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汉代中前期的政治结构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结构   独尊儒术   霸王道杂之   政治意义  
描述: 汉初到汉代中期政治结构的变迁,为汉代中期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思想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所谓霸王道杂之,即在统治思想上儒、法并用,其实质是以法制为内核而缘饰以儒术.它既从思想上强调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又从行政运作上兼顾依法行政原则.这一国策实施的结果是使政治清明、政治通道通畅、统治思想得以理顺.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罢黜百家   董仲舒   独尊儒术  
描述: 中国思想、哲学与文化史的众多论著皆谓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武帝即将其奉为统治思想.历代沿袭其说,已成定论.通过对汉武帝用人、崇儒的终始加以考察,发现汉武帝时期是儒、法、道并用.儒家定于一尊有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罢黜百家   董仲舒   独尊儒术  
描述: 中国思想、哲学与文化史的众多论著皆谓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武帝即将其奉为统治思想。历代沿袭其说,已成定论。通过对汉武帝用人、崇儒的终始加以考察,发现汉武帝时期是儒、法、道并用。儒家定于一尊有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大一统  
描述: 长期以来,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扮演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罪魁祸首角色。董仲舒哲学中含有"大一统"的思想内容,但汉武帝实施罢尊政治韬略绝不可能仅起因于一介儒生的建议。从高祖到武帝时代,一批批既酷好儒术、又通达事变并富有远见卓识的儒学政治家,对儒学的意识形态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且这种作用一定远远超出了任何醇儒学者的能力范围。"天人三策"的影响在学术而不在政治,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后世学者所虚构的那么深远。武帝之后,儒学未获独尊,百家也没遭致罢黜。整个汉时乃至历代所有帝王君主,其治国施政的策略和手段一贯都是王霸兼用、儒法并采的,在具体的政治操作过程中,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纠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误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大一统  
描述: 长期以来,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扮演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罪魁祸首角色.董仲舒哲学中含有"大一统"的思想内容,但汉武帝实施罢尊政治韬略绝不可能仅起因于一介儒生的建议.从高祖到武帝时代,一批批既酷好儒术、又通达事变并富有远见卓识的儒学政治家,对儒学的意识形态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且这种作用一定远远超出了任何醇儒学者的能力范围."天人三策"的影响在学术而不在政治,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后世学者所虚构的那么深远.武帝之后,儒学未获独尊,百家也没遭致罢黜.整个汉时乃至历代所有帝王君主,其治国施政的策略和手段一贯都是王霸兼用、儒法并采的,在具体的政治操作过程中,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独尊儒术".
汉武帝求仙
作者: 暂无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手法   疆域   董仲舒   独尊儒术   齐桓公   人格   领导责任   心病   将军  
描述: 说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恐怕不符合历史事 实。起码,他的尊方士之术就甚于尊儒 术。这也难怪,汉朝到了他这一代,疆域 拓展,四海臣服,他是皇帝,享尽人间极 乐,惟有能否当真"万寿无疆",才是他的 一块心病。于是求不死之药,求长生之 术,求异人仙境,便成了他最热衷的事。 时闻当今能"呼风唤雨"的大师(不知 是否可称方土?)的什么"功能"(不知是否 可称方士之术?)曾得到"某某领导"、"某 某首长"的首肯。这一招很高明,竟以"某 某领导"、"某某首长"的人格信誉来证明 自己的货真价实,绝非假冒伪劣。但这不 是首创,汉武帝时的方士们就用过这种 手法,他们抬出的汉武帝,正是当时最高 的"领导",最大的"首长"。上有所好,下 必甚焉,齐桓公好服紫,而一国尽服紫; 汉武帝好求仙,则方士遍天下。方士之术 盛行,汉武帝不仅负有领导责任,而且直 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