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实质和意义
作者: 刘彬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要》篇   中国哲学史   孔子   易学  
描述: 孔子与易学的关系历来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学术史的一个公案。传世文献中关于孔子与《易》关系的记载主要有两条:即《论语·述而》:“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及《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至于《汉书·儒林传》所言“(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以及同书《艺文志》所云“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则是袭自《论语》和《史记》。
“同情的理解”略说: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同情   理解   体验   贺麟   儒家思想   哲学史家   中国哲学史   哲学家   施莱尔马赫  
描述: 近代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翻天覆地,由传统逐渐走向现代,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与此相应,近代中国学术亦复如是,并且视野由局限于中国逐渐走向放眼全世界,而"科学研究"的提倡又堪称时代的最强音,亦为近代学术转型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按照一般的和常规的理解,近代中国学术由
“勇”观念的丧失
作者: 暂无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勇”   《中庸》   丧失   先秦儒学   中国哲学史   思想史   儒家   君子  
描述: 在《中庸》里,有智、仁、勇,三达德的说法,是把三者并列为君子的三种重要德目的。但是,在之后的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发展中,勇这个德目却逐渐淡出了学者的视野,它很少被用来形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