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简论政治领域中的孔子
作者: 冯一下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史   历史教科书   孔子思想   政治生活   鲁定公   历史课程标准   教育家孔子   普通高中课程   人教社  
描述: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界普遍用"思想家"和"教育家"两个称谓(或者说"桂冠")对孔子作总体评价。这一点,可从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以及据此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清楚看到。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1980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草案)》都有"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一内容。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9页中有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叙述;200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
清代儒学文化在边缘地区义学中的传播——以贵州“训苗”义学为例
作者: 陈倩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夷夏   边缘地区   思想起   仁者爱人   圣谕广训   贵州地区   教育发展过程   其特   儒学文化   苗疆  
描述: 儒学是中华文化之主流,从其特有的君臣伦理角度出发,宣扬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思想。"王者无外""夷夏一体"一直是千百年来儒家所强调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起于中原地区并且不断地向边缘地区辐射,这一辐射在清代义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地区因聚集众
“高中生的思想史”:教学的立意、活动和尺度——从复习课“选择与传承:儒学的境遇和生命力”说起
作者: 陈国兵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教学   复习课   高中生   传承   思想史   立意   境遇  
描述: 应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邀请,我于2015年10月底执教了题为“选择与传承:儒家的境遇和生命力”的复习课,学习与实践使我对思想史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认为,基于前一课时对基本史实的梳理,本课复习的侧重点应着重于学科能力的提升和历史意识的增强。课前,我对本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合历届高三复习积累的经验,拟定通过“一个话题”,透过“两个角度”,分成“三个环节”,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案。
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成因初探
作者: 漫伟兴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怀瑾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精神特质   中学课本   人文精神   社会心理   列文森   官僚制度   民无信不立  
描述: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中学课本里表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美国史学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命运》中,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基于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列文森把儒家思想定义为"儒教",把中国定义为"儒教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谈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历史地
浅述道、儒、法三家的治国主张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以法治国”   自然无为   以德治国   中国古代历史   儒法   法家思想   古代中国   法治主义   黄老之学  
描述: 主张"以法治国"。下面就中国传统治国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1.道家主张"以天治国"中国古代历史上主张"天治"的是道家。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纲   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厄于陈蔡   圆凿   移孝作忠   儒家精神   独尊地位   春秋时期   道德教化  
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唯其如此,尤需认真研究,正确对待。譬如,现在有人说应该"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应该"选择儒化",应该"根据儒家精神重建中国社会";有人呼吁"要用国学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长城";有人主张用《论语》代替语文教材、用文言文代替白话文;有人利用一切手段,到处教人服古服、行古礼,等等。请大家冷静想一想:我们能跟着去瞎闹吗?要比较明白地说明问题,必须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基
夹漈山巅映旭阳——追思著名史学家郑樵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寂寂无闻   考镜源流   目录学家   著名史学家   旭阳   《通志》   夹漈先生   政治环境   家乡人   夹漈山  
描述: 郑樵,宋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莆田人的荣耀、骄傲;郑樵,深居夹漈山,讲学30载,呕心沥血写出《通志》,被家乡人亲切地称为"夹漈先生"。郑樵虽生活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但他凭借自己勇于创新、追求科学的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志气,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山林穷儒成长为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史学家,并为后世所称颂。
用史料搭建理解历史的桥梁——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钟启泉   朱子   理解历史   以理杀人   梁启超先生   二程   孟玉楼   程朱理学   官方哲学   李衙内  
描述: 钟启泉先生认为:"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把我们自身的习惯和制度与过去相互对照,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 [1] 但今天与过去的对话如何进行?毫无疑问得借助史料。关于史料
汉唐主流意识形态的“荀子思想色彩”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时代   儒家思想   孔子思想   先秦儒学   深察名号   仁政学说   荀子思想   赵岐   孟子思想   文化主流  
描述: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子、孟子思想便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孟之道"就成为儒家思想的代名词了。但这是一种有违历史事实的"想当然"的说法。诚然,儒术独尊之后,孔子及其六艺之科获得崇高地位,可是孟子却远没有这样幸运。孟子周游列国,劝导诸侯实施他的仁政学说。因过于迂阔,均遭婉拒。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心想成就宏伟事业,更不可能采信孟子的迂阔主张。从赵岐《孟子题辞》等
丁云鹏与《三教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合一”   主流思想   文化发展   中国思想   新课程教科书  
描述: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在叙述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往往会用“三教合一”作为子目,阐述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者的分合是贯穿近两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说明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在相互碰撞中渗透、在相互交融中发展的特点。为了便教利学,岳麓版教科书还附上了丁云鹏的画作《三教图》。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