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西汉梁国《易》学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国   西汉   《易》学  
描述: 梁国是西汉诸多诸侯国中的翘楚,文化事业繁盛。西汉梁国是《易》学发展的重镇。梁国《易》学属于今文学派,是西汉《易》学中影响最大的一支,主要《易》学大家有丁宽、田王孙、焦延寿等,都是西汉《易》学开宗立派的关键性人物。他们的传人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等人的《易》学均立于学官,《易》学研究各具特色。西汉梁国易学家善于革新,经他们的努力,使得象数易学从儒门易中分化出来,并最终走向繁荣,成为汉代《易》学的主流。
胡瑗对程颐《易》学的启发与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瑗   经学   程颐   儒学   《易》学  
描述: 胡瑗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他在北宋儒学的复兴和转型中都有积极的贡献,尤其他对程颐等人理学的建构产生了直接影响。胡瑗在其《周易口义》中所提出的很多观点和见解,直接为程颐所继承,这在《程氏易传》之中多有体现。在《易》解释方面,胡瑗对程颐的启发与影响超过了程颐的启蒙老师周敦颐对其的影响,也就是他促使了从王弼以老庄解《易》,到程颐以儒理解《易》的转变。
《易》学东西译解同-德儒卫礼贤《易经》翻译综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台北大学中文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学   理雅各   卫德明   卫礼贤   贝恩斯   《易》学  
描述: 《易》学东西译解同-德儒卫礼贤《易经》翻译综论
钱澄之庄学研究中的遗民意识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钱澄之   游世   儒家   遗民意识   《易》学  
描述: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学者,甲申之变后漫长的遗民生涯使他对《庄子》有了独特的体悟。以庄继易独特视角、游以待时的处事方式、以儒解庄的阐释角度,使钱澄之对庄子的解读显露出明显的遗民意识。虽然钱澄之更多是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庄子》,但其独具特色的庄学观在庄学研究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巴西名士 蜀汉硕儒--谯周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西   《三国志》   述评   谶纬   谯周   经学   蜀汉   巴蜀士族   史学   《易》学  
描述: 陈寿《益部耆旧传》载,晋时,益州从事李通为文颂巴西谯周:“抑抑谯侯,好古述儒,宾道怀真,鉴世盈虚,雅名美迹,终始是书。”确乎,“好古述儒”、“鉴世盈虚”,很能勾勒谯周既精于经史、又洞明世变的形象特征。
孔子:儒学与中国文化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义   明分   儒学思想   思孟   中庸思想   中国文化传统   《易传》   孔子学说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易》学  
描述: 本文从“儒辨”、“儒学的发展与演变”、“孔子、儒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对“儒”、“儒家”、“儒学”、“儒生”等概念进行了系统界说,对儒学的发展与演变及其坎坷的历史命运进行了具体分析。文章指出,儒学传统不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是以儒家《易》学为主流的《易》文化传统;同时,还指出了这种文化传统的诸多特色和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文章还论证了孔子对中国《易》文化传统的理论贡献。
古易的思维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系辞》   中国传统文化   可变状态   《周易》   太极   阴阳   思维模式   《易》学   两仪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以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相互对应为主干而建构起来的。而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对应关系又以古易为重要的历史源头。因此,古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揭示古易的思维模式及其与儒、道思想的对应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心法与《易》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经》   《参同契》   “心”   “易”   血气   心悟   宗教   道教典籍   心法   《易》学  
描述: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心”的功能和作用。医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探讨,从而形成了发心之微、解心之谜、函养心元、依心悟理的流派,称之为“心法”。在古人看来,“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两重性。因此,“心法”也就包括了思想意识修养与炼气强身两大内容,而这两者又是交错在一起的,并且渗透于其他领域,成为一个包容至广的哲学命题。心法在儒、释、道三家中都有论及。这里主要谈道教心法与《易》学的关系。心法与《易》学,这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的主体在于“心”;后者的根本在于“易”。然而,心法与《易》学并非不可逾越;相反,在中国文化史上,二者之结合不仅成为事实,而且关系至为密切。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小传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何   司马述   太史令   道德家   左冯翊   星历   太史公   推崇备至   《易》学   韩城县  
描述: 司马谈(约公元前175——前110年)西汉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是一个有广泛文化修养的读书人。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他曾“学天官于唐都”(唐都是当时有名的观测星象的专家);“受易学于杨何”(杨何是当时有名的《易》学专家);“习道论于黄子”(黄子即黄生,是当时黄老学派的学者)。汉武帝(刘彻)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年)作了史官(即太史令,通称太史公),主管天时星历、祭祀礼仪,搜罗並保管典籍文献。曾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各派学说,他对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家,有所论述,对前五家有所肯定也有所批判,惟独对道德家(即道家)推崇备至。认为道家“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最能综合各派所长。他根据前世史料,撰写史籍,死后,由其子司马迁,写成《史记》一书。司马述(约公元前145——前87年)西汉史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