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肃《孔子家语注》研究
作者: 王政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注》   王肃   《孔子家语》   魏晋  
描述: 王肃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家语》的学者,王肃为《家语》注解以后,便引发了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围绕《家语》的真伪问题长期争执不休,王肃也被认为是继刘歆之后的伪造专家。由于王肃著作现大已亡佚,《家语注》就成为研究王肃思想的重要文本。同时,对《家语注》进行条分缕析,加以分别总结,也能为《家语》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平台。 王肃与《家语》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随着大量地下文献的面世,《家语》已被证明并非王肃所伪造,王肃与《家语》的关系是注解与被注解的关系。王肃为《家语》作注是因为《家语》内容与其
魏晋儒、玄教育思想交锋的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学   儒学   魏晋  
描述: 政治格局的分裂为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土壤,多元的思想氛围催生非正统思想的繁荣发展。正统思想的儒学受到玄学的问难,双方就教育的价值和形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拟就魏晋时期儒、玄二家教育思想的争锋与融合进行梳理,希望能对今日教育思想的争鸣有一点启发。
压抑、张扬与超脱:两汉与魏晋文士自嘲意识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士   自嘲   两汉   魏晋  
描述: 文士在作品中的自嘲,蕴含着文士的文化人格、产生的社会和思想背景等深广的文化内涵。汉代文士的自嘲意识与“士不遇”相关联,由文士的儒家人格与其在政治上失意决定;而魏晋文士的狂狷抗争式自嘲与恬然超脱式自嘲,则是由其反儒倾向和道家人格决定
兼容并包——魏晋时期儿童教育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儿童教育   魏晋  
描述: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风盛行,儿童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内容兼涉玄儒.重视门第教育,教育方式灵活多样,重视寓教于乐。这些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密切相关,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丛子》的成书时代与作者及其材料来源
作者: 孙少华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材料来源   《孔丛子》   孔羡   成书时代与作者   魏晋  
描述: 《孔丛子》的材料进行了比勘,逐渐认识到,《孔丛子》一书非出于一人一时,而是经过了历代孔氏子孙的补缀与修订。《连丛子》亦出众手。《孔丛子》全书的最后编定者当为魏晋人孔羡,该书最后被修订的时间为魏黄初二年左右。全书材料既有可靠的先秦资料,也有汉晋孔氏子孙的补充。
浅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儒释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隋唐时期   文化心态   中国人   社会功能   独特地位   佛教中国化   中国哲学   魏晋   中国思想史  
描述: 中国哲学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的和合体,儒、释、道在这个和合体中居于独特地位,从不同层面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兼容,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境界。长期以来,三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价值取向、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理解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的哲理;不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就不能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周行不殆的文化生命和精神源泉。其中,儒、释融合更为艰难和意义重大,它是佛教立足中国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是佛教中国化最终的认证,也是中国禅宗产生的主要原因。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儒、释融合这一文化事件,六朝时代的中国思想史将单薄得多、无趣得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