。凡莅临之大吏学臣,莫不争谒师敬之。”尝训诲诸生:诗辞文章,只是寄“道”之载体;“省身寡过”,才是人生之要义。光绪六年(1880年)巡抚岑毓英对书院又一次进行增修,规制空前完备。 甲午之战中国惨败后,民族灾难深重空前,民族命运危似倒悬。多少志士仁人、爱国先贤,无一不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方略,或向西方追寻挽救中华民族垂亡的真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