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   八条目   三纲领   印顺法师  
描述: 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外而内的落实,与大乘"三心"相近;致知就是止于至善,如同佛教的"续善根"一样,其意义与佛教的正见相似,但远不如佛教的正见更为究竟、彻底和殊胜;格物是儒家致知的手段,不如佛教修得正见的方式来得真实;他对大学的诚意慎独非常欣赏,比之于佛法的戒学修行,但认为佛法的理论和方法也更有效率;正心就是定,孟子的"养气"就是定的一种境界;儒佛二家都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等于佛法的修慧,只有大乘佛法,才开显了究竟的修身之道;在印顺法师看来,儒佛二家都以利他作为出发点,但利他的方式则有区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是从佛教立场理解和审视儒家经典的范例。
我为何一辈子宣传儒商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经济活动   儒家思想   仁者爱人   八条目   君子和而不同   商业伦理   道德环境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  
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商业伦理经过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和内地部分企业的实践,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儒家思想对于当今企业发展的意义,我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仁"之道建立企业的道德环境"仁者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概括。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正是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在经营管理中的体现。"仁者爱人"精神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儒商要有自尊自爱的精神。其次,儒商的"仁道",仅仅有自爱是不行的,因为仁的品德是内在于人性中的,而作用的方向则是指向外的。再次,儒
『正心』的力量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牧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真   致知   中国文化   八条目   重要性   修身   求正   正心   中华文化   香港大学  
描述: 在温暖如春的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里,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就中国文化话题娓娓道来. 饶公的谈话题材广泛,他总结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提了三条:求是、求真、求正.他特别强调了"正"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把"正"放在重要的位置. 正,首在正心.正心,是儒家提出的修身的前提.《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正心是相当核心的一个环节,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进修之术,"莫先于正心诚意".朱熹也称"正心"为"万世学者之准程".
从《大学》探究儒家思孟学派的教育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大学   八条目   孔子   唯心主义   思孟学派   孟子   明明德   教育思想   儒家  
描述: 一根据《韩非子·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可见自孔子死后,直至战国末期,儒家派别甚多。但八派之中,影响后世最大者,厥惟孙氏(荀卿)之儒与孟氏(孟轲)之儒。而孟子上与子思(孔伋)之儒、下与乐正氏(乐正克)之儒都有师承关系,所以从子思经过孟子再到乐正克,就形成所谓“思孟学派”。思孟学派的主要精神何在,可由孟子与荀子学说要点的对照比较而得知。我们知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从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的是荀子;从唯心方面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的是孟子。孔子论人性,只讲“性相近,习相远”。荀子则以为人性本恶,因而注重“礼义法正”的外部约束;孟子则以为人性本善,因而注重“善端扩充”的内部省察。应用到教育方法上,荀子注重“师法权威”,孟子则注重“启发诱导”。因此,孟子的思想,大体说来,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从性善论出发的),其方法是内省的(甚至是神秘的)。这是
薛瑄对理学宗旨的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践履   朱熹   孔颜乐处   八条目   程朱学派   许衡   程朱理学   明儒学   精神境界  
描述: 在《薛瑄理学的宗旨》一文中(见《山西大学学报》一九八七年第四期),笔者曾经指出,薛瑄理学乃至整个理学的宗旨,就是追求孔颜乐处。薛瑄认为,这种理想的境界,人们只要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薛瑄本人是一个“实践之儒”(《明儒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