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居易家训:善其身济天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白居易   中国文学史   出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家训   文学家  
描述: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秉承“世敦儒业”的家风,刻苦读书,十几岁就写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显示出过人的天赋。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
元杂剧商人形象浅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商人形象   中国文学史   浅论   庞居士   元代   价值观念   知识分子   元杂剧作家   唐传奇  
描述: 翻开中国历史,从先秦开始,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商人,其中有品行与才智俱佳的贤人,如弦高、子贡、范蠡;有富可敌国、买国的巨贾,如田常、吕不韦;有腰缠万贯的大工商业者,如猗顿、郭纵、卓氏、孔氏……中国文学史中,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唐传奇到宋话本,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足可排列成一个夺人眼目的画廊。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一使人眼花缭乱的人物画廊中,商人形象的塑造却显得较为单薄。偶尔闪现出的商人身影,只是零星散存于史传、
儒冠不保千金产:南京吴敬梓故居探联
作者: 暂无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敬梓   中国文学史   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小说家   故居   南京   诗文集  
描述: 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家。十四岁随父到江苏赣榆,三十三岁迁家南京。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传世,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以无厚入有间,于有碍而不隔:读《中国诗歌通史(汉代卷)》所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曲歌辞   文人诗   汉诗   中国诗歌   中国文学史   五言   辨体   乐府诗   子学   感发  
描述: 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就断代而言,汉代最不充分,一则经学、子学成于周秦,历代研究积蓄甚厚,古之硕儒高论既广,后世稍加附益,亦能广开生面;二则传统言及文人诗歌,多以建安为端,而感发、考证、辨体之论,命题亦夥,学者多着力焉。三则传统学者推崇"两汉文章"论两汉多瞩目于辞赋、史汉、政论,此仍为今日文学史所秉持。然有汉四百年,恰是以诗骚衍化、乐府转型、文学情趣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何以能融汇周秦诗歌而贯通为文人诗、为乐府
百年学府开新运 再向儒林续逸篇:记四川大学的儒学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儒学教育   存古学堂   中国文学史   蜀学   现代大学   尊经书院   四川省   文翁石室   儒家经典  
描述: 星辉井络,地雄巴蜀;山川秀毓,西南美焕。——萧公权《国立四川大学校歌》四川大学是坐落在祖国大西南的一所高等学府。她植根于古
略论龚道耕先生的生平与学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述略   中国文学史   学术研究   近代四川   今文经学   生平   礼记   略论   南北朝  
描述: 近代"蜀学"曾经给中国儒学带来新气象,引入新阶段,值得人们好好研究,仔细品味。在近代史上,引领和促成近代"蜀学"形成的中心机构,是当时的"两院两堂"(即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和中西学堂、存古学堂)以及后来由"两院两堂"发展而成的四川大学。"两院两堂"分别代表了近代学校的三种类型
名作家沈从文为何搁笔转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文学教授   中国文学史   汪曾祺   文物研究   夏志清   法国汉学   革命文艺   现代文坛   美国著名学者  
描述: 从写小说到研究文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沈从文个人而言,把坏事变好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倒霉的时候也能做出成绩,可以说无所谓得失。对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也是划得来的。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个人是以"乡下人"自居的姿态,怦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的作品让那些留洋回来的文学教授跌破眼镜,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其小说高度评价;1977年法国汉学家儒伯开列的四种中文必读书中,只有一本现代
韩愈书法理论的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革新   唐宋八大家   中国历史   意义   散文创作   书法艺术   书法理论   韩愈   精神  
描述: 韩愈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儒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逍济天下之溺"。一生以恢复儒逍传统为己任,散文创作以复古为革新,独树一帜。诗歌追求奇险创
浅论《文赋》中的文学构思内涵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构思   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文学史   文学创作   《文赋》   内涵   中国古典   文学家  
描述: 陆机(261—303),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其《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文学创作的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奠基者之一。《文赋》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我们浅谈一下其中对文学构思的论述。一、论文学构思思想基础陆机是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身东吴显贵家庭,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均系东吴名将。有深厚的儒
“师爷”沈复的精神世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精神世界   浮生六记   士人   中国文学史   文人雅集   心理负荷   沈复   文学创作   治生  
描述: 沈复,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不详,今人考证当在道光二年(1822)以后,以一部《浮生六记》享名于中国文学史。作为一位长期游幕于下层、至有无科名,都不可考的士人,如果没有这部连他自己也没料到会传世的小书,沈复恐怕很难为人所知,他的悲欢情思也将会随时光的流逝湮没无闻——如同他大部分的同行师爷——那样,然而这一士人群体却不容忽视。游幕士人在清代数量激增。作为士人,既无法通过科举进身,又终乏治生之技,读书不成,游幕为生,士而非仕,抱牍非吏。案牍劳形,却终是为他人作嫁;救济生民,却只可依人成事;或有着儒子之青衫,而行申韩之术;或有志于读书修身,却奔波于治生之途。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与心态。 对沈复及《浮生六记》,有学者早已解析了沈复的“师爷”身份(参李乔《沈三白师爷生涯考虑——〈浮生六记〉发隐》,《清史研究》1995年第3期),也有学者研究了《浮生六记》中的文人情怀、审美取向,却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尚未见从广泛的社会背景出发,解读沈复的“师爷”身份、心态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幕僚”,学术界较偏重于对著名的幕僚及幕僚群体的研究,且偏重于探讨学术风气、文学风气的形成等问题,缺少对下层幕僚生存状况、心态、文学创作的关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