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家忠孝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   忠孝思想   儒家  
描述: 关于忠孝思想的发展,在东亚文化圈中,各国有较大的差别。朝鲜半岛与孔学的本意较为接近。风流精神,在韩国被认为是一切文化及精神的支柱,是韩国民族的根源思想。花郎道风流精神对儒、释、道从综合的全面的立场上采取了一种创造性的融合,以风流精神的内在超越性的包容实现了三教融合。
论儒侠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大夫     大众文化   雅文化   互补   传统文化  
描述: “儒侠互补”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它体现在部分土大夫的人格结构与精神品性上,也表现为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种互补。
承传道统,考辨源流——读《儒藏》史部·历代学案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学案》   考辨   儒藏   四川大学   史部   道统   大学出版社  
描述: 承传道统,考辨源流——读《儒藏》史部·历代学案
儒家“公”观念的公共考量及其社会化路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意识   社会规则   儒家   “公”   公共  
描述: 儒家之公是一种内省自律的德性理想,蕴含着儒家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追求。个体的道德反省总是镶嵌于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我国公共社会的发展,需要儒家公观念客观化为公共理性基础上的普遍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也需要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参与和互动,形成外在社会规则与内省的道德意识相得益彰的公共生活范式。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儒非孔   《新青年》   历史语境   陈独秀  
描述: 《新青年》杂志中的陈独秀 ,是“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之一 ,其反儒非孔的言论主要针对“儒者三纲” ,反复辟固共和、新人格求适存是其基本指归。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陈独秀反儒非孔犹显激烈。由此引发的争议持续至今。今天重新讨论这一问题 ,仍应强调“历史语境”
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佳作——评《儒家法思想通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法律的儒家化   儒家伦理法   《通论》   法律思想   中华法系   现代法制   儒家法   中国法律史   法思想  
描述: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要获得被研究对象的系统的、本质的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而“真理隐藏在深井的底部”(德谟克利特语),不经过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挖掘是不可能获得的。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儒家法思想通论》,就是西南政法学院俞荣根教授花费十二年心血精心挖掘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佳作。这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家法思想的力作。《儒家法思想通论》这部专著,我以为有以下特点。
朱熹的佛教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朱熹   援佛入儒   排斥佛教  
描述: 作为一种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在这一融和的过程中,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朱熹对佛教的态度也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政治上以儒家为正统,排斥佛教;但另一方面,从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援佛入儒”发展新儒学,并将它最终落实到封建伦理道德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外儒内道   中国古代   政治现实   “内圣外王”   精神结构   庄子思想   理想人格   士人理想   理想与现实  
描述: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中国古代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塑造和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了修身养心的必要性,由充实人的精神生命以与天地同格;其二,也是为了实现拯救人类兼济天下的淑世精神。先秦以降,每...
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理论的先进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家学派   借鉴与优化   黄老学  
描述: 黄老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产物,它的产生是时代对学术的需求和各学派之间相互借鉴和整合的结果。黄老学派之所以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并一枝独秀,究其原因是其吸收整合了其他学派的学术之长,特别是对道、儒、墨、阴阳等学派有关理论的整合和优化的结果。
论晚明隐士陈继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继儒   小品家   杂家   隐士   俗士  
描述: 陈继儒壮岁即隐,终生不仕,却与尘俗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如古代伏处岩穴的逸士,体现了晚明文士趋俗的思想作风。继儒交游杂,思想杂,读书杂,文章也杂,是名副其实的杂家,谓之大家也无不可。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