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先秦易学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数   易象   “易”   先秦   易学史   名称   易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描述: 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70年)。全书共21万字,246页,对先秦易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详细地辨析了“易”字在未被采用为易学名称之前的本义,即“更换、改变、代替”,以及“易”作为易学名称之后的五方面意义,即易道、易象、易术、易数和易文字。第二章分析了先秦易学的特色,并将先秦易学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符号易时期、筮术易时期和儒门易时期。
读《易》捃屑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易》   “易”   守宫   起源   《周易》   宗庙   六十四卦   丈人   易日  
描述: 石声淮、唐明邦先生先后来我校讲授《周易》,引起了我对《周易》的兴趣。因而刘览《易》书,遇有疑窦,辄加考证。管窥蠡测,不敢自是,摘录数则,以就正于大雅方家。 一、以“问”释《周易》“贞”字不始于苏篙坪。 宋祚胤先生《周易新论》第九十三页,云: 《周易》有大量的“贞”字,前人都解释为“正”。清代苏蒿坪《周 易通义》开始提出异议:“先儒解‘贞’字未确”,“许氏《说文》云: ‘贞,卜问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8月版,下引同。)愚按:以“问”释《周易》“贞”字,并非始自清代的苏蒿坪。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郑司农
心法与《易》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经》   《参同契》   “心”   “易”   血气   心悟   宗教   道教典籍   心法   《易》学  
描述: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心”的功能和作用。医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探讨,从而形成了发心之微、解心之谜、函养心元、依心悟理的流派,称之为“心法”。在古人看来,“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两重性。因此,“心法”也就包括了思想意识修养与炼气强身两大内容,而这两者又是交错在一起的,并且渗透于其他领域,成为一个包容至广的哲学命题。心法在儒、释、道三家中都有论及。这里主要谈道教心法与《易》学的关系。心法与《易》学,这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的主体在于“心”;后者的根本在于“易”。然而,心法与《易》学并非不可逾越;相反,在中国文化史上,二者之结合不仅成为事实,而且关系至为密切。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易”   形而下   基本思想   方法论   认识论   “太极”   思维方法   《易传》   客观唯心主义  
描述: 《易传》和《老子》是我国先秦时两部思想丰富、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分属于儒、道两家,现代也有论者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还有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后来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本文对此有不同看法。下面试从《易传》和《老子》二书哲学的根本体系、基本思想方法和认识论观点,以及在一些具体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点等方面,来论述二者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比较《易传》和《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必然首先要涉及到它们在本体论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亦即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易传》和《老子》各有一段经常被人们引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话:《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仅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式上,这两段话很相似。它们同样认为一切都开始于一个单一的源头,同样用数字的递增来描绘以这一源头为起点而发生的一系列生成变化的过程。但我们还须从其本质内容上来进行比较分析。《易传》所谓“太极”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后代的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许多完全不同的解释。韩康伯的注认为太极就是“无”,“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