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原儒人性论研究的新拓展:读《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儒学   道德哲学   中国哲学史   人性论研究   原儒   孟子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而君权天授思想受到冲击、诸子百家争鸣的到来,人性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诸子争辩的重大问题。从思想学术史而言,人性论属于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儒学特别是先秦儒学的重要问题。而先秦人性论思想则是原儒人性论的发韧期。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率先提出了“性”或“人性”的哲学概念,并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哲学命题,但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实际上,孔子已开原儒人性论探讨之先河,但因语焉不详,留给后人极大的想象和猜测空间,使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成为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此外,涵盖了当时人性善恶各个向度的代表观点,既有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恶论”,又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更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对于人性论思想的研究包括对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有大量专著、文章论及此问题,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原儒性善性恶问题已没有再研究的价值,相反,实际上我们需要在前人研...
沉痛悼念萧萐父教授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学科   教授   相结合   哲学史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   中国辩证法   武汉大学哲学系   明清之际   国际学术   学术流变  
描述: 国际知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于2008年9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闔然长逝,享年84岁。萧萐父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国际儒联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他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等校访问、讲学,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学术专著有《船山哲学引论》、《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合著)、《王夫之评传》(合著)、《吹沙集》三卷、《吹沙纪程》等,主要编著有《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哲学史方法论研究》、《中国辩证法史稿》第一卷,《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等。萧先生治学首贵博淹,同时重视独立思考、独得之见。他从哲学史方法论的问题意识切入,尽力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引入螺旋结构代替对子结构,重视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强调普遍、特殊、个别的辩证联结,认真探究中国哲学范畴史的逻辑发展与哲学发展的历史圆圈。他与...
论冯友兰的早期道家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元六书》   《中国哲学简史》   现代新儒家   《人生哲学》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早期   程朱理学   道家学说   20世纪50年代  
描述: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他对非儒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学说也很重视。冯友兰的道家观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的道家观在《人生哲学》中已现端倪,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史》)、《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以及《贞元六书》中,主要探讨了道家的起源和发展、道家学说的主要内容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