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佛家故事里教会我的生活道理
作者: 李凌珺   来源: 悦读名品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一代宗师弘一大师指出:佛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解释人生和宇宙的智慧。他之所以以自己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佛家的研究和弘扬,也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真正地瞭解佛法,并且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与精神力量。就是这种智慧让这位当年的才子少爷放弃了世俗中的财富与地位,义无反顾地披上了袈裟,成了千百年来佛家追随者中的一个。佛教思想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此后与中国儒、道家思想并驾齐驱,乃至融合,形成了中国佛家的修身美德。从此,它便植根于华夏大地,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民俗乃至人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从一种独特的视角解释了对人生的理解、宇宙的参悟。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人生很苦。时光流逝两千五百多年,今人和古人面临的人生课题在本质上依然没有改变。在步履维艰的人生旅程中,我们脆弱的心灵,一如既往地遇到苦难的缠缚。佛最大的智慧在于敢于正视人生的现实,而不消极躲避,指出人类自身可以从痛苦中得以解脱,运用智慧来达到人生的圆满。佛家智慧,忍让超脱,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尤人,自然呈现本性。以此可以把人的灵魂引入一个纤尘不染、像莲花一样洁净的清凉世界-涅盘世界。佛家智慧,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生活,那么你就将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幸福源自于内心的简约。佛家的智慧,其实就是通过身与心的清净,来养足精神,从而脱离人生之苦……这些智慧都试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佛家故事里教会我的生活道理》写佛家智慧,写得不是(空),也不是(色),而是选取佛家与现实人生密切融合在一切的人生智慧,诸如慈悲、清净、忍让、舍弃、精进、超脱等,结合最经典的一百多则佛家智慧故事,在精析佛理的同时,结合现实人生的种种境遇,使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佛典如同娓娓道来的家常话语,让人有所思有所悟。忠心地希望,这些佛家故事如同一脉脉清泉,汩汩流淌,能给我们浮躁、喧嚣的生活带来一丝宁静和清凉;真诚地希望,这些佛家的智慧如同花瓣上滚动著的露珠,晶莹剔透,为我们拂去心灵的尘埃,从此,成为一个身心清净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快乐无忧的人。
中华成语故事
作者: 臧瀚之   来源: 北京:京华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重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莱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之内涵,雄厚内敛之魂魄,足以令壮人千百年传诵。可以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中蕴含着前人洞察世事的精妙哲理。学习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使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浸润和升华。 为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与国学亲密接触,京华出版社去芜存菁,在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精心挑选出一系列国学经典。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修饰、考证、援引等,汇编成为《中毕国学传世浩典》丛书,以飧读者。 您现在所看到的《中华成语故事》便是丛书之一。 成语是中华文明中不可忽视的瑰宝,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内容丰富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一根栋梁。成语是浓缩的文明,它在方寸之间就能传达出丰富的含义,可谓是滴水藏海。但由于许多成语出现的年代距离今天的生活已经十分遥远,所以某些成语会令我们感到不知其所云,导致误用、错用成语的现象时有发生。
史记故事 上下
作者: 司马迁原   臧瀚之写   来源: 北京:京华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一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札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平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之内涵,雄厚内敛之魂魄,足以令世人千百年传诵。可以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中蕴含着前人洞察世事的精妙哲理.学习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使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浸润和升华。 为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与国学亲密接触,京华出版社去芜存菁,在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申精心挑选出一系列国学经典。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修饰、考证、援引等,汇编成为《中华国学传世浩典》丛书,以飨读者。 您现在所看到的《史记故事》便是丛书之一。 中国文化史中的某些史学著作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这样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先生对《史记》赞叹不止,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推崇备至. 《史记》记录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深远。 本部《史记故事》辑录了《史记》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体编撰而成。编者在每一篇故事前插入了简评,或诗词,使本书的知识含量最大化,同时,大量精美的图片,使本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衷心地希望本系列丛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使您在品味国学博大精深的同时,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甘泉。
韩愈年谱
作者:     吕大防撰   徐敏霞辑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
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
作者: 钟茂森   来源: 北京:群言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修德立业的根基》 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面找出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 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教材。人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那么学习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要句句做到,我们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一百一十三件事,讲的似乎都是生活小事,但于当今儒学根基缺乏的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童蒙养正』的教材,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事的至要良箴。细细体味,弟子规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义理,所谓『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给了我们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还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弟子规,于一滴水,体百川味,成就幸福人生之根基,何其幸哉? 《吉凶祸福的原理》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因果。道家的这篇太上感应篇,通篇都是讲因果报应的。 