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辽代对儒释道的兼收并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辽代   儒释道  
描述: 辽代在信仰多神的原始萨满教的基础上,尊儒,佞佛,崇道,采取四教并举的文化政策,实际上,这与其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广泛接受汉族文化,学习、吸收甚至模仿唐代各种政策一样,是“辽袭唐制”的重要表现,是过去五百年间汉族文化对契丹族的深刻影响的必然结果。
论辽代对儒释道的兼收并蓄
作者: 暂无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辽代   儒释道  
描述: 辽代在信仰多神的原始萨满教的基础上,尊儒,佞佛,崇道,采取四教并举的文化政策,实际上,这与其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广泛接受汉族文化,学习、吸收甚至模仿唐代各种政策一样,是“辽袭唐制”的重要表现,是过去五百年间汉族文化对契丹族的深刻影响的必然结果。
契丹民族与孔夫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草原文化   契丹   民族融合   儒学  
描述: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契丹民族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契丹民族尊孔子为大圣,接受儒家思想,兴儒办学,兴礼立制,以德治国,纲常名教,提高了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契丹帝国的振兴,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契丹民族倡导儒风不及金元,仍保留着尚武习俗,他们吸收儒文化有劳古朴 重实用的特点。他们在北方草原地区首开儒风,则加速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为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元朝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论政治领域中的孔子
作者: 冯一下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史   历史教科书   孔子思想   政治生活   鲁定公   历史课程标准   教育家孔子   普通高中课程   人教社  
描述: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界普遍用"思想家"和"教育家"两个称谓(或者说"桂冠")对孔子作总体评价。这一点,可从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以及据此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清楚看到。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1980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草案)》都有"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一内容。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9页中有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叙述;200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
高中历史教材魏晋南北朝内容的缺失及补充教学建议——以人民版教材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教材   教学建议   人民版   文化高潮   隋唐时期   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 经济文化高潮的过渡时期,是第二次经济文化高潮的准备时期。没有魏晋南北朝的准备,决不能出现隋唐时期繁荣昌盛的局面。[1]魏晋南北朝历史,高中历史教材着墨甚少。只有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设《北魏
《金景芳儒学论集》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马克思主义   周易   井田制度   中国奴隶社会   金景芳   孔子研究   马一浮   宗法制度   儒学  
描述: 回顾20世纪,遴选杰出的历史学家并不困难,但是若要遴选出既精史学又兼儒学的名家大师,却殊非易易。因为20世纪的学术界,"疑古"之风劲吹,儒学传统尽失,孔子、儒学、经学基本上成了落后和腐朽的代名词,人们避之远之而唯恐不及,若非寻求论史之资料,鲜有及于孔经儒籍者;若非寻找批判的靶子,鲜有及于孔子儒学者。况且研经者不一定信经,习孔者也不
曾经是“战友”:傅斯年和吴晗的一段学术交谊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斯年   中国古代史   学术   研究成果   吴晗   交谊   《说儒》   战友  
描述: 胡适的《说儒》(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九日脱稿),是他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里,作为学生的傅斯年,尝与胡适屡屡交流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看法(《傅斯
金景芳学术年谱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周易   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   孔子   马一浮   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古籍研究  
描述: 金景芳(1902—2001),辽宁省义县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国学大师、思想史家。1902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192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40年考入乐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及说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春秋战国时期   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   学生能力   程序性知识   事实性   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   形成过程  
描述: 一、本课的立意和目标 (一)本课立意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着眼于知识的数量,即事实性的知识:儒、道、法、墨四家代表人物及各自观点的记忆和掌握。新课改除了关注知识数量外,还重视知识的质量,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内容不应囿于教材的浅显标注,而应挖掘基本史实隐藏的信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这一课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和地位。因此,应把本课放入中国古代史的长河中,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的巨变进行考量和剖析,使它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从而明晰它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变,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法、道、墨思想家代表及其言论;知道儒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析各派学说形成的社会原因;评判各派学说的社会实践意义;建构本课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运用“谈话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自觉探究学习,建构独立的理解和认识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元认知;运用“讨论法”,通过严格筛选的影像、图片资料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可感知性;采用实践练习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围绕问题组织内容,自制卡片图表,完成对问题的图说,促进内创造;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掌握各派主张对同一情境的不同态度,促进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体大思精之典 翔实缜密之著——《宋代官制辞典》简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北宋前期   术语   中枢机构   宋代官制   笔划顺序   体大思精   宋史研究   枢密院   学术特色  
描述: 体大思精之典翔实缜密之著——《宋代官制辞典》简评祖慧杭州大学龚延明教授编纂的《宋代官制辞典》,新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约180万字。这是一部通贯两宋,全面、深入、系统地展示宋代官制全貌,具有鲜明学术特色,体大思精、翔实缜密的工具书。“宋代官制和儒...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