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语言训练与思想实验——华侨高校“中国哲学史”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语言训练   思想实验   华侨高校  
描述: 华侨高校在中国大陆的高校中有其特殊性,华侨高校生源的多样性,侨生层次的复杂性,都对华侨高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对语言和思想都有特殊要求的课程。通过识繁、交流、标点、背诵等方法加强对境外生的语言训练,通过儒、释、道等各家哲学中的思想实验引导华侨高校学生对中国哲学核心观念“道”的领会,是华侨高校“中国哲学史”课程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两千年中国哲学史之回眸——兼论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哲学史   孟子  
描述: 中国哲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周公敬德”到“诸子蜂起”、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道教兴起与佛学东来、西学东渐与中西会通。中国哲学有儒、释、道三大主流。其中,儒家哲学由孔子奠基,孟子和荀子等从不同方向上予以推进;道家哲学由老子肇端,庄子和黄老学派等选取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佛教虽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教,但在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法和言说方式上进行了革新;儒、释、道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借鉴,于是,一些重要哲人如孟子的影响不仅及于本学派,其哲学精华亦被其它学派广泛吸取。与西方的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在问题意识、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以及创新模式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两千年中国哲学史之回眸——兼论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哲学史   孟子  
描述: 中国哲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周公敬德”到“诸子蜂起”、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道教兴起与佛学东来、西学东渐与中西会通。中国哲学有儒、释、道三大主流。其中,儒家哲学由孔子奠基,孟子和荀子等从不同方向上予以推进;道家哲学由老子肇端,庄子和黄老学派等选取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佛教虽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教,但在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法和言说方式上进行了革新;儒、释、道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借鉴,于是,一些重要哲人如孟子的影响不仅及于本学派,其哲学精华亦被其它学派广泛吸取。与西方的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在问题意识、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以及创新模式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西方哲学   比较研究  
描述: 本文认为 ,在当前研究中国哲学史中 ,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指导 ,而且也要借鉴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比较研究中 ,要注意可比较研究的条件与前提 ,不可随意比较 ;治儒哲学必先治“经” ,要注意儒家后继者对“经”的继承与发挥 ;新儒学基本未突破“内圣外王”的模式 ,不可对新儒学作过高的评价。
“知行合一”之我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   “行”   知行合一   中国哲学史   关系问题  
描述: "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乃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知"与"行",孰难孰易,孰先孰后,孰重孰轻,谁与评说?翻阅中国哲学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讲的是,知非行艰。也就是说,行比知更难。《论语》记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言必有果。讲的是,君子必须言行一致,先行后言。荀子在《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邵雍   术数   理学   易学   中国思想史  
描述: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三篇。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邵雍   术数   理学   易学   中国思想史  
描述: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二篇。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邵雍   术数   理学   易学   中国思想史  
描述: 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邵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一篇。
李翱的复性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性   代表人物   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渭源县   李翱   儒学  
描述: 李翱,字习之,今甘肃渭源县人,是唐代与韩愈齐名的思想家。中国哲学自隋唐起。开始了儒,佛、道三教既斗争、又融合的大势.李翱是从儒学的立场为对抗佛、道,面又阴取佛、道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复性说,就是其理论表现.一、虚构与现实李翱为了给他的复性说提供历史根据,虚构了一个以孔子为起点,而自秦废缺的圣人之道。他在《复性书》中说,这个圣人之道最先由孔子传给颜渊等弟子,其后被授给孔子之孙子思,子思于是著为《中庸》47篇,再由孟子承继,孟子又传授弟子公孙丑等.遭秦始皇焚书,《中庸》被毁掉46篇,残
孔子与庄子思想文化通同浅说
作者: 李福禄   来源: 人文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防叔   孔父嘉   儒家思想   道家学派   弗父何   中国哲学史   中庸思想   庄子思想   儒家创始人   宋厉公  
描述: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论语》是儒家经典,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系道家经典,这两部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观点虽有差异,但是上则同源,中则互补,下则兼容。孔子的伦理学与中庸思想、庄子的自然哲学与事物相对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共同奠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了民族文化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