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钱钟书评林纾译作之我见——兼谈《林纾的翻译》
作者: 暂无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钱钟书   林纾   文化研究  
描述: 世人多斥林译之讹,指其译文不依原著、肆其雌黄、随意增改,纰缪甚多,以“信、达、雅”权之者众。钱钟书不讳林译之谬,亦不遮其光芒,谓其讹可一分为二:讹之妙处虽损原意却能开民智、通中西,变一时风气,促文化交流;讹之陋处使文章失韵味、损灵气,读之如口嚼白蜡,佶屈聱牙,化珠玉为厌物。讹错,译家避之而恐不及,钱钟书何以扬其讹错,赞其功德?章句儒但见毫末之疵,钱先生察其觉世之功。
晚清麻哈独山夏莫姻亲世家文化研究述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山莫氏   麻哈夏氏   文化研究   姻亲世家  
描述: 晚清麻哈夏鸿时、独山莫与俦二人既是同年举人,又是儿女亲家,是麻哈夏氏、独山莫氏姻亲世家文化的奠基人;而夏、莫二氏在文化学术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西南巨儒莫友芝和戊戌状元夏同徘。对开展麻哈夏氏、独山莫氏的文化传承研究进行梳理概说。
一部优秀的家族文化史:读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感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晋南朝   琅邪王氏家族   文化研究  
描述: 《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是一部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的家族文化史著作。它把文化研究与“地域研究”、“家族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个传统家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家风家学。琅邪王氏开放性的心态和思想,文化上的包容,儒、玄兼宗,道、释兼容,极大地促进了王氏家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硬笔书法与儒,道,佛研究断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笔书法   书法艺术   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  
描述: 硬笔书法与儒,道,佛研究断想
从《空山灵雨》看许地山的宗教关怀
作者: 暂无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关怀   西风东渐   文化研究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这一个"。其独特性不在于艺术性,而根本来自于其非同寻常的宗教关怀。许地山的宗教关怀特性在于其"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宗教态度,并将这种宗教思想意识处处渗透于其文学创作中,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融会于浓郁的人间关怀之中。散文是最容易表现作者真实感情和心灵世界的文体。因此,通过解读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可见许地山的宗教关怀是融合了儒佛道的精神因素,又不拘束于传统精神,而以基督教为精神皈依。具体则是:以佛教的"生本不乐"作为审视人生基本视点和感情基调,融道家的顺应自然作为处世之道,但最后的精神皈依却是基督教的博爱和担当精神。
饶宗颐先生的琴学研究与“乐教”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教   饶宗颐   古琴   琴学   文化研究  
描述: 探讨古琴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种种联系,在礼乐文明的语境下,对古琴的记载与阐释广泛见于各类儒家经典以及典章制度,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政治层面均扮演重要角色。先秦时期,作为祭祀活动使用的乐器,琴、瑟屡见于古代礼书。至汉代,琴所具有的宗庙礼乐身份开始出现变化,逐渐进入古代士人的日常生活。饶宗颐先生将琴学与中国哲学,儒、释、道三教,乃至其所涵括的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相联系,提出"琴道"这一理念。又结合琴史,在形而上的高度理解古人赋予琴曲的哲学内涵。以古史、古学论琴曲,广及三教,对琴道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讨,使我们从琴学研究角度,对先生在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领域的视野与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人与“妖”的千古绝唱―评徐克电影之《青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仙   青蛇   心理分析   文化研究   白娘子  
描述: 本文从两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徐克的名作《青蛇》作出解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儒释道的三方面代表在片中都有体现和冲突;从心理人格分析的角度说,片中主要人物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
西藏石窟的出尘之美及文化浪漫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石窟   专家学者   藏文化   浪漫   文化研究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在藏文化专家学者的权威解读,藏文化研究人的积极探索,西藏自治区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支持帮助,本刊记者的实地寻访下,本期“西藏石窟”专题,得以与读者见面了。 妄敢称这是一次有意义和价值的归纳与整理,但于一座座隐埋在世界屋脊上那些璀璨的石窟瑰宝而言,这是一件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著名藏学专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教授在受邀为我们撰写西藏石窟的总稿时兴奋地说:“长期以来学术界和社会上都有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提石窟艺术就只知道丝绸之路和中原的石窟,而将西藏视之化外,这是相当不正确的,今天你们有这样的眼光和胆识做一个西藏石窟的专辑。” 众所周知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佛法东进,成就了中国灿烂的三教文明。所谓三教,指的是儒、佛、道三家,其中佛教属于外来。佛教传入的时候,石窟作为一种富有宗教意味的艺术表现形式,集建筑、雕塑、绘画等大成于一体,在中国各地遍地开凿,成了承载及传播佛教文化、文明的载体。西藏石窟分布之密集,隐藏之深远,造像之生动,壁画之精美,风格之独特,现存规模之庞大,都值得世人称道。更加重要的是,西藏石窟的发现,弥补了佛教石窟寺从南亚印度、西域到我国内陆地区分布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西藏佛教与西藏佛教石窟寺的兴盛,说明历史上西藏这一广袤区域,与印度、尼泊尔、锡金及中国内地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延续且富有活力的文化互动空间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简析儒家的“人性善”与人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造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人性善”   人治   德治   文化研究   儒家   传统文化  
描述: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派别,它们相互影响,对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产生了很大作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自西汉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性善”,而人的“善性”主要由“圣贤君子”来体现、发掘、弘扬;当“小人”没有行“善”的自觉时,就要由“君子”来教化;在“教化”失效时,就得靠政治权力来强治。这样就走向了以道德立国,把道德政治化、刑律化的道路,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人治下的法治”、政治伦理化的境地。
清江孔氏著述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十七年   遂初堂   宋代   抄本   解题   清江   文献通考   文化研究   宋史  
描述: 有宋一代,人才辈出。江西临江军新淦(今江西峡江县)孔氏更是名噪一时。其中孔文仲、武仲、平仲兄弟被誉为"皆文章之雄也"。嘉祐、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元祐初同入朝为官,声名卓著,文仲"年六七岁能作诗",平仲"长史学,工文词",兄弟三人"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乙’"。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则将三孔与苏轼、苏辙兄弟并称:"二苏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