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可是历代的古圣先贤的注疏讲义,非常丰富,不但包括了儒家的精要,而且将道家佛家的精华都收揽在其中。太上是至尊的称呼,所谓称天立教,指示人不可以疏忽,要认真体会天道,也就是天理,而去顺乎人心,如法奉行的意思,反以叫太上。全篇开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四句为总纲,把感应之事理,已说得非常的透彻。有感必有应,随感随应,这是天然之道,道理非常之深。 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讲因果,作善的人家一定得善报,而且还必有余庆,吉利还有剩余的。作不善的人家,必有恶报。恶报之后还有余殃,子孙都会遭殃。 印光大师曾说:太上感应篇摄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作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 常州彭凝祉先生小的时候就奉持太上感应篇,后来考中状元,做了尚书依然每天奉持。他还说这部书是元宰必读书,元是状元,宰是宰相,状元和宰相必定得读的书。不是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成状元当宰相,但要想当好状元宰相的人必定要在这本书上下功夫。 《回归本性本善》 十善业道经,是佛门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十善的内容中,属于身体行为的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行为的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行为的有三种: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这十种行为属于善行,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行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经,是恒常的宇宙人生真理。本经也叫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契机契理的针对众生圆满的说法,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让我们以十善业道经为标准,正己之心行,立志效法前贤,为达至善圆满之境界打下坚实基础。 『十善』,有十个科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个科目。但是它的深义是代表大圆满,在华严经里面,『十』就代表大圆满。所以这个善法是包含着大圆满的善,无量无边的善法,归纳起来可以有这十大类。这个善就是善恶的标准,佛告诉我们要修十善,按照十善去做就能够得人天一碣报,甚至成圆满菩提。 这部十善业道德经虽然在佛法里属于基础科目,是教初学的,可是要知道,这部经典既通初学也通圆满的如来果地,是圆融的。从初发心开始学佛,一直修到阿罗汉、菩萨,到如来果地,所修的无非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所以十善业里的每一条含义都非常深广。
南怀瑾 国学谨慎系列 套装4册
作者: 南怀瑾   来源: 北京:东方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周公、商汤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汤武革命、宣帝废立太子等纷繁的历史事件,南先生在讲授时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融会百家的方式,旁征博引、贯穿古今中外地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给予了中肯而精辟的评价。他还将《公孙
国宝在线 溪山清远
作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   来源: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这套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   本书收宋李唐江山小景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十二水图、夏珪溪山清远等。   从北宋飘摇于中原到南宋偏安于一隅,宋王朝在忧患与懦弱中度过了数百年。得益于宋朝对隋唐科举制度的承继与发扬以及皇族的艺术兴趣与专门性的机构设置,书画艺术在动荡的政治风云中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山水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占据着中国画史上的绝顶风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时已具独立发展意识,但到五代两宋期间方成熟起来,其中南宋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更以其独特的面目在画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画院在五代方出现,但宫廷画家却早已有之。在汉朝时就有尚方画工、黄门画者等,唐朝则将画家分为待诏、祇候、供奉三等,至五代的南唐和后蜀则出现了『画院』。北宋初年,宋太祖和宋太宗将画院扩充成『翰林图画院』,分供奉、待诏、祇候、艺学、学画正、学生等诸多等级,到徽宗继位时画院组织已趋完备。固然在北宋时有苏轼、米芾、文同、李公麟等文人学士为了表现自我意识而大力提倡士人画,然而在两宋,文人画却并不占主流,而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大家却均供职于画院,马远不但自己于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而且其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并称南宋四家,明人王世贞认为山水画『大小李(思训、昭道)一变也,荊(浩)关(仝)董(源)巨(然)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足以说明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影响。   李唐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家,以苍劲浑厚的『斧劈皴』 开创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创格者和奠基人。马、夏两人在师法李唐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成为南宋山水画的集大成者,影响画坛甚巨。他们在画山石时以水墨苍劲的斧劈皴为特色,淋漓痛快,画树则『瘦硬如屈铁』;而在取景上以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为特色,因而有『马一角』、 『夏半边』的说法。以真实的细节来表现清新明润的意境,是前人所未有的新创。他们的这种山水画风对后世影响颇大,曾演为明代声势浩大的『浙派』,在文人画家中亦有唐伯虎遥接其衣钵,而民国时期的溥儒亦以此在画坛上闯出一片天地……此外南宋院体山水画风还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画坛,其在东瀛声名之盛远超本土。   然而,后人对南宋以马、夏为代表的边角院体山水画非议颇多。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将『边角之景』斥之为『残山剩水』,与南宋小朝庭的『半壁江山』联系在一起,认为画家是在抒发山河沦陷的政治感慨,寄托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用绘画来讥讽南宋朝庭的偏安一隅。事实上,这种观点未免牵强附会,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南宋画派,在北宋画风将全景山水发展到极致的情况下,寻求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将北宋纪念碑式的『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删繁就简为田园牧歌式的『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如同现代的摄影艺术,一取广角,一取特写。再者,南宋山水画家有地域之囿,多以钱塘风物为对象。杭州四面环山,画家写生时身处谷底,取景多取仰视的角度,故发明了以一角半边的构图来破解迫塞的画面。另外,元代赵孟頫托古改制,大力提倡『画贵有古意』,主张改变南宋院体画风,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书法性,造成此派山水画风在元代急剧式微。虽然南宋山水画风在明初曾激起浙派洪流,但至明代后期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后,此类画风明确被列入『北宗』,认为其过于粗放,『非吾曹所当学』,遂使之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赵、董两人观点的提出都有特定的背景,但由于他们在其所处时代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使得南宋四家画风在后世处于受排斥的境地,尤其受到文入画家的反对。就实际艺术成就而言,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秀丽工致、构图新奇,成就卓越,观其画作,若临江而登高,观溪山之清远,一种清新爽劲之气扑面而来。尤其他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注重对物象客观真实性的描绘,在山水中追求独特的表现,值得再三玩味。
< 1 2 3 ...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