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裴铏文言小说集《传奇》与儒释道思想的兼容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中国小说史   文言小说   三教合一   儒释道   陈鸾凤   后世小说   影视行业   时间长度   人物形象  
描述: 作品思想立意的深刻度是影响到其流传的范围广度、时间长度和受众口碑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重点分析《传奇》对儒释道思想的兼容及其影响。德国存在美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1"艺术
岳珂思想:儒、道、释融通的内在超越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置使   岳珂   肃之   敷文阁   监镇   公是公非   待制   户部侍郎   户部尚书   汤阴  
描述: 岳珂(1183—1243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肃之、了山,号亦斋、东几、倦翁、棠湖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九江;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敷文阁待制岳霖之子;历官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知嘉兴府,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兼守当涂等。
女性与中国文学的阴柔诗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阴柔   中国文学   世界历史   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   先秦时期   女性  
描述: 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文学都必然在文化的指引和影响下而存在,中国文学也不例外。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古老的中华文化也是中国文学之树丰饶而特别的土壤。中国文化在先秦时期以百家思想为重要载体,后来以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为具体表现,包括神话在内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的书写都与“人”的形象密切相关。在这些文学形象之中,女性虽然时时作为男权的配角出现,却一直散发出无可替代的力量,最大可能地张扬着
英国汉学家张心沧《聊斋志异》译介发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英译名   海外汉学   中国文学   中国古典小说   聊斋志异   发微   汉学界   唐传奇   美妾  
描述: 张心沧(H.C.Chang)(1923-2004)原籍上海,英国著名华裔汉学家。曾担任剑桥大学现代中文讲师,1972-1983年任伍尔夫逊学院研究员,1983-2004年担任艾莫瑞特斯研究员。张氏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取得了系列性的研究成果,并于1976年获得享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中国文学——超自然故事》(Chinese Literature 3
论金元全真诗词的文化心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仙道   道教文学   王重阳   尹志平   词云   文化心态   马钰   丘处机   诗词创作   内在自我  
描述: 金元全真诗词对于金元文学及道教文学研究来说,都是一块不可忽视不可绕过的重要文学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金元全真诗词研究依旧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金元全真道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道士群体,其出儒入道,参悟、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髓,吸纳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融通开阔的思想视阈与通脱不拘的文化视角。在对待社会与人生、安置内在自我中,全真家展现出非同尘世的文化心态。诸如既出世又入
郑珍诗文创作的学人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史稿》   创作实绩   清史稿   儒林传   人之诗   诗文创作   宋诗派   文苑传   郑珍   巢经巢诗钞  
描述: 位列《清史稿·儒林传》,享有"西南巨儒"之美誉。其诗文创作亦颇有成就,其传世之诗约920首,传世之文约162篇,语录体回忆录凡68条,词集不存词存9首,堪称宋诗派的中坚与晚清有着丰富创作实绩的诗文家。然《清史稿》将其列入《儒林传》而非《文苑传》,可见其首先是一位学者,其次才是一位诗文家。学人的身份,宗学尚宋的诗坛风尚,自立不俗与诗学合一的诗学追求,共同构筑了郑珍诗文创作的学人视角。本文旨在探讨其学人视角之体现,不在探讨其学人视角之成因。一、以学入诗郑珍之诗,根植于道咸间宗学尚宋的诗学土壤,植根于道咸间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诗坛宗尚。作为学者兼诗人,其诗带有宋诗
明清乐论的客观化趋向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论   俗乐   明代中期   郑卫之音   李塨   《乐记》   政治色彩   推崇备至   通变   《声无哀乐论》  
描述: 明清乐论尤其是明代乐论与宋代乐论有相似之处,但又存在自身特点。就相似处言之,在理学的大背景下都表现出一定的维护儒家乐统的倾向,这一点在以王守仁、王夫之为代表的理学家乐论中表现明显,他们仍然十分推崇儒家中和之德对音乐的指导意义,仍然推崇雅乐而否定新声,对儒家的"中和"、"雅正"、"德行"等理想推崇备至,从而形成了理学家乐论与具有进步色彩的民间乐论分庭抗礼之势。可以说,王守仁、王夫之等人的乐论也体现了
《文心雕龙·才略篇》对《史记》及司马迁的认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经   士不遇赋   史传   辞采   古代士人   批评论   后汉书·蔡邕传   牟世金   文质   魏氏春秋  
描述: 司马迁的《史记》从史学、文学两角度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垂范后世。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才思的,但全篇中只提到一处有关司马迁的内容,"仲舒专儒,子长纯史,而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①这句话首先说明司马迁是纯粹的史学家,但却也写出丽缛之文。牟世金《文心雕龙创作论新探(下)》中说:"作为专儒的董仲舒和纯史的司马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东方特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质   青绿山水   东方   中国传统山水画   人物画   《游春图》   水墨山水  
描述: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轫,肇始于早期人物画中的背景,自隋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山水画才逐步脱离了人物画,而趋向于独立发展。直至唐王维水墨山水的创新出世,以及大小李将军青绿山水的出现,才最终确立了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历史地位。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经过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山水画家不断尝试、创新与完善,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中国山水画的浩瀚海洋。中国山水画,是由深受儒、释、道三家浸
帛書《五行》对孟子身心观的继承与发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义   说文   五行   经文   继承   身心观   七十年   孟子思想   马王堆汉墓帛书   重要范畴  
描述: 身与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孟子》一書多有论及。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書《五行》篇中,身心观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帛書《五行》篇有经文、说文两部分,经文与战国早期的郭店竹简《五行》篇基本相同。关于它们的作者,学术界目前虽有争议,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经文与竹简《五行》同出,是子思之儒的作品,说文则是孟子后学的作品。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这一结论有更坚实的基础和说服力。在这一大前提下,我们有机会分析孟子后学是怎样继承和发挥孟子身心观的。 若对孟子的身心观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梳理会发现,孟子身心观是伴随着其德行修养论以及有关性的讨论而提出来的,它涉及面非常广。但就身心二者本身的关系来看,孟子的基本看法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官能角度看,身心都属于人体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告子上》云: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在孟子看来,心对于理义,正如口对于味,耳对于声,目对于色,它们各有所重,但都是人体官能之一。
< 1 2
Rss订阅