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舌战群儒》中“问”的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刘联盟   “问”   东吴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艺术魅力  
描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以一人之口敌东吴群臣之舌,最终说服吴主结成孙刘联盟,可以说是名利双收,风头出尽。然而东吴群臣的唇枪舌剑,更加衬出孔明的儒雅智慧,《舌战群儒》堪称一场经典的论辩,在此,双方的问都大有技巧,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魅力。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魅力:浅谈课堂语言的收放自如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   语文教学   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   孔乙己   教学方法   艺术魅力   初中语文教师  
描述: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一直在困惑中寻找出路。然而,旧的传统观念束缚令许多教师在各个环节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彰显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让课堂语言做到收放自如呢?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多年来我潜心思
禅心与道味的交融:王维山水诗论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境界   佛禅思想   道教   盛唐山水诗   王维诗歌   禅宗   艺术魅力   自然山水   王维山水诗  
描述: 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历来被誉为"诗佛",其诗深得佛禅思想的精髓,风格空灵飘逸,境界寂静隽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王维身处儒、佛、道三教并行的大唐盛世,对社会思潮与宗教的认识与接受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不仅深受佛禅的影响,也深受道教的侵染。在王维的山水诗中,禅心是其显色,道味则是其底色,两者交相辉映,使诗歌呈现出深厚的思想内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象征手法的艺术魅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初中生辅导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的概念   初中生   学习   表现手法   象征义   修辞手法   象征手法   艺术魅力  
描述: 我们初中生在学习象征手法和解答相关题目时,往往容易出错。同学们可能搞不清象征手法的概念,可能容易与比喻修辞手法混淆,可能无法正确指出象征义,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肯定很困难。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与运用,突破这一表现手法学习的难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大千世界:张大千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   艺术人生   密不可分   艺术成就   生活积累   创作   张大千   艺术魅力   徐悲鸿   学术修养  
描述: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与革新,徐悲鸿先生尊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其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于非闇等国内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张大千(1901~1984),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自幼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他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 20多岁时他赴日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回到现实世界来。1932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潜心作画。1940年后张大千用了两年半时间对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他迁居香港,后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定居台湾。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与儒,道,释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对象   中国古代   诗歌意象   自然美   艺术珍品   山水田园诗   审美效应   艺术魅力  
描述: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与儒、道、释思想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这种艺术地再现自然美的诗歌品类,它将山水田园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意象的主体,千百年来,它不仅以独具风采的艺术魅力赢得广泛的审美效应,而且不断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缱绻之情。然...
卷首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状态   人生际遇   文章   艺术家   心境   中国书画   作品   艺术魅力   中国哲学   本期  
描述: 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此话道出了艺术家本然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志趣。中国书画艺术所体现的人格、意境、胸襟本源于中国哲学,儒、释、道思想对中国书画的意蕴、格调、形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规范。道家之“守静笃,致虚极”方能体悟关照宇宙人生,耐不得寂寞,怎能心境清逸,放不下荣利,怎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