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感性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儒伦理文化   思想因素   道德理性   儒家伦理文化   中国   剥削阶级意识   伦理精神   感性主义  
描述: 论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感性主义
关于陶渊明“回归”主题的文化阐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在回归   儒道互构   人格美   终极回归   回归   隐在回归  
描述: 回归是陶渊明诗歌的一大主题,它包括有机统一的三个层次:显在的、隐在的、终极的。归是陶诗之骨从文化的角度阐释陶渊明回归的深层涵义。可以看出,只有对“屋”的双重的文化内涵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读出陶渊明归于其居的深层意味。陶渊明的回归是儒道互构的,是亦儒亦道的,使得晋人在人格精神上获得了某种同质。他们完成了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统一:人格美因自然美而显,自然美因人格美而彰,二者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魏晋时期既是人格自觉的时代,又是山水自觉的时代。
内圣外王;古代士人;外儒;中国古代哲学;人格理想;天下无道;庄子思想;儒家思想;精神结构;儒家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社会整合   行为方式   道德状况   道德价值   政治价值   王南湜   效率原则  
描述: 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疏离王南湜当今中国的国民面临着一种道德抉择上的巨大困惑: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现代化所必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某些与传统道德价值相悻的市场行为方式,却又使人们疑虑重重。这种困惑也不可避
二十世纪初刘师培道德救国思想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师培   民主   “三纲之说”   道德救国  
描述: 在 2 0世纪初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中 ,刘师培的道德救国思想颇具特色。他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子与西方近代民主学说相结合 ,从学理上辨析了五伦、三纲、孔学、后儒之学的区别与联系 ,揭露后儒诠释的“三纲之说”为“巫说” ,主张融合中西伦理道德之精华 ,藉改造家族伦理 ,用平等取代等级使个体成为“完人” ,继之逐步培育近代社会、国家伦理 ,最后通过近代修身之道与发展近代政党等达到塑造新国民 ,以实现救国之目的。
论魏了翁词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态度   政治品质   魏了翁   宋代理学     南宋   创作途径  
描述: 论魏了翁词谢桃坊中国儒家学说发展至北宋中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个新儒学派曾自称“正学”、“圣学”、”道学”,南宋后期终于以“理学”的名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并确立为统治思想[’。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在南宋时虽然数次遭到压抑与...
论苏轼对释道态度的前后一致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佛老思想   一致性   韩非   黄州   少年时代   《易传》   苏轼   辟佛   养生  
描述: 苏轼一生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而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这在学术界几乎没有分歧,笔者也无异议。但学术界还普遍认为,苏轼对儒、释、道的态度,前后期各不相同:前期(指贬官黄州以前)主异,认为儒与释、道是对立的;后期(从贬官黄州到去世)主同,融合儒、释、道。这一观点,南宋江应辰就已提出:“东坡初年力辟禅
《春秋》之阙文与错简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错简   阙文   《春秋》  
描述: 《春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圣经》 ,《公羊传》与《梁传》专注于对《春秋》的“微言大义”进行了诠释 ,即使是以记事为主的《左传》对此也屡屡涉及。至于后儒的此类著作 ,更是汗牛充栋。即使《春秋》确为孔子所编撰或修订 ,这种对“微言大义”的挖掘也是以《春秋》在流传过程中没有出现文字讹误为前提的。本文对《春秋》经之阙文与错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意在说明后儒对《春秋》经文中“微言大义”的挖掘多有可疑之处。
杜甫与禅宗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儒家思想   诗歌   佛教   中国文学史   唐朝   艺术特征   禅宗  
描述: 杜甫与禅宗秦彦士,瘐光蓉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思想上的儒道互补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自隋唐以后,由于佛教的兴盛,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儒道互补渐渐流变为儒释互补。王维、白居易等人是这样,就是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杜甫身上,这种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研...
美丽的悲剧诞生——正始士人审美情趣产生的悲剧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性   审美情趣   正始士人  
描述: 本文认为正始士人审美情趣的产生是悲剧性的。从发生学来讲, 与儒、道审美情趣是其价值取向的自然呈现不同, 正始士人的审美情趣是其价值取向与行为悖离的结果, 是发泄苦闷、痛苦的手段外现。从功能学看, 这又使他们走向了自虐、自欺与自我麻醉, 更加重了他们追求自由的痛苦, 使其审美情趣的悲剧性愈加突出
书院的产生与南宋书院的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机构   南宋书院   管理制度   书院   北余书院   中国   文教政策   理学  
描述: 书院的产生与南宋书院的发展周群华,萧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一种教育机构,它不同于一般私学,更不同于官学,从宋初到清末一千年间,书院时兴时废,在不同时期,其情况和特点也不同,它是时代的产物,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书院是如何产生?它在...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