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道三教   神性   宗教   理性  
描述: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其中以儒为主干,以佛、道为辅翼,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多元互动的良性机制。三教之间的互动及其内部哲学与宗教的互动,使中国人在哲学与宗教之间、理性与神性之间可以从容选择;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自由来往,形成中庸、平和的心态。
20世纪中国理性主义哲学的重建:以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的“理性”观念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民   普遍性   理性  
描述: 20世纪新儒学的创获是全方位的,尤以哲学的建树为最,其中理性主义的重建是最重要的一环。本文着重于呈现现代儒学家是如何将理、理性与传统的心整合到一起的。梁漱溟的理性概念最富有想象力,他直接将西方的理性
论宋代文学精神的对立统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精神   睿智   儒学   理性  
描述: “睿智”是宋代文学精神的精髓与灵魂,在它的统摄下,宋代文学精神呈现出继承与独立、理性与情欲、悲观与达观等多元化矛盾的和谐统一。生发“睿智”这一精神核心的根本原因是宋人能将儒、道、释三种思想实现内在
浅谈日本武士道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连近代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士道   生死观   非理性   理性  
描述: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武士道的生死观是武士道世界观的集中体现。非理性的"求死"和理性的"求生"构成了武士道生死观的矛盾体。二者既是出世与入世的对立统一,也是"释"与"儒"的对立统一。在批判与摈弃武士道思想中非理性因子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其积极理性的一面。
论韩柳道统观的歧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统     理性  
描述: 韩柳皆倡文以载道,但所言之道与载道的表述模式均有区别。韩愈宗经,他的道统说力求正宗纯粹,意在突出其天授的权威性。柳宗元的明道说则以大中为旨归,强调"生人之意",着眼于道之用。在天命观、社会发展观、儒佛关系方面二人皆有差异。
理性选择理论探索中国儒学发展之路
作者: 李树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性选择理论   发展道路   儒学   理性  
描述: 。儒学也渐渐由纯理论回归现实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宛然不似百年之前,儒学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儒学应该怎样发展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理性选择理论出发,探索儒学的在中国的发展之路。理性选择理论作为
理性的足迹:从孔子到孟子的学术思想演变研究
作者: 张永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性   孔学   礼乐   理性  
描述: 本课题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孔学的产生和发展所作的一次断代性、全方位的动态考察。我们重点关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着力勾勒出对孔子思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渊源;其次,我们重点突出了孔子思想学说本身的思想内容与逻辑构成;第三,我们用大部分篇幅探讨孔子思想学说在先秦时代传播过程中的保真与变异,并努力揭示出变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力求准确再现孔学在先秦时代的演变轨迹。本课题主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孔学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分三个部分加以介绍:第一,孔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我们主要从礼、乐
论梁漱溟对罗素哲学的儒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社会改造原理   冲动   儒化   理性  
描述: 成儒家的“理性”说。在梁漱溟批判吸收罗素哲学的努力下,罗素的冲动说和灵性说构成了现代新儒学的内在环节,融入了现代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把罗素当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一位匆匆过客的看法。
人道与理性: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   先秦   特征   儒学   理性  
描述: 儒学之所以显于世,是因为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从不同侧面来展开和发挥孔子学说,使儒学形成了以人道、理性为内涵的鲜明特征。"贵仁"作为孔子为儒学奠定的基本特征,其哲学内涵是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结合。将孔子
以“至诚”之心,行“真儒”之道:从稼轩词情感与理性的冲突看其内在人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至诚   内在人格   真儒   理性  
描述: 对词雄稼轩一生不同阶段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稼轩词中情感与理性常呈冲突表现。本文对这种冲突的不同表现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说明讲气节、秉至诚、做真儒乃为其始终如一的追求和人材特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