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董仲舒对封建制度文化的整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教育制度   董仲舒   封建制度   文官制度   博士弟子员   独尊儒术   选举制度   知识分子   学而优则仕  
描述: 董仲舒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拘,以天人合一为思维导向,从制度文化建设的理论高度,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他使辞育制度‘j官吏选拔制度相结合,为封建专制政体开辟了高质量的、稳定的官吏来源,并从苏度上落实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他进一步强化了宗法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功能,使儒家忠孝一体的说教,上升到制度范畴的层面,并转化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行为方式;他采儒法之善,辉以阴llH五行学说,使儒表法里(或曰阳德阴法)的统治方略,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治国“范式”。这些,为其实现思想方面的一医天下、道一风同的理想追求,为其巩固思想\化建设方面的成果,起厂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读书致性的政教合一论“学而优则仕”,是儒家的一贯理想。多少年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受到严厉批判。其实,这是只看到读书作官思想的弊端,而未看到其历史必然性和正面意义。在我看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和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它有其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历史作用。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在客观上提倡知识理性,起到了强调知识、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第二,它将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整体发展连为一体,将道德生命的实现与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融合为一。第...
汉初道儒融合与相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叔孙通   道家思想   公孙弘   董仲舒   汉初   独尊儒术   “无为而治”   窦太后   《春秋》  
描述: 汉初统治的七十余年间,是中国道家的辉煌时期,黄老学说成了西汉治国的指导思想。由于道家学说的博大的包容性,汉初出现了以道为主、战国以后融合各家的又一次百家争鸣,国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这种比较开明的文化开放政策,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禁锢政策,而遭到扼杀。并由此而影响中国政治文化二千余年。
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十三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诸侯王国   儒家学派   中央集权   古文经学   封建统治者   孔子   董仲舒   今文经学   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  
描述: 三、早期儒家学派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开创了大规模私人讲学,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也仅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并未显露出它在学术上、政治上占有什么特殊地位。儒家学派在传授过程中,也没能保持内部的完全一致。据《韩非子·显学》说,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个流派,“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他们有的也撰述著作。在《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中就记有《子思子》、《曾子》、《漆雕子》、《孙卿子》(即是《荀子》)等书。这些著作当时并未被视为经典,有的甚至不久就失传了。又据《荀子·非十二子》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实属一家,只是时间上先后相继。另外,从文献记载看,韩非所说“儒分为八”也并不准确。实际上,孔子死后,子张、子游、子夏、有子、曾子等在儒学中都比较有影响,以后的子思也有著作。至战国中后期,由于孟子、荀子的论辩,使得儒家在孔子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